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笑容的代价》中期评测

2019-02-23 11:38 作者:Akiba_Holiday  | 我要投稿

WARNING:本文中含有剧透。

Caution: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笑容的代价》(下简称《代价》)的剧本方面的优缺点以及个人对它的看法,含有较强主观因素。笔者的看法总结来说应为“瑕不掩瑜,但‘瑕’有些严重”。

 

这当封面用的

正名

我本人由于时间所限很少观看番剧吐槽一类的视频,但是它们本站中仿佛铺天盖地的存在感以及简明直白的标题/封面也让我能够获取到相当的欢乐与情报。总的来说《代价》所获得的评价似乎与本文副标题明显不符,而稍作考察即可发现问题的焦点实际上集中在……呃第二话:约修亚死了。结合第一话结尾才姗姗来迟的OP,不少人认为剧本上牺牲掉约修亚的目的就是为了:1.搞噱头。2.强推百合。这么两点理由。

为了反驳第一点,只需列出设计这个情节的必要性就可以了:首先,角色便当=剧本垃圾这种思维必须稍加润滑,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通过角色的死亡来刺激剧情进展或人物心理就一定是很低级的手段。关于它的合理性,由于我不是专业人士很难给出标准答案,但是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倒是非常轻松,那就是大家都喜爱的人民艺术家虚渊玄老师。《魔法少女小圆》可以说是现代黑暗系魔法少女的开山之作(顺带一提,作为单调递减的最值同时也是巅峰之作),它的剧本虽有争议,但保持在较高水准,属于优秀作品范畴,同样地第三话也出现了……以我个人的粗浅理解:角色的死亡,即是促进目标角色发生心理转变的最高催化剂,同时也能为观众带来巨大的冲击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种可用但不能多用、滥用的双刃剑。

总觉得很对不起啊

其次,下面一节会谈到,本作一大特色是常规逻辑方面的高度严谨性。男主角作为一个把“靠气势和毅力(気合いと根性)”作为口头禅的猛张飞式的角色,未免太过小看战场了(尽管也许粗中有细),所以他的战死是很正常的,倒不如说如果能一直活下去反而有碍剧情的推进(帝国军连战连捷)。再加上,《代价》描述的中心实际上是关于资源、战争与人的感情之间 的关系,青梅竹马之间的纯洁感情在此处不应该成为构成剧情的要素。综上所述,约修亚实际上就是为了加快优姬由天真到成熟而被设计出的重要角色,并且其死亡所产生的影响将贯穿全剧。

哦对了还有第二点来着。关于这一点我简单陈述一下我的个人看法:玩梗要适度,“百合”勿乱刷。

然后就是我个人对于这个桥段的一点私货了:松冈后宫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普天同庆!大快人心!(迫真)

所谓正名之后,就让我来好好地吹一下这部作品都有哪里好吧~

细致的设定考证与严谨的逻辑

正如上节中所提到的,《代价》的情节设计以高度严密的逻辑作为基础,走的是真实系的路线。真实系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最大程度上与观众产生同步,容易使观众的心思随剧情而动,是一种比较常规和便利的路线,近年来许多的原创动画作品也走的是这个路线。然而,遗憾的是,很少有作品能将作品的合理性最大化,也就是使得尽可能多的情节都能通过已知信息和预设予以推理得到。通过以往的此类作品来看(实在是想不起来什么例子,就是单纯感觉以前经常看到很不合常理的桥段,请允许我此处就这么糊弄过去吧……),想要设计出严格自恰的故事体系也是有相当难度的,而本作在这方面可以说表现优秀,很少出现逻辑上的漏洞(笔者未有发现,当然不代表没有),即使有让人稍显疑惑之处,也多可通过推理将思维理顺,实属难能可贵。

 

在设定和考证方面,有心的各位应该可以在OP中看到,《代价》专门设计了“军事考证”这一职位:

军事考证:高村 穗积

虽然没有登上官网的STAFF名单,不过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他在本作中发挥的作用。播出本文发稿时已是第七话,共经历三次大型战役,而这三场战役都没有令人失望——它们相当真实地还原了双方的交战部署和细节。举例而言,第二话中的峡谷伏击战,首先由约修亚单机诱敌,而帝国军方面则在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将计就计,虽然先头部队遭到打击,却迅速反应,利用弹射器攻击高处敌炮兵夺回战场主动权。此役中,实际上双方都达成了预期的目的:王国军方面意在通过伏击削减帝国战斗力,并阻塞峡谷地形延缓攻势;帝国军方面则单纯地希望继续推进。因此我们看到在战术指挥层面双方实际上不相伯仲,难分高下,有的只是不可忽视的军事硬实力的差距。其他两场也是同样,总体而言战争情节观感良好,拟真度较高,也绝无出现“眼看全员要完,无奈无双翻盘”的情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TAFF中有两位机设,分别负责王国和帝国的机体外观设计。这一安排同样强化了作品的拟真程度,给人更加眼前一亮的感觉。最主要的是,这本完全可以由一人完成的任务却交给两人,只是为了追求设计风格的迥异,也算是本作用心制作的一个体现。

