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百态|老板10年换了7个方向,现在来做电竞了

编者按:据报道,2019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达982.2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竞市场,而在这组数字背后,是一群鲜活的电竞人和有许多值得深挖的故事,让我们走进人民电竞系列专题——电竞百态。
出品|人民电竞
作者|张亿博
编辑|Kevin
笔者在上家公司做编辑时,曾短暂和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小王”当过同事。他在2010年年中离职,离开西安去了上海,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
而在有了朋友圈之后,小王一直十分活跃,每天少说有3~5条发布,内容涵盖了每一年最流行的产业或方向,大到产业布局,小到运营心得,完全是行业弄潮儿的存在。但,最奇怪的是,他分享的内容方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变动。
于是,笔者和这位老同事聊了一下,而小王这十年的工作经验简直是互联网风口的总结。以下内容以自述的形式呈现——
2010年~2013年,我在做页游运营
2010年的时候,我23岁,加入媒体公司做编辑,主要做页游发布信息的整合新闻。当时我的部门领导要求我把网上能查到的开服信息,整理好后发出来,每天至少30条。而我做了三个月后,发现网站的流量数据上并没有太大的增长,我每天看着数据也每天为以后离职做打算。当时我特别喜欢玩DOTA,希望能转入公司的DOTA组做竞技游戏的编辑,但希望未能落成。
离职后没几天,我在当时行业QQ群里看到上海一家公司在做页游开发,是我特别喜欢的三国题材的游戏,于是我投了简历。没想到聊的不错,我就起身前往上海,这时候我工资比之前高了三倍,工作内容是游戏市场推广。
那时候我的老板是个海归,时年27岁,湖南人,在英国威尔士硕士毕业后,带着餐馆里打工赚来的50万人民币开始创业。第二次创业的他,在做页游开发之前,做了团购项目,据说是最后把公司卖掉了赚了200万,才有实力开始研发页游。

老板看重的是我对页游媒体比较了解,公司人不多,算上我只有12个人,甚至美术都是其他公司在做。我主要工作就是联合运营一起策划一些页游的活动,然后去各大媒体网站上发布开服的公告,就这样,每个月流水可以做到一百多万,在过年的时候,老板给每个人发了一部苹果手机。当时的我感觉只要跟着老板加油干,就有肉吃。
那年,各大电竞解说视频、图文教程,导出都能看到另一款页游的推广,很多电竞的解说也靠这款游戏发了第一笔财。我就向老板建议,我们是否也可以请一些电竞明星做推广,而老板的意思是因为研发实力不够,自身的产品打磨的还不够好,页游的市场还很大,等下一款产品再说。于是整个公司都在等老板的规划,但何时才能做第二款产品只有老板才知道。
在2013年年中的时候,我们的页游月流水已经开始出现连续下降,服务器也从8个缩减到只剩1个。当时全公司都在集中精力确保这一个服务器的运营情况,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开了3-4个小号,陪着游戏里的两个“老板”玩,想尽一切办法支持自己的阵营去打国战,这俩“老板”成了我们全公司最后的“续命良药”。
这两个人每天多了冲一两万,少了充几千。后来我们嫌麻烦,直接把几个运营的账号等级在后台调成了变量函数,永远比这俩人等级多一级。差不多3个月后的9月份,其中一个“老板”很反常的没有上线,紧接着,没几天另外那个对立阵营的“老板”也没再玩了。
由于我们后续产品开发跟不上,运营无力,导致了用户流失。在2013年的11月,我们公司通告停止了运营,老板裁掉了除了我和技术之外的所有人,带着我们计划再次创业。
2014年~2015年,我在做手游媒体
这一次创业的方向是做手游媒体,老板留下我应该是因为我有媒体运营的经验,我的岗位从市场经理变成了主编。老板花了30万买了一个4位数字的域名,并告诉我们未来手游一定是个风口,而做手游媒体一定是可以赚钱的。
2014年年初,我们的网站上线了,虽然我是主编岗位,但还是被老板用成了推广员,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贴吧,百度知道里发小广告,结合市面上好玩的游戏,做攻略文章和破解相关教程,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并没有起色。

