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草药中医管理

2023-06-17 14:25 作者:穹云  | 我要投稿

  一、前言    最近国家一直再提倡中医药发展,也提倡中西医结合。但是,我自学中医两个月左右,在看看目前中医和中药的发展状况。我个人觉得,要想实现中医复兴远远没有很多人想的那样乐观。只要学习了中医理论的人,就知道中医很多方面颠覆现有人的认知,他提倡人体五脏六腑和人体各个部位的关系和及相互影响。而不紧紧是单个部位或者区域的病变。基于这个,中医就诞生了“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现代的医学思想还停留在治已病上面,有的已病都治不好。     二、简述中医理论    没有学过中医理论的人认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不可能存在,认为这紧紧是中医的一种美好期望。其实不然,这句话其实已经被中医实践了几千年,而在过去中医的临床治疗中一直践行这个指导思想和原则。固有“望而知病谓之神,闻而知病谓之神,切而知病谓之功”,同时又有“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脏腑,治脏腑者,半生半死矣”。结合前述可以得知上医治未病是真实存在切可以做到的。因为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发生都不是突然的,而是渐进式,比如有外部风邪通过人体皮肤表面进入身体内部引起的伤风感冒,如果你皮肤表面的卫气够强,你身体内部的正气产生的抵抗能力足够强,风邪就不会没法从你皮肤入手导致你感冒,正是因为你身体某些部位出问题了,才会让风邪有机可乘通过皮肤入侵,就是说你在患伤风感冒前,你的身体就存在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未病的病因,而依据中医学说,人体各个部位有经络链接,只要那个部位出现问题,这个部位的经络就会有反应,而对此中医可以通过切脉感知该经络变化,让后以此得到你身体的问题,而后通过中医的一些治疗手段解决这个问题,问题解决了,那是不是就消除了患伤风感冒的隐患,当然做到这种前提是辩证要准确。     治疗未病还体现在五脏六腑与身体各个部位的相关联系带来的相互影响。中医的诊断治疗核心是辩证论治,而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依据是阴阳五行,在具体的应用中是这样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分别用五行国木土金水代表,而这五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予以表示:①五行相生:木(肝)生火(心),(心)火生土(脾),(脾)土生金(肺),(肺)金生水(肾),水生木;②五行相克:(肝)木克土(脾)、(脾)土克水(肾)、(肾)水克火(心)、(心)火克金(肺)、(肺)金克木(肝)。同时五脏本身又等阴阳。身体其他部位也是因为有其对应的阴阳属性。基于前述生克原理,对于相生相克的脏腑之间来说,一个脏腑出现问题或者病变必然影响另外一个脏腑,反过来理解就是某个脏腑出现问题有可能是其他脏腑出现问题导致。这就又为治未病提供了可能性,基于一个脏腑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其他脏腑出现问题或者其他脏腑出现问题是另外的脏腑导致的,如果我们提前发展某个脏腑出现问题,那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和预防其他脏腑出现问题。这样的话,我们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绝疾病产生变异发展成让人半死不活的癌症?    三、中药和中医的关系    前面说了中医核心是辩证论治,辩证就是辨别病症,论治就是依据病症对症下药。就是说准确辩证是论治的前提,只有准确辩证,才能通过对症下药治疗好疾病,这个是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治病救人的前提。     而我个人认为中医和中药的关系是:中药方剂只是中医治疗的手段之一。除了中药方剂,中医针灸、推拿、摆摊、导引等多种治疗手段。有时候为了更好的治疗疾病,需要前述几种方法相结合进行。    四、中药的管理    通过中药方剂作为治疗手段治病时,除了辩证准确外,中药方剂的疗效非常中药,因为中药方剂治好病的前提是药效起作用,如果中药本身质量不达标,这就会导致方剂没有疗效,甚至起反作用。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中药的管理。中药的管理问题目前主要提现在种植、加工、销售环节。中药的药性是影响中药方剂最关键的问题,中药药性就是常说的寒热温凉四气,辛甘(淡)酸苦咸五味。    关于种植:因为中药的药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和中药产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同时也和中药种植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手段有关系。    关于加工:为了更快获利和获取更大的利益,在中药加工过程中以假乱真,采用扰乱中药药性等对人体有害的加工方式。    关于销售:同样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在销售中采取一些以假乱真有违道德的方式。    所以,我们在发展中医药,助力中医复兴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中药在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种植。对比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手段研究各个野生中药的生长环境,让后以此为依据建立适合其生长的环境,而且用于种植。就是说我闷可以建立大型的中药种植基地,最大限度的采用人工方式模拟出中药的生长环境,减少他在生长过程中对他本身的干涉。      

中草药中医管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