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发事论——意识流该怎么写?

2022-08-03 16:13 作者:拂拉德姆  | 我要投稿

心发事论:

文祖:

小说之家,文章始也;故事之事,文类祖也。古者围篝聚谈,或史或臆,以为消遣,由此而知。

(故事是最早的文体。这由远古时期,古人每每围在一起讲些往事/想象的故事即可知道。)

故事在忆,故事在心,故事在史,故事在今。是以能者皆广博闻,增进眼知,涵养内灵,而得下笔如神有境。

(故事可以通过回忆得到,故事可以通过想象得到,故事可以通过历史得到,故事可以通过现今之事得到。所以优秀的编剧往往博学多闻,开拓眼界,培养想象力,而因此修得了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伟哉!其为文始!玄哉!其若道变!

(伟大啊,故事是文章的始祖!玄妙啊,其内涵正如大道变化一般!)

其体:

人有百骸,身有数肢,故事亦如。

(人体有百骸,身体有数个肢体,故事也是这样,有其架构可循)

概分为二,一曰努力,一曰幸运。努力者,即主人不懈而进,终竟成焉;幸运者,即主人因缘而致,业幸成邪!

(粗略地分为两种,一种可以称之为努力类,一者可以称之为幸运类。努力类的主角,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有志者事竟成”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幸运类的主角,因各种因缘际会的巧合,幸运地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君知即善,另有千变,非吾所习,故不赘言。

(您大体了解这些就行了,其中还有很多类变体流派,但都不是我所学习使用的,就不赘述展开了)

主邪:

阴阳相生,难易相成,正邪相孕。故有求即有阻,有主即有逆。

(有追求的目标就有阻碍,有主角就有反派)

人多以主者为善,然其是非。恶者亦可书,且观孰为求主,即孰为主。

(人们往往以为主人公是好人,但其实主人公的决定不在于善恶,而在于谁是故事所叙述的,追求目标的主体)

逆者即逆主,无关是恶。

(不管善恶,阻碍主角实现目标的人就是反派)

事髓:

事髓所在,无乎波伏,且事合情。

(故事的精髓无外乎在于情节的跌宕起伏,以及其推进的合理性)

所谓波伏,即祸福相依、吉凶相伴,故创者往为乱主。然其须知人情有极,事莫过三,墨莫成书,否则生厌。

(所谓情节的跌宕起伏,即得福后得祸,事情的进展向好时又趋于向坏,所以编剧往往是混乱之神啊。然而需要知道人的情绪是有其极限所在的,情节无论喜悲都不应连续出现超过三次,描写也不要过分赘言繁叙,否则会让观众产生厌倦心理)

所谓合情,即或是因缘,或是因果,不可逆性,不可神异,当是其世道所运,而得其果,不可肆意为哉。

(所谓情节推进的合理,就是说或是因为偶然,或是因为必然,导致了如今的故事进展。而不可以为了推进情节,违背人物的原本设定;也不可以制造如机械降神等毫无说服力、伏笔的莫名其妙的情节来推动故事发展。故事的发展当是在其世界观、人物设定、情节等要素相互作用运行,得到的合理结果)

嗟乎!或言心创乃通灵,然其离乎合情者,当是异界跨越?

(哈,有人说意识流创作是通过通灵观测到异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然后记录下来。那么情节推进不合理的编剧,莫不是从原本观测的世界,跨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吧)

心精:

心创之精在博闻,博闻当多见多闻,莫可倦学,莫可怯体。吾曾问有者为知其真,而生品豸蟑,如有此决,何不能成邪?想入圣亦非不能。

(意识流的创作心法在于博学多闻,博学多闻就要多看多听,不可以厌倦学习,也不要害怕体验不了解的事物。我曾听说有编剧为真切地体会而生吃蟑螂,如果有这样的决心,什么样的故事写不出来呢?就算是想成为行业内泰斗级的人物也并非不能啊)

瑜伽阿赖,吾闻于长,忆乃碎片,数足而拼。吾不知其真,然心创者实为博闻而不误,博闻而下笔如神则亦非妄言。

(瑜伽里有阿赖耶识一说,我听师长说过,记忆是碎片,数量够了就可以拼凑成完整的故事。我不知道这是真是假,然而意识流编剧确实必须做到博学多闻,博学多闻写起故事来也确实可谓“下笔如有神”)

人造在信,人造在思。吾闻成佛易,仅自信而已;吾闻非我想,乃化他而他想。故自信为他,所思是他,则可成他。

(角色塑造在于自信,角色塑造在于代入。我听说成佛很容易,只要自信自己可成即可;我听说塑造角色不应是以“如果是我,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反应”来写,而是应以“如果我是他,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反应”来写。所以自信自己是正在塑造的角色,按照其人设来思考,就可以变成这个角色)

待到笔书,当思空无,心造所写,心入所主。灵思之动,扪心情理,如可合合,则不疑而记。吾所创秘,仅此而矣。

(待到创作时,当空静自己的心想,将自己置入笔下的世界,将自己变成所写的角色。届时则灵感泉涌,可以自然地知道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然后扪心自问,所发生的这些是否合情合理,如果是肯定的答案,那便不须犹豫,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一直以来创作的秘密,就是这么简单啊)


心发事论——意识流该怎么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