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降本增效新路径——技术交易
编辑:哈希可信互联
专注于产业互联和企业数据交换,虚拟专线,通信区块链技术
背景介绍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对技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1985年,国家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在社会商品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技术已经成为独立存在的知识形态商品,新的知识产业已经出现。技术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配合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此后,在2020年4月9日,国家《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第五条讲到“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具体措施包括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以及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该《意见》的发布再一次把技术交易推到大众眼前。
概念及意义
技术交易是一种契约行为,它是技术供需双方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技术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转移,以及为这种转移所提供的相应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有偿交换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知识。
通常,技术交易的对象是有明确所有权的可商品化的技术,也就是经过了资产化以后的技术。可交易的技术除了技术本身,往往还包括与技术相关的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如操作手册、说明书及计算机软件等知识。
当前进行技术交易的方式主要是签订技术合同,合同分为五大类,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许可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及技术服务合同。
企业进行技术交易,一方面可以扩展收入来源,一方面可以享受国家针对技术交易推出的优惠政策,例如经济补贴、税收优惠等,实现降本增效,让企业在竞争的浪潮中站的更稳。

难点
虽然国家大力鼓励技术市场的发展,但当前还面临着许多难点。
首先,人们尚未建立对技术交易的完整认知。很多人对于技术交易这件事情都不了解,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只有一些科研机构了解更深。正因如此,我国当前的技术交易主要还是发生在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也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进入实际生产的过程。但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易才是更大的市场。因为实验室的成果是否能够大批量生产来获取利润还需要经过验证,失败风险较高。而企业的技术成果已经是成熟的、可投入生产的,不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金钱成本去验证。
其次,技术交易的相关制度、标准还不成熟。虽然当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技术交易相关政策,而且也有许多技术交易平台(有国家组建的,也有民营的)已经在做技术交易相关服务。但是,实际交易过程中还是会产生许多问题,例如定价难以及交易过程中对于技术的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