做的几个推广工作也是我们主动联系对方免费帮他们做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过一单付费的合作内容。老板就告诉我要多往外跑跑,要多认识点手游圈子的人。于是我几乎天天都在机场,北上南下一年飞了80多次,去参加各种手游的研发讨论会、产品、媒体发布会。
一年下来,车马费领了不少,我也认识了好多人,仿佛自己也是个媒体大咖,可实际上我心里明白,网站的流量每天连100都不到,就这100的点击估计都是自己人点出来的。
老板当然也没闲着,拿着媒体公司的PPT一直在跑投资,目标是希望我们做成手游届的17173。当然结果你也能想到,据说当时全网有1000多个手游媒体,我们并没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于是在这一场媒体大战中,我们又败了。
老板也开始寻找下一个风口。
2015年~2016年,我在做泛娱乐策划
2015年年初,手游媒体的项目看起来没啥进展的时候,我们找来了两个实习生做媒体的日常更新。老板则带着我们开始找下一个机会,但我们都知道,之前页游赚的钱已经不多了,如果再不找到投资,我们都得回家。就在这时候,老板说泛娱乐市场是个蓝海,我们要开始做这块的布局。
而我对这块完全不懂。我也曾劝过老板去做电竞媒体,当时现成的手游媒体的程序都可以用,无非就是改个方向,可老板并不同意,在他看来,手游媒体都融不到钱那电竞媒体怎么就能融到?做电竞也没意义。
2015年中的时候,老板通知我们说公司融到钱了,一个澳门的富豪投资了我们公司,而我们公司的方向开始全面转向泛娱乐相关的工作。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我才通过百度知道了原来泛娱乐就是做IP开发,当然我也不是很懂,但我的工作内容已经从主编转成了给很多网文写游戏开发的策划案。当时一个鬼吹灯的IP我们就写了RPG,FPS,MOBA,ACT等多种游戏策划案,我感觉那一年我每天都生活在幻想里,感觉我策划出的游戏,每个都可以是做到月流水过千万的大作。而老板开始每天都奔波于去认识更多的网文作者,希望能够签下IP开发的合同。

这大半年,最顺利的就是公司开总结会的时候,我拿出大量的策划案,老板和股东们都很高兴,虽然我也不知道我做这些有什么用,但是年底还是分了小十万,让我感觉这钱还蛮好赚的。
然而事与愿违,公司在2015年年末,又双转型了。
2016年~2017年,我在做VR项目开发
2016年,老板觉得我们的工作还不够潮流,让我们全部改成VR相关的游戏策划。我当时只在别人朋友圈里才知道VR的概念,于是硬着头皮开始做,甚至我当时都还没见过VR设备是什么。但就这样,之前的澳门老板竟然又追加了投资。
而我每天的工作,除了写VR游戏的策划之外,就是去海外网站上“偷”一些VR视频,然后整理起来,去把PPT做的特别精美。
为了能更直观的感受VR,我在淘宝上花了80块钱买了个纸盒VR,把手机塞里面就能看VR视频。看了一阵子之后,除了对成人向电影有印象之外,其他的也都看腻了。

