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鹤胃肠专科医院,齐齐哈尔治疗胃病哪家医院好
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区别
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粘膜病理学变化。由于大部分慢性胃炎的患者都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原则上都应该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改善部分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并可以阻止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根据患者症状选择相应的抑酸、促动力、消化酶、保护胃粘膜等药物。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者可选择促动力药,伴胆汁反流可加结合胆酸的胃粘膜保护药,若有胃粘膜的糜烂、出血者可用抑酸药,促进粘膜的修复。
而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以改善症状为主的对症治疗,我国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指南提出检查后再治疗,或根据症状与进食的关系先进行经验治疗这2个步骤。胃肠动力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促胃肠动力药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最常用的的药。若餐前上腹痛,考虑是空腹胃粘膜受胃酸或胆汁的刺激引起,那么饮食上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避免胃空腹,或辅助抑酸药,减少胃酸的分泌,以减轻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慢性胃炎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调节障碍,表现为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病理生理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高敏感性、脑-肠轴调控功能的异常和某些神经介质及神经肽类物质分泌的异常。对于这类患者,常需要认知和行为治疗,调整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必要时与抗焦虑抑郁药治疗。
小结: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都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两者主要的区别是慢性胃炎是器质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疾病。现代医学非常重视仪器和化验检查结果的阳性发现,不太重视甚至忽视检查没有阳性发现病例。这种情况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尤为常见,常常把功能性消化不良混淆为慢性胃炎,导致病人病情迁延,反复就诊,反复检查,造成病人痛苦不堪和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因此必须加强人们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才能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