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上岸法大(非法学)涉外律师项目第一名
华图法硕“法硕上岸人备考经验”系列
一战上岸法大(非法学)涉外律师项目第一名
一、基本情况
本人本科就读于某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会计专业。早在2021年,我就注意到了国家开设涉外律师项目的相关信息,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法学领域当之无愧的翘楚,第一时间吸引了我的目光。在认真了解涉外律师培养方案后,我惊喜地发现该项目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制”——《国际投资与跨境贸易规则》《国际金融监管规则》《跨境破产与并购》等课程与我所学的商科知识恰好能够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从那时起,我就下定了攻读法大法律硕士的决心。
由于周边的同学们大多选择申请出国读研,本科学校没有考研的大环境,面对无尽的未知数,我的备考之路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所幸在自己从2022年2月就开始进入备考法硕的学习,在不断摸索和不懈努力下一战成硕,考取了“初试396分(第九),总分位列涉外律师项目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初试备考细节
(一)政治
前期听徐涛老师的强化课程进行预习,认真做好笔记,并在听课的同时同步完成肖秀荣1000题,以此完成对政治知识点的大致把握,细节记不住不要紧。
后期跟的是腿姐的技巧班+知识点带背。技巧班个人觉得还是很值得听的,在串讲知识加深印象的同时,能够化抽象的知识点为具体的做题实践。带背阶段腿姐每天早上会在公众号上发布带背音频和知识点,我习惯吃早餐的时候先复习一遍前几天的带背内容,再完成当日的任务,政治晨读时间总共一小时。
政治客观题:1000过一两遍就够了,完全没必要强求自己一定要刷三遍,后期应该把重心放在腿姐四套卷+肖八+肖四的选择题部分,这几套的选择题吃透就差不多了。
政治主观题:我背的是腿姐押题阶段的“七页纸”,这七页纸是语料,在考场上可以根据题目灵活自由组合,个人觉得比直接硬背肖四的大题更科学。说实话,肖四主观题部分我几乎没看,用腿姐的语料解肖四大题足矣。
本人是理科生,缺乏高中高强度的政治学科教育,因此在已经努力的情况下政治并没有拿到一个很好的分数,以上经验仅适用于政治过线。(法大今年的政治线比清北都高了5分)

(政治主观题模拟)
(二)英语
由于大学四年采用的是全英文教学模式,再加上本身英语实力不错,我在考研英语上花的精力并不多。我在备考期间利用走在路上的碎片时间把考研词汇过了两遍,剩下的时间全花在做真题上,没有听任何课。刷真题才是硬道理,近十年的真题客观题做了三遍,再往前十年的做了一遍。做真题的时候务必限时,并在订正后及时解决每篇文章的长难句,简单标注做错的原因以方便复盘:是单词看不懂?一词多义?句式结构划分错?文化差异?还是纯纯出题点刁钻?
作文我用的是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重点关注小作文的格式,以及大作文的行文结构。我从来没有背过模板,有能力的同学也尽量别背模板了。考前一个月我是直接拿正规的答题纸限时写作,练习作文的“衡水体”,卷面清晰还是很重要的。另外,我在空闲的时候会进行一些外刊泛读,并关注各界热点话题,不仅可以保持语感,还可以积累写作素材。看双语字幕的纪录片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纪录片台词的表达较为精准且书面化,学以致用能为写作增色。

(英语真题做题记录)

(英语作文模拟)
(三)法律
《刑法》《民法》《法理学》《宪法》《法制史》五门专业课都是采用“听课+做题+背诵+测试”的模式学的,前后过了五六轮吧。第一遍的学习是最艰难的,因为有太多的知识点需要记忆,因此在第一轮的学习中应侧重理解,通过大量的做题加深对知识点的吸收,同时不能对背诵任务懈怠,若把所有背诵内容都拖到考前一两个月心态是会崩的。我是严格要求自己在第一轮的学习中就要尽量把背诵任务完成,至少应当把框架和主要知识点记下来。到了暑假就进入到了强化阶段,此时应当强化背诵,通过前面仅一轮的背诵能真正记下来的知识或许并不多,或者并不熟练,不过不必担心,因为背诵贵在复习,只要不断地回顾,每一轮背诵的时间就会越变越短。考前一两个月就进入冲刺阶段,此时侧重提升做题熟练度和查缺补漏。我推荐买标准的答题卡来限时做真题的模拟测试,以适应考场氛围。在这五门专业课中,刑法和宪法是我的优势科目,因此想着重分享一下这两门的学习心得。
