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传统的还可以如此潮酷,这电影新思路值得一赞
不知道大家多久没有去看戏曲呢?确实,随着现代娱乐节目的多元化,再加上大家在工作、生活上的忙碌感,传统戏曲已经难以满足大家对于娱乐休闲项目的追求。
尤其是孩子们,甚至是青年们,对于戏曲来说都是“只闻其声,而不会看其影”。毕竟在戏曲里,“之乎者也”的言词比较多,如果没有字幕的话,很多年轻人或许是难以听懂。还有在舞台上,由于场景、服装等需要切换,如此过渡的时间较多,也会令内心烦躁的年轻人们等不来。
然而对于粤剧来说,现代的小孩从小就沉浸在全国语教育环境下,老师和孩子之间、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基本都是国语,回家了,家长也被迫和孩子说国语而不是讲粤语。如此一来,现代的孩子还怎么听得懂粤剧呢?

但无论如何,传统的文化不应该被人逐渐遗忘。尤其是当年红红火火的粤剧表演,虽然故事都是那么的耳熟能详,但在戏子们有板有眼的动作功底和高难度的唱法之下,总会令观众们感觉津津乐道,散场时都是意犹未尽的。
但是,如今有多少年轻人会去看粤剧的呢?这个问题无需回答,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
其实,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的支持和传承,是需要一定的改革和变化的。

因此,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脱变而来,其在保留传统粤剧的内核之下,融入了极其丰富的现代科技元素。炫酷的特效、通俗易懂的唱法、美轮美奂的服饰与场景等等,将戏曲与电影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令人大开眼界!

从整部粤剧电影的营造来看,我们能感受到剧组们在改革创意上的努力。
电影一开始,超美的场景便折服了大家眼球感,湖面水雾弥漫,远处青山叠影,有小桥流水,更有荷花莲叶。整个场景虚实相间,在烟雨朦胧中尽显国画般的唯美感。

开场不仅能令人在视觉上赏心悦目,听觉上也是清耳悦心的。很明显,第一首曲子颇有流行曲的唱法,而第二首曲子相信孩子们一听到就喜欢,因为颇有童谣的味道。
整体来说,这次《白蛇传·情》在粤剧的传统唱法下稍微融入了现代曲的味道,让粤剧曲子听起来并不是那么的文绉绉,给观众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年轻一代人也能静心的去欣赏一下粤剧唱法里所带来的韵味。

其实粤剧是一种戏曲,其并不是唱一首流行曲那么简单。用粤剧的方式来展现一个故事,就必须将“唱、念、做、打”融合起来,需要极高的整体性,才能将粤剧演绎好。
毋庸置疑,在电影里,各位戏子的演绎都是尽善尽美的,完全没有任何能挑剔的地方。这可是演员们自身功底的一种表演,但如果导演能再大胆一点,选用更为年轻的演员,而在演绎上也能达到如此的高度,相信更能让年轻一代的观众感叹:原来粤剧也能如此年轻化!

另外,在《白蛇传·情》里还分了几个折,这是粤剧传统的做法。在舞台上一个折的结束,戏子们或许需要到后台换装,而舞台场景或许也需要更换,这个时候也是让观众们稍作休息的一个小时段。其实看电影,观众是无需稍作休息的,而且《白蛇传·情》的整体节奏不算过慢,连着看下去还是挺好的。因此,每个折的展示,未免会令人感觉“有点多余”了。
这里建议每个折的展现能更优化一点,例如是让黑底白字改变为水墨画背景,动态毛笔字的效果,这样看起来会更有感觉。

《白蛇传·情》用电影的手法来展现粤剧的魅力,可比传统戏曲的舞台更具视觉上的优势。尤其是水漫金山这一段特效,相信电影最大的成本也用在这里,整体特效感可不输不少灾难片哦。
而如此炫酷的特效,也是一般戏曲舞台的场景难以营造出来了,或许能在背景后的荧幕展现,但还是无法做到电影荧幕中的沉浸感。因此,《白蛇传·情》这次可是在传统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让经典的故事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也能让年轻一代更愿意去了解粤剧文化的精粹。
作为戏曲,粤剧本来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其“唱、念、做、打”都非常有讲究。粤剧用新文化、新科技的方式去突破,或许未必是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粤剧文化,而是要更多年轻人去懂得欣赏粤剧艺术。

凑巧的是,在《白蛇传·情》上映不久后,动画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也随之上映,两部电影恰好就是前后呼应的。相信年轻一代如果能把两部电影都去欣赏完,就会感觉两者之间的连贯性,挺奇妙的。
这也是传统艺术经过用心改编的魅力所在,就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以传统为背景,以崭新带来不一样的视角,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很不错的。又例如《你好,李焕英》的成功,舞台剧不一定在舞台上才能发热发亮,在电影荧幕上更能深入人心。
从口碑来看,《白蛇传·情》是已经非常成功了,那么后续还能继续推出下一部佳作么?会否能有“青蛇传”呢?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