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人”是餐饮的终极目标吗?无人餐厅,到底是潮流还是自嗨?

2023-04-04 14:16 作者:bili_25756979722  | 我要投稿

随着消费升级、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新理念的发展,“跨界”和“智能”成为餐饮业的关键词。


所谓智慧餐厅,从等位点餐,到厨房配菜、调制锅底和送菜,都融入了一系列“黑科技”与高度实现了“无人化”。


近年来,“无人餐厅”的概念不断兴起,无人化、智能化正成为智慧餐厅领域未来升级发展的方向之一。


01►

餐饮圈的“无人”

越来越多

CAN YIN YAN XUE SHE


最近,餐饮圈的“新网红”再次出道——北京地铁站里放置的麦当劳无人餐车。


橙红色的Mini餐车,营业时间为7:30-19:30,支持微信和支付宝购买。早餐有4种套餐可以选择,包括咖啡、油条、汉堡等,套餐售价在12.5-20.5元之间,价格与门店基本一致,早餐、正餐、下午茶分时间段售卖。目前,该餐车仅在几个地铁站有试点,并吸引了不少粉丝前去探访打卡。



不仅是麦当劳,全国各地的餐厅似乎也刮起了一阵“无人风”,前有北京地铁的煎饼机器人,后有成都首家24小时无人面包店“PIEPIE PIECE”诞生,以及无人饮品店“肆季糖水”半年开出近20家店、单店日销上千杯饮品。


而在全国各地,无人火锅也悄然兴起,包括川式火锅、韩式部队锅等;此外,还有“无人咖啡店”、“无人泡面馆”……



降低人工成本是无人餐厅最显著的优势。无人餐厅可减少至少10%的人工成本。在餐饮业税费、原材料价格、人工费、房租水涨船高,企业利润越来越低这种“四高一低”问题凸显当下,无人餐厅受到越来越多餐饮从业者的青睐。


便捷就餐的就餐体验帮助无人餐厅成为消费者的就餐新选择,全程数字点餐取餐,自助式的体验,让消费者对这一新兴形式颇为青睐。


02►

“无人”背后的

餐饮真相

CAN YIN YAN XUE SHE


“无人”运用在餐厅,并不稀奇。


比如几年前的海底捞首家“智慧无人餐厅”,让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变成现实。



太空舱等位区:从美甲按擦鞋摩仪,变身大型游戏现场说起海底捞都会说起它的服务,而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它的“人性化”等位区。这次的等位区不仅在造型上下足心思,配合智慧餐厅的主题,打造成仿佛置身太空舱的感觉。


大屏互动游戏:在服务上也有所升级,从以前的美甲、擦鞋、按摩椅服务,升级为大屏互动游戏,秒变大型游戏现场。只要扫码即可进入游戏,目前支持同店PK,以后将做到同城甚至全国、全球PK。



厨房一切智能化:不仅“挡住”了老鼠,还节约近37%的人力成本。相比等位区,厨房智能化可以说是这次智慧餐厅的一大亮点。


智能菜品仓库:把食材加工统一前置到中央厨房集中加工配送。所有菜品都是从自动控温30万级超洁净智能菜品仓库中,经过全程0~4℃冷链保鲜物流直达门店,进入自动出菜机。



自动出菜机,上菜全自动:与前台点餐系统连通的自动出菜机,机械手臂会将选好的菜品放到传送带,再由机器人送到顾客桌前,完成从菜品入库到出库的全自动上菜流程。



专属“身份证”,实时监测每盘菜:配合门店自动出菜机,加载RFID食材监管系统,给每盘菜配备专属“身份证”,进行实时追踪,实现菜品保质期精准把控,过期商品会被自动丢弃。


后厨总控台,统一管理:IKMS系统(Intelligent Kitchen Management System)就像厨房的智能大脑,通过收集智慧厨房各个环节的数据,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实时监控厨房整体的运行状态、生产状况、库存状况、保质期状况等,对智慧厨房进行统一管理。



而如今,这一波新开业的“无人”餐厅,涉及火锅、烘焙、咖啡茶饮、快餐等不同品类。摒弃之前的“大手笔”,而更多是小店模型,产品也更加细分,多瞄向零售属性较强的品类,明显“接地气”了不少。