刑法总则:最好是自己先直接拿着刑法法条背一遍,一字不落。考试分析的刑法总则部分大多是偏理论的知识点,且较为零散,先背过一遍法条可以对总则有更直观清晰的把握。而且,今年刑法的简答题考的就是“简述从业禁止”,背了总则法条直接可以满分拿下。
刑法分则:刑修11前我是把刑法四百多个罪名全背了一遍(只背名字,没背具体条文),为的是对犯罪客体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不排除考试选择题会遇到超纲罪名。到后期时间较紧,我就不再管那些超纲罪名了。冲刺阶段我会专攻刑法分则的名词解释,把每一个考纲要求的名词解释都背了两三遍:第一遍把完全会的直接叉掉,第二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记不牢的题,并把答案直接粘贴在旁边以提高效率,第三遍快速过重点标注的部分。
宪法:从开始备考法硕起我就在包里放了一本《宪法》,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背宪法法条。巅峰时期可以熟背宪法前两章——《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五十六条条文,一字不差,不过到了后期时间有限没经常复习就生疏了。事实证明,前期的努力在关键时刻“救了我的命”——今年宪法的简答题考的就是“我国宪法对教育制度的规定”,长期背宪法的肌肉记忆让我在考场上能写得八九不离十。第三章就没必要背法条了,理解后会做题即可。试想,每两天背一条,一百多天就能把前两章背完了,现在才四月份,离2024考研初试还有很充裕的背诵时间,我真心建议每一位正在备考法硕的朋友从现在起就揣上一本宪法~

(一直带在身上被岁月洗刷的《宪法》)
三、复试备考细节
我考完初试后很快就投入到了复试的准备中,于今年春节前就报名了华图的法大复试班。我认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因此开始得越早越安心。法大复试班中的学长学姐们都非常负责任,会给我们整理论文资料、时事素材,也会帮我们一一批改写作作业。我的复试成绩算是非常高的了,其中英语面试高达95分,因此也有一些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一)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由逻辑题+写作两部分组成。
逻辑题推荐使用赵鑫全的《逻辑精点》,如果看书就能掌握的,不一定要看课程视频,我自己就是没有看视频,直接用书自学效率比较高。对于逻辑学零基础的同学,我建议趁早开始,我春节前就开始自学+刷题了,直到三月底复试,一共刷完了赵鑫全的两本(基础篇+强化篇)以及《MBA逻辑1001题》的大部分。在备考复试期间,我一般是利用起床后的一小时学习逻辑,因为此时脑子还比较迷糊,通过做逻辑题可以很快地将自己调整进入学习状态。
写作往年考查的都是判决书改写,因此学长给我们训练的也是判决书改写的题型。但是今年的写作题目发生的重大变化,是没有人预料到的。因此我认为法理学的知识还是要巩固,不能考完初试就丢掉了。
(二)专业课面试
专业课面试是采用三人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考查的范围是民法和刑法,主要是问对热点案例的看法,但是法理学、宪法以及法制史的知识同样可以作为答题素材以充实答案。因此我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初试结束后仍然要继续复习这五门专业课的内容。华图的法大复试班很重视专业课面试的训练,每周一至周四晚上七点都会组织专业课模拟面试。随机抽签分组、临时发布题目、限时思考作答、腾讯视频会议、学长学姐随机旁听点评......机构的高要求让我们长期以来适应了在高压的氛围下模拟面试,真正上了考场反而就没那么紧张了。每晚模拟后,我们还需要将自己的发言整理成文字稿发在共享文档中,大家就能互相借鉴观点,隔天学姐还会将相关话题的论文和观点汇总发布在群里,要及时做整理并复盘。
除此之外,我还建议要额外加练。我和几位研友另外建了一个讨论组,每人认领若干往年真题,并负责查找文献、整理观点。每天晚上我们会召开讨论会,以做presentation的方式互相分享自己负责的真题,并一起头脑风暴充实观点,大家集思广益、相互激励,效果显著。
(三)英语面试
今年的英语面试也是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老师抽取题目后会读题,此处包含了对英语听力的考查,若没听清题目一定要礼貌提问,否则答非所问后果很严重。华图的法大复试班每周五晚都会进行英语的模拟面试,而后期冲刺阶段周一至周四每晚都会再加练一道英语题。我英语口语向来很不错,第一次模拟后整理出来的文字稿就被小王学姐选作为范文。感谢小王学姐对我的夸夸,在她的激励下我每次都认真对待文字稿的整理,仔细斟酌每一句的内容和韵律,认真编排行文的框架结构,因此之后每次上交的文字稿都被选作范文。
