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年拾忆——重构

粗鄙之人的瞎想又来了
静坐在电脑前,整理自己的思绪,却发现那些事件好像变成了蓝色的灵动粒子,被投射在充满无限可能的天空之中。我用双手创造的事物,一如寂静的既视感,在一年里的无数个我的心里随风摇曳着。去年一月份的凌晨4点,敲击着电脑的键盘,回想过去我的心情,今年亦是如此。仿佛过去的自己想要铭刻在文字里,不想轻易地消散,把过去的自己当成不可追的情人,或是说是陌生的他人。积蓄着不可名状的心情,在最大的世界可能性分歧留下自己可供回忆的文字,虽说有着些许矫情,但是当某些岁月之后再来回看自己文字下的矫情,或许,那种穿越不可量时间所冲击的实在感动,并带着过去自己所期望的未来坚实地大步向前,带着每分每刻的自己,用文字,音乐,画笔,树叶,清风和我所热爱的阳光去给自己描摹的机会。烟花的声响刚从窗外回传而响,反倒在此提醒我,是该回想一些事情了,不然等到过去的记忆死亡之后,反而没有实在坟墓去凭吊,那的确是挺可惜的(开个小玩笑,记忆不死,生命不息。)
2017年9月开始后,各种意义上的“闲”的心情依附于自身的时候,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周遭的事物和人。秋季舒适的夜晚用了一刻钟的时间伏在稍旧灰白色栏杆下,不刻意地聚焦桥下车水马龙所附带的灯火流动,马路两侧人流所裹挟的风不定地刷新着心情,许多大楼所框架的天空如同清透的深蓝画布被云霞不经意地染透了,脚下用木板铺设的天桥也回应了行人的脚步,尽量地厚实着。仰望知新楼的萤绿色钟盘,渺远的钟声也让我想象着时间的厚实。眼睛充满着灵性,能够解析多彩的世界,但是我还是太喜欢遗忘,总不是记不住那些细致的感动,想用相机记录下来,但是如此景致却缩小在一张二维的图片上,实属缺憾,但是也别无他法。

记忆的依赖越来越重,忘却的频率也越来越快,现在我已经感觉我们比古人更需要着记录。票圈与空间的日常记录,各类仪器的使用,让记忆有了依附的载体,也属于一种变相的记载吧,网络拉长了记忆的长度,但是记忆的深度有没有加强呢?还是持有疑问吧。当然了,记忆不是具象的东西,没有三维里面长宽高的度量,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吧。思考人生什么倒也谈不上,充其量也就反省反省,人未将尽,何谈人生。
聚焦于周遭人物的观察,发现身边的人都是如此的可敬可爱。早晨学校里匆匆的行人,配合着清冷的晨阳。阳光以灰尘为载体,具化成如同手电筒向夜空的光线,人群流动如同小溪游走,阳光照射在小溪的水面上,水底的石头棱角也随着阳光渐渐柔软起来,人的心情也透亮起来。当然了,在大学呆了一年,身边的朋友也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并且为之努力着,大家都在这片地方实在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忙得不亦乐乎,也看见了许多连自己都开心的笑脸。不得不说,开心的事情不管怎么看都是很开心的,感动的事不管怎么看都会让眼眶的眼泪打转的,苦尽甘来的都是很兴奋的。一切不负人心意的事物都会触发自己心灵的机关,找寻着自己存在和活着的证明。笑泪付诸心中,相互拥抱的人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我存活在信息的洪流之中,这股洪流纷繁复杂,凭借这个可以留下,但是也会覆灭其中,这股洪流不定向地旋转,不定时地重生和再生。总会让我有点无所适从,作为信息洪流的参与者和使用者之一,我们该如何对待,或者说我们该如何存在着。我共生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之中,现实的信息通过每个人所操控的“线”被各处的载体综合起来,营造出“现实存在”的氛围,这些的确是在发生的,但是也是极少让我触及到实感。信息被转运成了各类形式的文本而被阅读着,但是这些文本里很少有这自己的身影,即使是自己创造的文本融入自己的影子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无人来见。面对这些困惑和疑问,我一直在思考着,中二般地想象着这个被信息解构的世界。但是总会有些人做信息世界的弄潮儿,挣脱复杂洪流的诱惑,实打实地存在着。“俗话”说得好,当忽略眼前的大佬,还会有千千万万的大佬跳进自己的视野里,总会有人推着向前走,自己也不能怠惰了。
暑期社会实践去了青州,第一次发现与家氛围如此相似的城市。短暂脱离济南城市的喧嚣,发现这里好安静,让我产生了回到家里的错觉。第一次看见石板上淡色槐花落得如此之多,时不时落在头上和手上,都不想拨开,行人踢走了许多槐花,那些槐花也会很羞涩地躲开,车轮的轮胎缝隙里也填满了小小的槐花,带走了这里的悠长,古街里行人不多,或匆匆而过或缓缓而行,赏玩着摊位里的纪念品,叫卖声也会时而传到耳朵里面。四处精致的牌坊,城墙上橙黄色的夜景和清爽的月亮,灯下瞎跳脱的小飞虫,都让我觉得自己置身空气之中从而不会那么苍凉。槐花树下摆上灰色的皱面圆形石桌,坐在石墩上,看着槐花一粒一粒落在放射型的石纹上,喝着槐花茶,瓷茶杯里面的透白衬着槐花的浅黄,喝一口,虽然苦涩,却越来越想喝下去,那是的绿叶遮住了盛夏的燥热,也给予满目的生机。走在溪流环绕的石头土路上,斑驳的树影爱上了行人回响的脚步。

