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国策》中译本一些翻译问题的解释
我接触塞尔柱帝国宰相尼扎姆·穆勒克的著作《治国策(Siyasat-nama)》的时间很早,关于此书中译本中的一些问题,也有豆友所指出,我基本与他保持同一态度。但今天心血来潮,翻阅了一下《治国策》英译本,发现了一段奇怪的译文,因此想分析一下究竟是译者的问题还是英译本作者的问题。

这段位于中译本第三章16段(《治国策》商务印书馆版本2011年版):
……哈里发的话对伊斯迈尔产生了影响,他决意反对阿蒙。他召集了他的所有部队,渡河来到阿姆河[南]岸,用鞭梢清点了部队的人数。他的部队共计一万骑兵,其中大多数人只有木制的马镫。十人之中有一人没有盾牌,二十人之中有一人没有铠甲,五十人之中有一人没有长矛。由于缺少坐骑,有的人正在把自己的铠甲绑在鞍带上。然后,他率军离开阿模尔城,前往巴尔赫。

豆友说他在网上找到的1960年英译本的原文是2000骑兵,one in two had a shield, out of twenty men one had a coat of mail, and of every fifty men one had a lance

8起初,我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因为我觉得这个描写太无厘头了些。通常这种描述肯定是为了烘托己方的弱小以反衬己方的英勇、将帅的用命,按道理应该是10个人里只有1个有盾之类的。什么“10个人里有9个有盾牌、20个人里19个人有铠甲”这种没有营养的话听着就很搞笑,但是我找到的的英译本《The Book of Government or Rules for Kings》(2002年第三版)也是在第三章16段:
……The caliph’s words had their effect on Isma‘il. He firmly resolved to oppose ‘Amr ibn Laith. He gathered all the forces he had, and having crossed to this [south] side of the Oxus, he counted them with the tip of his whip. They amounted to 10,000 horsemen, most of whom had only wooden stirrups; one in ten had no shield, one in twenty had no coat of mail, and one in fifty had no lance; and there were men who, for lack of a mount, were carrying their coats of mail themselves, tied on to saddle-straps. Then he moved off from Amuy [Amul] and came to the city of Balkh.

而且我搜索全文,有2000这个数字的地方都是和金钱有关。这样看来似乎并不是中译者蓝琪老师的问题,那么有以下几种可能:
1. 我找到的英译本有印刷错字问题,但是可能性不大,这种epub一般是出版社放出的电子书,不至于在这些地方出糗。
2. 豆友找到的英译本有问题,可能是早年译本的错误后来修订了;或者字迹模糊看错了;
3. 豆友找错书了
我本人认为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最大。本书英译本初版于1960年,1978年第二版,而商务所谓的1978年本应该指的就是第二版;而2002年又新增了第三版,在这过程中英译者对这一段进行过修正也有着很大的可能。可惜的是我并不能找到1960年的版本,不然会更有说服力些。
在此,就这段记载而言,我需要对蓝琪老师道歉。在没有自己亲自寻找史料的情况下贸然相信了这一说法,并在当时发表了比较激烈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