但老板说这就是下一个风口。于是我又开始和之前做手游媒体时一样,参加各种VR大会,惊奇的发现好多之前做手游认识的朋友,也都开始做VR产业了。只不过我们都不知道VR这块到底要怎么做,该怎么赚钱,钱又该从哪里来。
这时候其实我有点厌倦自己的工作了,也特别怀念做页游知道该怎么做、该怎么去赚钱。于是我对自己的就开始不上心了,那时候每天就打打LOL和守望,老板说什么做什么就行。他让我去思考产业怎么做,这哪是我能想明白的问题?我跟他也干了好几年了,当时就等着老板把我开掉拿N+1的补偿款了(笑)。
2017年刚过完年,我拿到了年末的工资后,就给老板发了辞职信。当时计划北上找工作,不再做VR这个看起来很忽悠人的工作。但是老板拒绝了,他说下一个风口又双叒找到了。
2017年~2018年,我在做区块链
沟通了好几天后,老板答应给我加了工资让我留下。
我在回上海的路上,老板让我想下区块链该怎么做。这个词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之前认识的VR行业里的一些人朋友圈里经常发区块链和数字币之类的内容,我隔三差五就点开看看,但依然想不通我们这个公司这些年换了这么多方向,这次的区块链又该怎么做。
老板给公司里开动员会,这时候公司只剩下4个人了,而我们这4个是从做页游就留下来跟着老板混的。这些年公司虽然方向一直在变,但老板并没有在工资上亏待我们,虽然财务上偶尔会困难,不过我们上班也不打卡,都是靠着自觉在做事。
这次换的区块链对我们的技术来说,也是个新概念。他开始每天泡在相关论坛上学习,老板给的方向是要做一个交易市场。区块链时期我是做公众号,工作内容是把国内外最新最好玩的区块链相关内容整理起来发朋友圈,希望能吸引到一批对区块链感兴趣的用户,虽然我知道这也是无用的。
但,混呗。
结果不言而喻,区块链的产品前后开发了一年,没做出什么东西,反倒是把之前融资的钱花干净了,而新的融资迟迟跟不上,之前的公司就被破产清算了。
这次我们又换了个新公司的壳,区块链也被暂时搁置了,因为老板觉得区块链既然融不到钱又没什么产出,倒不如做点别的。是的,我们又双叒叕换方向了。
2018年~2019年,我在做MCN公司
2018年,老板有段时间经常泡在YY上打赏几个颜值主播。差不多是在那年3月,公司突然来了几个美女主播,去老板的办公室谈事。我被老板叫进去给我安排工作,老板说让我做新媒体运营工作,现在开始全力打造这几个主播相关的内容。
而这几个主播也被老板以股份为筹码签到了新做的公司,我除了负责新媒体业务之外,还被老板安排去一些主播的直播间里打赏,然后借机认识一些主播,希望能够建立合作。
做MCN的时候是非常开心的, 因为每天都会和不同的主播打交道,而且打赏的钱还可以走公司报销,只要我进直播间她们都会和我打招呼,一口一个哥哥叫的我心都要化了。那时候做的还算不错,我们签约的主播有13个,公司的流水也慢慢起来了,看着现金流让我回想起页游的那个时代。

只是在打年度的时候特别苦恼,老板在不断的找钱、借钱,希望能把年度榜单打下来,这样我们和平台分账的比例会提高,而且还能把公司的流水做大。
与此同时,老板给我下了很重的KPI,让我想办法把自家的主播打造成超级主播,他希望每个主播都可以每年能创造500万以上的流水,甚至这个想法也说服了我,让我觉得我们公司甚至是可以靠这个业务做上市的。
可由于公司的实力问题,我们的主播数量迟迟涨不上来,老板也把目标瞄准了秀场以外的战场,让我开始研究怎么把电竞类的主播签下来。
而这一次,成了我毕业工作这十年来第一次和电竞相关的工作。
2019年~2020年,我在做电竞
2019年年初,我们成功挖到几个电竞类的主播,他们的量级并不高,但在非主流的直播的平台之外还是有一些产出的。而公司的收入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靠秀场类的主播在给我们输血,我们却一直没法进到电竞主流的圈层里去,这些主播的观众看起来很多,但打赏的数据一直提不起来。
这时候我才发现电竞行业的主播原来这么难做。头部的主播几乎已经被签光了,而次级一些的主播,非常难以管理,动不动就要提出解约。
我一直都不敢问老板电竞这个赛道上有钱赚吗?我担心做一段时间后我们又要转型,我也很难给自己贴上电竞这个标签。
而且我越来越能感觉到,现在才开始做电竞有点太晚了,如果当年手游媒体项目失败的时候我们就扎准了电竞这个市场,也许会比现在好很多。

想想这十年,我跟着老板换了7个行业,页游、手游媒体、泛娱乐、VR、区块链、MCN和电竞,每一步都非常精准的踩在了风口上,而我也非常期待我们公司能成为那头被吹起来的猪,但实际上我每天都在希望和失望中徘徊。
我也理解老板的无奈和创业的艰辛,因此我打算今年过完之后,如果再没什么起色,就辞职去找个新的工作。
说起来,最近老板在弄上海一个电竞园区开发的项目,在我做的PPT上,赫然的写上了主播培训中心几个大字,意思是我以后兴许还能当个老师?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名字均为化名。图片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