这一年比较小有突破的的事情就是就是更新了“幻想小故事”了,(可能并没有什么人看)探索新的叙事技巧,那在这里捋一捋这些小故事的来源吧。
第一个讲的是人类控制被洗脑人类进行格斗的故事,来源是看见室友打《王者荣耀》比较猛而写的。
第二个讲的是老师对学生传授知识,三十年后由于知识的具象化让老师失去学生的故事,来源是看老师上课偶然想出来的。
第三个讲的是一对夫妻或者说同居的情侣通过信内容的虚拟投射使信具象化然后互相表示自己情感的故事。来源是走在路上看着小房间臆想出来的。
第四个讲的是学生和老师集体忘记文字书写的故事,来源是有一天在教室翻开古文课本看着自己书写丑陋的名字而想出来的。
第五个讲的是具有高智商猩猩占领世界之后有异类企图颠覆政权并重构人类世界的故事,来源是在电影院看了《猩球崛起》之后乱想的。
第六个讲的是两小伙因为谈论福柯而遭到暴力重构的故事,来源是某一天去兰州拉面馆吃面的时候突然想出来的。
第七个故事讲的是一对情侣中有一个类似于系统管理员充当了情侣中的女性,然后频繁撕碎手中的纸,而那些纸存储了每个人的记忆,最后教室里每个人的记忆被重构的故事,来源是理综楼215上当代文学的时候,看到后桌有一对情侣,而情侣中的女性频繁撕纸,然后的得到的故事素材
第八个讲的是一对情侣发生了矛盾,然后他们在睡梦交换了梦境来体验对方经历最后在山大的文理图书馆下重归于好的故事,来源是某一天去图书馆的时候突然想写关于图书馆与知新楼的故事。
当然还有一些,为了节省篇幅,就先不说了,由此梳理来看,果然自己还是缺爱啊(滑稽)。
《命运石之门》里面有很多感人的点,追其核心,世界线包含着无数的可能,挥手之间,事件便有了无数种可能,跳跃每一条世界线,世界的可能性都会被重构,伴随着记忆也会被重构,但是每一种可能性都是人类心意的集合。世界线会变成梦境和模糊的既视感,包含着思念的情感,永久伴随着每种可能性,可能性被创造的温暖都是由人所给予。可能某一天我们在可能性的跳跃中伴随着记忆的重构忘记了彼此,但是思念的相逢,总会让我们在时空的变动,再此热泪相拥,在着明亮的未来里大步向前,双手被给予的可能性和世界线大门,就此打开,然后 ,
一起走啊!
感谢这一年相逢的朋友,让我获得许多的故事,感谢这一年相遇的风景,让我这一年获得许多细致的感受。
感谢过去未曾忘记的朋友,让我体验到记忆的暖心,感谢这一年所遇的喜怒哀乐,让我感受作为人的真实感受。
感谢游离在我身旁的所有陪伴,让我极少孤单地走下去,感谢所有泪水倾泻的感动,感谢这世间无数的可能性,让世界..........如此多彩。
这一年发生很多事,但也就此逝去,愿我们在这个信息的洪流中找寻更加坚定的存在,当然了,过去未曾过去,未来已经到来,带着无数明亮的心情,一起大步向前。
愿生活成为各自忠实的情人,在不经意的诗意中感受世界,我也会继续用文字作为我的情人,书写我心中无限的可能性。也许,岁月的既视感已经不经意间在我们的心中轻轻摇曳着。
初雪轻拥,冬晴拂动,大家................新年快乐啊。

El psy cangr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