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信息茧房和推荐算法造成现在舆论环境越来越差的合理分析

2021-08-31 15:46 作者:小林家的女仆酱  | 我要投稿

原文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pRTMnIVmfaKSldfNUbYBJA

作者也是从事it行业的,因此对于推荐算法有着独到见解。所以我就不自己多做赘述,只摘录下重要的内容,与君分享。


说实话,「信息茧房」这个词虽然诞生的早,但这几年间出现的频率是越来越高。


就算你没吃过「信息茧房」的猪肉,总是见过它导致的后果:


互联网上的各个角落里,二元对立越来越多、情绪戾气越来越重,反而曾经的「正常」变的难得一见。


过去的上网冲浪,不是没有对线,我就在网上和别人因为观点不同而对线过,大家有理有据的对线,目的更多的为了说服对方。


可现在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大家的对线成了小团体的扣帽、站边、对喷。


而围绕的事情也不保熟,我们的想法观点往往会因为事件的反转、洗地、小作文征讨变得愈发善变。


这都怎么了,互联网何时变成了负面情绪的根据地?


如果真要深入讨论这个问题,把责任抛给信息过载的互联网现状固然没错,但底层的帮凶一定是纵容作恶的推荐算法。


我给大家盘一盘这个逻辑。


现在很多平台的推荐算法机制用的是信息流漏斗算法,内容创作者上传内容后,会先投放到一个小小的流量池(几百用户或者更多)里看看效果。


然后再根据我们平常的打开、点赞、评论、转发、完播、停留时长来提高这份内容的权重,进而投放到更大的流量池。


而被贴上标签的用户,会在池子里面对各种各样相近的内容和观点,看似获取的信息更垂直了,但不经意间就搭起了「茧房」的框架。


至于权重如何具体评判各个平台有不同的标准,但算法的目的很明确啊,就是为了让创作者和用户上头。


如何让人上头?


充满诱惑的多巴胺、起伏的情绪变化、不同群体的对立都是财富密码,内容创作者为了流量竭尽全力的向着财富密码努力。


要不然当年不会有咪蒙的爆款文章大行其道,微博不会有那么多打着名号卖狗肉的大 V。


反观用户,哪怕你是个游客,只是准备来逛逛没准备下场,可在越来越封闭的网络环境下,被「推荐」的是不断重复的声音,更不要说这个重复的过程中,还存在这主观判断、情绪附加、夸大扭曲。


一旦我们被动接收了这些消息,那就极有可能掉入「信息茧房」的怀抱。


茧房是什么地方,那是顺着你心意搭建起来的避风港,为了所谓的用户黏度,算法会把茧房做到愈发逼仄,容不下别的声音。


可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又是通透的,意见相左的人总会碰面。


不同「茧房」出来的人围绕这一个事件讨论,不理解的情绪被瞬间放大,更不要说还有煽风点火的人作梗,平台的纵容,一场全网大对线就这么发生了。


可真实世界哪里是只容得下一种声音,长久以往下,大家越来越暴躁,越来越累,粪坑可能不负盛名。



关于信息茧房和推荐算法造成现在舆论环境越来越差的合理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