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笔论政治正确使文艺作品与文娱产品的女性形象老化、丑化

2023-04-01 12:10 作者:白字散人  | 我要投稿

              随笔论政治正确使文艺作品与文娱产品的女性形象老化、丑化
       现今欧美的文艺作品与文娱产品如好莱坞电影与3A游戏中似乎出现了一个趋势,即女性形象的政治正确化,包括但不限于“黑化”、“老化”、“胖化”、“丑化”等。同时外媒也对许多作品中的美女形象进行批评。以上信息皆来自于越来越仇视欧美的国内网上舆论,也许不一定反应了真实情况,但我们目前也只能依据这些来进行讨论。
       对于这一现象,国内大多数网民的反应都是嘲讽,考虑到国内舆论总体偏右,偏社达,对于西方进步议题本来就大体持有反对态度,这并不稀奇。(有人认为大体上国外不极端的右派放在国内已经是温和左派了)此处建议对于这些议题应当尽可能剔除这些偏见去思考。
我对于这一情况的一个偶得之见是:我们对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其实是所有形象)本来就是物化的、消费的,尤其是在娱乐作品中。甚至可以说,那些电影、游戏中的俊男靓女形象,本来就被我们当作满足欲望的工具。归根到底,颜值这一属性本身就是利他的,就是给别人看着爽的,对颜值的要求,本来就是对人的物化。也就是所谓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凝视等等理论。
       因而作品中的政治正确对不对,实际上就是问我们对作品中人物的物化对不对。虚拟角色本身没有人权,本来就是物品,物化是正常的。出演虚拟形象的演员虽然是人,但在资本主义框架下一切职场人都是工具化的,演员拿了这个工资,在银幕上被物化也无可厚非。但从另一方面,不可否认,我们对这些虚拟形象的物化可能会形成习惯并被带到生活中,毕竟他们太像真人了,更不用说许多人本来就无法完全分开演员在银幕上的形象与演员真人。并且这些形象广为人知,具有很强的群众影响力与引导力。从这个角度考虑为了反对对人的物化而反对对虚拟形象的物化似乎又有了矫枉需过正和典型示范作用的理由。可又要考虑到,虚拟形象是工具,人有权用工具来服务自己,不许人物化工具损害了人的正常权益。
       至此我仍不知道这一政治正确是否正确,但这一问题已经由网友的嘲讽变成了反对物化虚拟形象对反对物化人的正面贡献与其对人使用物的正当权益的损害之间的利害对比了,从而这一问题可以去理性思考。

随笔论政治正确使文艺作品与文娱产品的女性形象老化、丑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