对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我建议多积累一些万用的事例和素材,如环保、 精神财富、人类命运共同体、AI技术、法律责任等。在遇到全新的题目时就能灵活运用、排列组合,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言之有物。另外,一定要重视每一次的文字稿整理,因为学姐非常认真负责,她会批改几乎每一位同学上交的文字稿,“输出与纠正”对语言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四、时间管理
1. 充足睡眠
我一般晚上十一点半休息,早上八点半才会起床学习,午休一两个小时。作息时间因人而异,如果确实早上容易犯困,没有必要早上五六点起床晨读,保证充足的有效学习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2. 有效学习时间计时法
为了保证每日有效学习的时间,从开始进入学习状态时,我就会开始计时,中途若想要放松或玩手机便中止计时,一天计满9-10小时的有效时间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这样的计时机制一方面可以遏制玩手机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以尽早计满时。
3. 碎片化学习,一心多用
备考期间照样吃喝玩乐的秘诀在于,我可以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学习。比如,我在户外跑步登山的时候就会手里拿着资料,边跑边背;我和同学出去逛街的时候也会在路途时间用小程序刷题;甚至在看演唱会时我也会掏出包里的《宪法》看两条。我一直很相信“情景记忆法”,边走边学,边玩边学,知识点会随着当下的情景烙印在脑中,或许比在图书馆坐一天的学习效率更高。
五、心态调整
1.坚持运动
我平时一直有运动的习惯,基本每天都会有氧运动0.5-1h。爬山、跑步、骑动感单车、Body combat燃脂搏击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是一个释放压力的方式,长期的运动习惯让我每天都能保持一个阳光向上的心态,而且身体状况也很给力,一整年没有感冒。另外,有氧运动很好地锻炼了我的心肺功能,体测肺活量满分,说话气息稳、气场强,这也使得我在复试中的面试环节表现出色。
2.趁早准备
我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完全没有拖延症。我认为应对焦虑最好的方式就是实干,想做什么,或者应当做什么,马上去做就好了。只要趁早准备,给每一件事都预留一定的提前量,不论是完成背诵任务还是投入复试的准备,心态就会松弛许多,自信心也自然就有了。
3.积极的心理暗示
少去想一些令人焦虑的事情,多给自己设立一些奖励机制,多给生活找点盼头,毕竟考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当全身心投入时也别忘了给自己寻乐子。比如,每次完成阶段测试我都会奖励自己放空一天,出门看看电影,或去探探店,什么都不学,玩一圈回来再满血复活;比如,我在初试时考场旁边的工地正在输出噪音,我会告诉自己“也算是在听一种很前卫的工业电子舞曲”;比如,去北京参加复试时,我会告诉自己“太好啦!去北京旅游啦!”;再比如,在复试考场候考时,我会告诉自己“再熬过这二十来分钟就能去吃铜锅涮羊肉啦”……盲目的乐观好过无用的焦虑,越临近考试就越需要以这样松弛的心态应对。
六、结语
备战考研是一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近一年来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成长了许多,抗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多任务处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或许是因为每天都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再加上身边家人朋友的鼓励和关心,性格也更加自信外放了。备考未必苦大仇深,旅游、看演唱会、live house蹦迪样样不落,如果能合理安排时间并为自己设立适当的奖励机制,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也会过得充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