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国有大行 6 月 8 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释放了什么信号?将带来哪些影响?
多家国有大行 6 月 8 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释放了什么信号?将带来哪些影响?
近日,多家国有大行宣布从 6 月 8 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 5 个基点,部分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 10-15 个基点。这是继去年 9 月以来,大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此举释放了什么信号?将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这反映了市场利率的下行趋势。由于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央行通过降准、降息、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释放流动性,导致市场利率水平整体走低。据澎湃新闻报道,截至 6 月 7 日,1 年期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 3.8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30 个基点;1 年期 MLF 利率为 2.9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20 个基点;1 年期 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 2.1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56.5 个基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的存款利率也难以维持在较高水平。
其次,这反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管理需求。由于金融机构过多、竞争加剧、存款定期化加剧等因素,导致银行的负债成本上升,对银行的净息差和盈利能力造成压力。因此,银行有动力通过下调存款利率来降低负债成本,提升息差水平和盈利空间。据腾讯新闻报道,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测算,假设定价受控定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在10%至25%之间,定期存款利率降幅在10个基点至15个基点之间,则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将改善国有行、股份行综合负债成本0.79个基点至2.96个基点,提振国有行、股份行息差0.71个基点至2.66个基点。
最后,这反映了监管层的引导和政策意图。近年来,监管层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合规经营、内控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检查,同时要求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经济、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为此,监管层通过自律机制、EPA(有效净值加权平均)等方式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并鼓励银行将存款利率挂钩 LPR 和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化利率。据搜狐报道,今年 5 月,全国自律机制下调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引导对公活期成本下降。此次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也是顺应了监管层的引导和政策意图。

那么,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将带来哪些影响呢?一方面,对于储户来说,存款收益将进一步降低,可能会刺激储户转向其他收益率较高的金融产品,如理财产品、基金产品、股票等,从而增加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和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利率下调将有助于降低负债成本,提升息差水平和盈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贷款利率,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此外,对于整个金融市场来说,存款利率下调也可能为 LPR 下调打开窗口,进一步推动市场利率的下行。
总之,大行下调存款利率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一个有利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过程。对于储户、银行和金融市场来说,都需要适应这一变化,并把握其中的机遇和挑战。
友情提示:以上观点仅做为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