03►

无人背后

暗藏哪些关于未来的真相

CAN YIN YAN XUE SHE


1.从“去厨师化”到“去员工化”。


用工成本越来越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早前,餐饮人在“去厨师化”的道路上几经辗转和尝试,期间也经历了不少争议。而如今,后疫情时代“用工荒”加剧,仅仅“去厨师化”还不够,一些餐厅甚至开始尝试“去员工化”甚至“去老板化”。


2.年轻跨界的创业者数量增加,不少人是以副业的形式来做,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全天候 all in 餐厅经营。


当甩手掌柜,是不少年轻人的创业梦想。但餐饮的链条太长,“栓人”也在所难免。而一间无人餐厅,似乎可以实现这个梦想。同时,不少人是有主业的,加盟的目标是做副业,无法24小时参与门店管理。雇人又觉得麻烦,所以就把目标投向了无人模式。



3.社恐人群、一人食群族、夜猫子壮大,一部分顾客不希望和餐厅服务员面对面接触。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无人餐厅因为不需要和店员接触,全程自助。解决了不少年轻人“社交恐惧”的烦恼。同时,不少无人餐厅的光顾着是“独行侠”,再加上无人餐厅大多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经营,也有一些夜晚觅食者出没。



04►

无人是前瞻未来

还是美丽的谎言

CAN YIN YAN XUE SHE


从成本和效率的角度来看,无人餐厅仍然存在不少痛点。我们姑且提出几个问题:


1.无人到底方便了谁?


首先是操作的繁琐,导致顾客实际体验并不方便。从目前现存的无人餐厅来看,产品偏零售属性的相对更为简化,比如面包店、糖水铺等。但如果产品丰富,用餐存在多样化的情况,体验起来就相对“费劲”了。比如无人火锅店,被顾客吐槽最多的就是“每点一道菜品,都需要扫一次付款码”且“需要自己收拾餐盘和桌子”。


2.无人真的解决了用人问题吗?


无人餐厅并不是真的无人,因为餐饮这门生意,本质上离不开人工。比如前阵子在北京出现的“煎饼机器人”,尽管可以自动制作煎饼,但依然需要人工来补充原材料等;成都的“肆季糖水”建议加盟商:上午11点前铺货30%,下午5点前铺货70%,一天2-3次进店整理。而像火锅这类对食材要求不低的品类,小料台的清洁、突发情况的解决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人工的及时参与。



3.缺失的服务,用什么“弥补”?答案:价格


无人餐厅的价格普遍不贵。比如无人咖啡厅不少都是9.9元,价格和便利店咖啡接近;无人火锅店人均消费基本在60-80元以内;糖水铺则是“统统5元”的售卖模式。对于顾客来说,餐饮的几要素:产品、服务、空间非常重要,无人餐厅既然“已经没有服务”了,那必然在其它方面进行弥补才能吸引顾客来,于是,对产品和价格则会更加敏感。在客单价不贵的情况下,如果流量和翻台跟不上,则利润无从谈起。


4.还有哪些损耗?


无人餐厅还不可避免地容易出现漏单、制作翻车等问题。无人餐厅的存在,就是挑战人性的。往往会陷入“看上去很美好”的境地。而事实上,机器的故障、顾客的“霸王餐”、机器制作“翻车”产生的食材损耗……都不可避免会存在。


写在最后:


无人餐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工成本问题,这也是吸引创业者跃跃欲试的重要原因。


但,无人餐厅解决了顾客的什么问题?这是投资之前需要想好的问题。


麦当劳的无人餐车,解决的是地铁“社畜”宝贵的早高峰时间问题,方便了顾客,让快餐更快地触达目标客群。从这一点来说,可行。而且,无人餐车是车,面积小,成本相对低,只有ABCD几种既定套餐可选,是以零售的模式做生意。


但,不少无人餐厅SKU多、操作繁琐、细节较多,最容易陷入“老板自嗨”的陷阱,最终沦为鸡肋,痛点就在于只是理想化地考虑了经营者的利益,而没有考虑顾客的真实需求。比如一些无人火锅被吐槽“这钱花的,还不如自己在家涮”。


从某个层面来说,无人餐厅在没有服务员的情况下,更需要注重体验感。



“无人”是餐饮的终极目标吗?无人餐厅,到底是潮流还是自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