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行情下该如何调整仓位?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A股的波动显得十分剧烈。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沪深300从今年年初到4月底,已经跌了25%。到6月份尽管反弹了20%左右,但仍处于盘整中。创业板的波动就更大了,从去年12月份的最低点,到4月底差不多也跌了近40%。
那么,在股市剧烈波动的局势下,如何调整投资仓位就显得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决策依据和决策流程往往决定了投资结果。决策依据相当于每个人对于市场的研究结论,是属于“认知”的范畴。
不过在投资中仅凭借认知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想获得好的投资结果,则需要把具体的实际操作落实到每一个仓位上。
比如有些人能判断出来18年的市场是底部位置,但他买的少或者没买,直到市场涨上去以后又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这种做法在我看来是毫无意义的。
投资的目的最终是需要落实到收益上,除了认知还得配合执行才能有好的结果,这也是大家在投资中常会忽略的问题。
那么,如何将认知和执行结合起来呢?
首先,在构建投资组合之前,我们会根据最终想要达到的长期收益目标,制定一个长期股类仓位的占比。
比如说,我们认为,长期年化10-15%的目标,我们认为股类资产至少长期维持在80%,至于低波动的资产(债类和衍生品类),长期维持20%仓位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并不代表任何时候都是8:2这个比例。需要根据市场动态调整。
具体如何做,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用市场估值来定性仓位锚定
与多数个人投资者不是清仓就是满仓的做法不同的是,我们并没有忽略清仓和满仓中间的阶段该留多少仓位,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很容易踏空或满仓抄在半山腰。
我们具体的做法为:基于长周期估值位置,确定固定战略仓位锚,到底是在仓位中枢之上,还是中枢之下。
假设我们制定50%的中枢,那么我们在投资中给的仓位会是:熊市末期和牛市上半场锚定70%的浮动,牛市泡沫顶峰和熊市上半场锚定30%浮动。
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以A股沪深300为例。

红线是沪深300收盘价,下面的灰、蓝、紫三个柱子是估值示意图。紫色区域表示市场估值偏低,如果在紫色区域投,意味着长期穿越牛熊来看能够获得市场的超额回报;蓝色区域表示市场估值合理,如果在蓝色区域投,长期会获得市场平均回报;灰色区域代表估值偏高,长期投资很难获得高回报,甚至要低于平均回报。
如果想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需要结合实际的仓位调整,比如想在A股上长期获得10-15%的回报,就需要在紫色和蓝色区域投入很高的仓位,如果某一天来到灰色区域,我们就需要考虑是否要放缓加仓速度或减仓。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紫色区域并非代表未来不会继续跌,而是代表在这个区间投进去的部分,长期会超过年化10-15%;灰色区域并非代表未来不会涨,而是代表在这个区间投进去的部分,向下风险增加,并且长期会远低于年化10-15%。
其实,在投资中,对于专业机构来说,去判断一个市场是合理还是低估往往是很容易识别的,很难识别的则是在比较复杂的阶段,例如2015年3月份的A股(灰色区间内),虽然从估值上来看显然已经高估,但当时的趋势还在。实际上A股自2015年3月到最高点,指数又向上冲了50%左右。
所以我们在灰色区间内,不会完全清仓,而是会在股类中枢锚定(50%)之下,以30%作为上下浮动空间。
而在紫色区间里(比如2018-2019年),我们就要股类中枢锚定(50%)之上,战略上维持以60-80%左右的仓位,战术上把控加仓节奏。
在蓝色区间里则会维持持仓。
方法二:用概率分布的思路去定量仓位锚定
另外,在仓位的决策中,我们也会建立概率分布的思路来确定仓位锚。
这里介绍两个概念:【胜率】和【赔率】
简单来说,赔率就是能赚多少钱,胜率就是赚钱的概率有多高。在低估值的位置买入,赔率不会低;在逻辑可以支撑时买入,胜率也不会很低;

比如说,在2012年12月时,上证指数跌到了2000点,那时,向下再跌20%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但向上能涨100%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为什么这么说?那是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上证最低点为1664点。
在2012年全球经济虽没有完全恢复,但是比2008年的时候好太多了。所以我们会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认为当时不太可能会跌到这个金融危机那个低点,也就是说,向下跌20%以上是一个非常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又处在历史低位,向上涨1倍的概率非常大。所以当整体预期是大幅度正值的时候,我们就锚定一个比较高的仓位。
同理,在2015年4月上证指数4500点的时候,上涨趋势还在,但是再涨1倍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它向下跌30%以上却是大概率事件。当整体预期是一个大幅度负值的一个阶段,我们就锚定一个低仓位。
以上两个方法,在投资中我们会定性、定量结合来使用。篇幅原因,里面的细节我可以再写几篇文章来说。我想说的是,很多投资者自己研究也好,跟着市场上的观点操作也好,是需要去找一个执行起来比较顺利的方式。如果只是认可逻辑,但是自己没有操作,最后收益也可能会比较一般。
总之,判断市场底部和顶部是很困难的事,但在估值中枢附近及以下时维持较高仓位,位于阶段性高点时减仓,如此操作的话,长期可获得市场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