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向三星、Intel 看齐,有志成为 IDM 厂商,不过“太难了”
2010 - 2020,是华为高速发展、创造辉煌的十年。无论是电信业务还是智能手机业务,华为表现抢眼,占据了市场龙头地位,5G 手机产量全球第一。尤其是旗下海思麒麟芯片,进步神速,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政府的打压和封杀,谷歌 GMS 不能用,停供芯片设计软件,台积电不给代工芯片,一些国家拒绝华为参与 5G 网络建设。其中对华为打击最大的,莫过于没有芯片加工厂代工,这将使华为旗舰面临无芯可用。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华为能不能自己搞定呢?
最牛的答案便是:华为在芯片制造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打造全新的无美企芯片生产线,从而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从目前爆料的信息来看,华为招募芯片光刻工程师,再到华为光刻技术专利曝光。可见华为确实也是想要成为 IDM 芯片企业,成为一家集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于一体的芯片巨头。而目前全球 IDM 芯片巨头寥寥可数,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三星和英特尔。

不过最近,英特尔曝出了 7nm 产品被将推迟大约 6 - 12 个月,且不排除将芯片交给台积电生产,这让人大跌眼镜。作为半导体界的标杆,英特尔多年坚持自研自产的模式,生产最先进的芯片,获得高额利润。不过由于技术问题,到了 14nm 工艺阶段,英特尔进步缓慢,目前还苦苦挣扎在 10nm 制程上。
全球最强芯片巨头 7nm 工艺遭遇滑铁卢情况来看,一家芯片巨头想要在芯片设计、芯片制造领域都取得领先,需面临很多挑战,攻破许多技术难题。俗话说得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也是为何台积电可以在芯片代工制造领域,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以及市场地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台积电更加专注于芯片生产制造领域。反观英特尔的竞争对手 AMD,凭借和台积电的合作关系,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 7nm 的 X86 架构芯片,英特尔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不再风光,市场份额也逐渐失被蚕食。

有人注意到:英特尔在过去 15 年发展时间里,光研发投入就高达 1300 多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 9 千亿元。但即便如此,英特尔依旧还是在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方面遇到了瓶颈,让其芯片市场竞争力,趋于落后态势之中。有钱、有人才、有基础,同时还不会遭到 ASML 的光刻机断供,但即便如此,英特尔依旧不能够彻底的掌控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华为想要进一步建设芯片生产工厂,想要重走英特尔的道路,让华为也变成一家 IDM 芯片巨头,从而彻底解决华为在芯片制造领域所遭遇到困境。华为需要突破技术封锁,搞定全部技术环节,势必会面临无数挑战。不过,属于华为的时代,下一个十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