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业分析:实体教育的获客思考

2021-06-09 17:05 作者:红酒烩鸡灬  | 我要投稿


随着00后、10后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家长们的“教育焦虑”随之而来,补习班、兴趣班、防身班;男娃要智力开发、女娃要琴棋书画,似乎身边的宝宝都要“进修”才算合格,带来的是实体教育的崛起和市场竞争。

2020,一场疫情让本就发展受阻的实体教育雪上加霜,随之崛起的是K12线上教育,而对实体教育而言,线上的天然劣势成了必然焦虑。今天就从围绕实体教育的数字化经营转型进行探讨,希望对从业的你有所帮助。


实体教育细分


疫情的阴影逐渐消退,但实体行业的竞争显然比之前更加激烈,实体教育又是否能通过在线化解决当下的获客难题呢?


一、消费习惯的变化

2018年《中国零售服务业白皮书》表明,互联网时代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各行业似乎都在抱怨生意难做。

科技仍然在快速发展,看似跟我们的生活没太大关系,其实带来的是获客难度的增加。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带来的就是信息渠道的多元化,顾客的选择越来越多,越来越挑剔;过去我们在电视上看广告,那个时候品牌方只需要在电视节目中插播洗脑广告,就可以让你记住品牌,而现在我们费尽心思,通过图文、视频、媒体、实体等各种花里花哨的形式,最终还没有办法留住顾客,可能上一秒我们即将成交的顾客,下一秒看到了手机里某个推送广告转身就走。

上面这些现象的产生,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获客渠道。一个客户的获取成本直线攀升,实体不得不做出调整。

获客成本居高不下,广告费越发高昂,客户量增长遭遇天花板等等这些困境,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竞争较为激烈的教育培训等行业。


实体教育三大难题


二、实体教育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1.获客方式

在过去的实体教育里,获客主要靠传单地推、广告宣传、校园合作、线下演出/活动等方式。16年开始,大批量的同质化教育机构开店,导致行业净毛利持续下降。当一个行业出现大量同质机构的时候,就是行业开始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

此时传播媒介逐渐多元化,比如发展自媒体,通过信息流广告收集线索表单,做公众号、抖音号、小红书等等。顾客的碎片化时间也越来越广泛,他们无处不在,分布在各大互联网平台,而机构为了获客也不得不去做这些改变,获客方式自然就变得多元化。我们被时代推着走,做着迫不得已的改变。


2.销售线索质量下降 转化率走低

有没有发现我们除了获客难之外,获取客户之后的维护也变得很难。以前的实体教育最多的就是语数英、数理化;小升初,初升高。而现在我们从胎儿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兴趣爱好到技能防身,各种各样的细分层出不穷,只是为了满足当下市场需求。

由于行业细分越来越复杂,客户的精准度也就低了、导致客户忠诚度下降,本来客户可能已经产生了消费决策,第二天可能会投奔另外一家机构。我们获取的客户线索难以跟踪,消费者的心似乎越来越难进了,直接导致了转化率的下降,每一条线索都弥足珍贵,不容浪费,教育机构的竞争可想而知。



3.用工成本+商业租金上升

大多数实体教育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占收入的50%以上,因为受转化率低的影响和整体租金的上涨影响,门店的成本也受到严峻的考验。


4.过度营销导致的用户流失

来之不易的客户资源,反复的推销介绍,可能对成交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随之带来的也是过度营销产生的弊端。随着营销的多样性,消费者的接受度随之升高,好像大家对营销手段烂熟于心,所以一旦有客户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而过度营销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客户的流失。


5.存量时代竞争愈发激烈

移动端国民的规模在11.3亿上下浮动,网民增长的空间有限,流量价格不断上涨,全民开启存量竞争的时代。这组数据说明什么?我们通过各种线上传播渠道去获客,实际是在抢客户,消费者只有这么多,不去你家就去他家。竞争如此激烈,对我们内容的输出、产品本身的质量,品牌口碑的塑造都是一种全新的考验。


三、实体教育数字化的必要性


1.竞争决定精细化运营

当你有足够优质的用户群体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裂变。

由于获客成本的增加,我们更加珍惜客户线索是没错的,但是反过来我们如果减少客户流失,在存量基础上找增量,让现有客户进行自行裂变和传播,效果会更优质、更高效。

想达到目的,一定是基于对顾客的了解,和价值的深度挖掘,对现有用户的分类运营、营销,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才能做到精细化运营。

比如我们门店的家长,ta的家庭成员、年龄、消费偏好等等,我们需要研究自己的顾客,给顾客贴几个标签,消费频次、金额、续费率、忠诚度、转介绍能力等等。贴了标签之后,根据标签去进行分门别类的营销,A类顾客需要特别维护,因为这20%的A类客户创造的利润几乎占我们门店利润的80%,在忠实顾客出现了不符合预判的行为之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去激励顾客回归,这就是系统工具带给我们的便捷。



2.老带新传播的契机

每一家机构都有或多或少的忠实粉丝,这些顾客能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远远不止业绩的贡献,更多的是社交资源的贡献;除了挖掘业绩价值,还需要挖掘顾客的人脉价值,让你的顾客带动他身边的资源,从而给你带来更多顾客。

每到机构招生的时候,利用共享股东系统,把家长们发展为自己的股东,这样家长既享受了课程,也可以为门店带新客户,新客户一旦成交,家长还可以拿分红。

这样一来,以分红激励的政策,鼓励家长自发的带客户,又不会消耗家长们的社交关系能量,又能低成本获得更多客户。并且在系统后台设置分红比例,还可以更加方便高效的管理这批共享股东。



共享股东系统


3.机构本身的品牌架构

绝大多数的机构是没有很重的品牌意识的。

一二线城市特别明显,品牌影响力强的机构就是会有高竞争力,而三四线城市的机构,规模和口碑是优势,品牌影响则更偏向地域化。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品牌认知呢?

当然是给客户不一样的体验。

现在的人越来越懒,消费偏好向懒人经济倾斜,那我们作为非主体消费(家长给孩子消费)的行业,只需要做到一个字“精”即可。精细化管理客户,精致的服务,精心细致地回访,这对家长来说都体现了机构的靠谱,越是能让家长省事、充满惊喜感的机构,复购和口碑裂变越是优质。要想做到高效的服务,互联网化是必然,利用系统解决店长做不完、不会做、做不好的事,让店长和老师更好的服务学生和家长,这是实体教育做差异化的重点。


业绩数据统计


4.跟消费者产生情感联络和互动交流

很多生意不错的门店/品牌,几乎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跟自己的顾客有互动和交流。比如微博、抖音、朋友圈,任何可以跟顾客交互起来,并让顾客产生表达欲望的场合,都有助于增加品牌在顾客心中的分量,提高替换成本,说白了就是顾客在你这不想走了,并且还愿意拉别的亲戚朋友过来,从而做到在存量基础上找增量。


总结

过去实体教育的获客方式简单直接,现在获客门槛越来越高,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以上的数字化途径,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进度不断升级,线下门店也不再只是单纯的依靠门店实现业绩,更大的意义是变成了触达消费者的媒介。

而对于更多的实体教育机构的考验,不是直接的业绩问题,当务之急应该是数字化经营转型,实现全场景化的经营,最终能够借助工具系统,集合数字分析、引导重大决策,从而达到降本增效、业绩增长的目的。


我是朱莉,

只说实话。



行业分析:实体教育的获客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