叙事手法、情节设计

《代价》的剧本带给我最大的惊喜还不止于预设部分的逻辑性。我同样关注它对于“巧合”,或者是丸户史明老师谓之曰“都合主义”之物的运用。一部作品必然要合理,特别是真实系作品。然而,如果整部作品过于“合理”,换句话说,一点巧合都没有,那就变成了纪录片。我们前面说的对逻辑性的高要求使得真实系作品无法利用方便的突发事件去进行展开,所以我们看到,《代价》的剧情主轴变量就是时间,随着时间发展,基干事件——也就是战争状况自然地向前推进,并没有什么一个小队或者一支作战单位不断取得胜利直接改变大局形势的事件发生。那么“巧合”究竟在本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第五话给出了我们标准答案:巧合就是用来塑造和丰满人物的。第五话中莉莉由于猪队友踩中跳雷负伤,如果此时剧本按照“由于莉莉负伤,导致任务无法顺利完成,一切发生了改变……”的路线来安排,那么这篇文章也就不会存在,我还会顺手打个差评。可是实际上莉莉负伤只是个插曲,剧本利用这个负伤展开回忆,并使她较晚抵达战场帅气地救下斯黛拉(下简称纱织),让我们看到了纱织已经被虚伪的笑容所淹没的真实内心的一隅,如此一来,故事性在得到了保证的同时,王国失败的命运也没有因为一颗小小的而地雷发生变化。

这就是我认为正确的都合主义的使用方法。机缘巧合使得故事变得更加有味道,但是却终究无法改变故事的整体走向。能够使全局的剧情发展可控,看下来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流畅感的剧本,远远要比依靠都合主义强行展开的修修补补之作来得更加有浑然天成的整体性。就好比以一块巨大的玉石原石雕琢而成的艺术品其价值远远大于生产零部件再将它们拼合在一起而成的产物。后者的容错率很高,然而却摆脱不了“流水线产品”的标签,也就成为了所谓的“套路”作品。

除开对都合主义这种大方向的把握,剧本中的一些小的细节也体现出了团队对于情节的细致打磨。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对于侧面描写的利用。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六话开头:由木野日菜配音的小**(华子,你在干什么啊华子)向优姬询问“约修亚去哪里了”,而优姬回答“去很远的地方工作了”。这个情节只用了两句对话便充分展现了女主角心境的变化,远胜过千言万语的直接描述,堪称教科书一般的侧面描写精彩操作。

存在的问题

上面写了那么多字,并不是说本作的剧本就无可挑剔。实际上问题还不少:第一话前半玛丽苏后半杰克苏的设计估计一上来就劝退了不少人,这是由于第一话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危机渲染太少,导致气氛反差不够,自然被说成是烂作也非常正常;第二话对于约修亚死亡的情节更是处理地十分不妥,铺垫和渲染给观众坐过山车的感觉,莫名其妙。这两点的存在是本作剧本目前为止最大的败笔,对全剧的观看的体验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影响。不过话虽如此,这两处失误尽管观感极差,却对故事整体架构影响不大,不属于老鼠*和一锅粥的关系,这一点还是应当看到的。

另外,由于仍有6话未播出,故接下来的问题属于猜想。第四话中突然插入的“恐怖袭击”相信让很多人觉得突兀,不过恐怖分子的的一句话却应该成为接下来剧情走向的关键所在“那是不应存在的力量”。

对这一点若在之后没有任何说明(虽然不太可能,毕竟第七话中的帝国高层对话已经基本明示),那毫无疑问这个情节就真的几乎是为了强行引出蕾拉的回忆所设,显得很生硬了。

——第八话播出后注:安心了~没被打脸~

后记

《代价》作为一部真实系作品,除了应该讲好故事外,一般而言还应该有所立意,也就是标题的含义了。目前为止,我们仍然难以准确抓住这一点,甚至还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所谓的“希望”,相信也是只有当这个问题也圆满之后,才能成为现实罢。

剧本评分:8/10(忽视第一、二话严重失误,深度-1,人物塑造、故事性-1)

                  6/10(不忽略失误)

画面评分:8/10(战斗场面,太少、重复画面-1,不够精彩-1)

                  6.5/10(日常,崩坏-1.5,流畅度-1,动作僵硬-1)

情怀分:   10/10(主观分无意义)

文图来自KeyVisual、杂志扫图(大概)、动画截图。


《笑容的代价》中期评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