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在春城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滇池浩瀚,荟萃四海少年
大漠西北,揽怀家乡深情
时间篇
在昆明过着新疆时间,每天“26个”小时,多两个小时来爱你。
“已经习惯了这个六七点就天黑的地方,但仍会想念那个九十点天还亮着的家乡。”
▲18点的昆明(11月初)
▲18点的新疆(11月初)
▲22点的新疆
▲22点的昆明
记得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段子:
新疆时间意味着,我辗转反侧的夜晚,她刚好在路边吃了一碗鸡炒爆辣炒米粉,或许会辣得掉眼泪,但那不是因为我。
新疆娃娃第一次来内地上大学或工作、生活,最过不去的坎儿就是两个小时的时差。
八点起床去上早课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要知道我们新疆娃娃上高三时也就九点才上课。
13:30开始下午的课,正是新疆人午休的时间;16:00结束下午的课,然而四千公里之外的新疆学生正开启下午的学习。
特别是上个学期因疫情无法返校的新疆学生,三月份的新疆还处于严冬之中,早上七点半,当所有人都还在美梦中时,一个人在一片乌漆麻黑中爬起来上网课。那段时间,每天早上最早亮起灯的住户,一看就是家里有个在内地上学的孩子。
记得爸妈当时“欣慰”地说:“终于做到了比我们起得还早。”
中午一点半开始上课,父母一点半下班回家,说起来那段时间的午饭都是拌着网课吃下去的。
唉~心酸太多,懂自懂
温度篇
提起昆明,想必大部分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春城”以及“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
Stop!停止你们的想象!有图有真相!
这个“春”的解释就很微妙了,就像新疆十月份天气转冷而没有通暖气的那段时间,室内和室外一样冷。
昆明遇雨便入冬,是冷到骨子里的那种,取暖全靠抖。
前天升温穿短袖,昨天阴天穿卫衣,今天下雨便裹上了羽绒服。
当你走到街上,会看到穿撒的都有,衬衣、棉袄、裙子、长袖、短袖……也算是昆明的奇观之一了;一个“乱穿衣服”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像是时装秀。
距离篇
大概就是,其他同学拖上箱子,一张高铁票两小时就到家时,我却在感受一天一夜的高额远距陆空“飘荡”。
如果为了省些路费,就会收获一个49小时无间断的“火车三日游”。
身高篇
本人身高168cm,在新疆应该是非常普通的身高,甚至算是中游水平了。
But,在昆明终于体验了一把军训站排头,站队排最后,被迫拉去打篮球的待遇。
看来大西北的皮芽子、牛羊肉真有催人“向上”的能力。
饮食篇
曾经一心想着离开新疆,越远越好,奈何长了一个新疆胃,是那种只有炒米粉凉皮子黄面烤肉拉条子天润西域春神内才能满足的胃。
好在学校食堂非常人性化,考虑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的饮食喜好,设立了普通食堂和风味餐厅,满足同学们的美食需求。
前方高能预警!!收好你们的口水!!
提到云南,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云南米线。
过桥米线食材丰富,辅料有豆皮、胡萝卜丝、青菜、鹌鹑蛋、肉片等,一大碗滚烫浓香的骨头汤将所有小料揽入,既美味又营养。
卷粉、饵丝、小锅米线也是昆明本地的特色小吃,寒冷的早晨能甩一大碗,幸福一整天不是问题!
烤肉拌饭和石锅拌饭,不仅能吃出异域风味,也能品出家乡味道。
中火慢炖的红烧肉肉质细腻,入口即化,浓汁与土豆是肥瘦相间红烧肉的绝佳搭档;糖醋里脊则是将茄汁熬制浓稠再浇于里脊,表面酥香中含有阵阵香甜。
若是一天上课输出太多,各类小炒焖饭将是能量的超级充电器。
手工包的新鲜担担饺、个大馅多的东北水饺……热气腾腾的饺子配上自己喜欢的蘸料,那叫一个鲜!
麻辣烫超级丰富的菜品,荤素搭配样样适宜,挑选好自己喜欢的菜,等待上菜的过程就是最幸福的时刻啦!
西安名吃油泼宽面和肉夹馍,滚烫的热油泼在放好辣椒粉的宽面上,发出滋滋声,随之香气四溢、入口鲜香、劲道爽口,再大咬一口鲜肉多汁的肉夹馍,满是幸福!
当然少不了大西北的特色拉面炒面,虽然味道凑合(一言难尽)但还算爽口、实惠,而且擀面拉面的过程风情万象,令许多南方人和外国朋友感到奇妙无比!
昆明特色街边小吃烤饵块,一个能吃到撑死;炸洋芋,一口一个的小土豆蘸上辣椒面超级香。
鲜花饼,鲜玫瑰花做成的酥皮小饼,芳香美味。
霸王茶姬,云南人喝出来的全国连锁,中国风的标志、古韵简雅的店面、淡雅清香的产品,再加上“古涧茉莉”“浮生梦提”“伯牙绝弦”富有诗意的名字,不爱都不行!
偶尔也能想办法出校门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
但仍会想念新疆的美食
此时此刻,北纬45.6度,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家乡,北疆克拉玛依已是极寒的天气。
酸奶在车里冻成了冰棍,窗外的冰花打败了指尖的温度,屋檐下结满了冰凌,黑夜里漫天的大雪……
也许只有这样的温度,才有资格留住新疆的美。
3988公里外的昆明,旅人等在这里,虔诚仰望着云开。
比4680米的玉龙雪山更让人心动的,是山脚下那片蓝月谷,也许是天上一抹蓝,不经意掉落苍穹之下,便挑中彩云之南,晕成了一幅水彩画。
大理、丽江、苍山、洱海是多少个年轻人关于远方的第一个梦。
年少的我们,手里攥的不是登机牌,而是通往星辰大海的门票。
你在哪里求学或者工作呢?是否也正经历着有趣的事情?
不妨把你的故事说给我们听听。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