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制造业迁移刚刚开始,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离开中国

2023-06-16 14:03 作者:创业e点点  | 我要投稿

此文为小e的第49篇原创文章,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将生产基地迁移至海外,我们引以为傲的制造业正在面临着巨大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则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3723.7亿元,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7.0%。


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内的经济命脉。随着房屋租金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工厂搬到了东南亚地区。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将自己的流水线搬到人口大国印度,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将工厂搬到了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区。虽然这些企业的外迁并没有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太大的影响,但这只是刚刚开始。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因为环保、本土工人成本等原因迫切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承接本国低端制造业的国家。拥有大量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的,巴西、印度、中国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迅速吸引了这些发达国家的注意。凭借着各方优惠政策和国内产业经济的改制,中国成为了最符合承接西方制造业的国家之一。再加上当时中美关系正值蜜月期,众多美国企业率先来到中国投资建厂。自此,奠定了中国制造的基石。


反观当下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是不是像极了当初的我们 虽然现在他们的产业不够完善,人员技术水平相对降低,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些国家,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毕竟对于低端制造业来说,设备和原材料的价格几乎都是透明的,唯一能够挤出利润的地方,也只剩下人工成本。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用工成本正在不断攀升。相比之下,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大概只有我国的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随着最近几年,全球经济逐渐分散。西方发达国家也正在重新建立自己的基础制造业。美国“重振制造业计划”,使台积电、福耀集团赴美建厂;英国《工业2025》也将制造业作为重要的发展对象;德国提出的“工业4.0”,更是让世界看到了老牌制造业强国与新兴互联网科技融合的美好前景。除此之外,欧洲小国也开始发力轻工业,试图利用物流优势来与义乌的小商品一决胜负。


所以说,制造业外移既有我国自身发展原因,也有国际局势的因素。想想当年 大英帝国,曾经是“世界工厂”,美利坚合众国,也曾经是“世界工厂”,日本、德国曾经都做过世界工业的中转站,现在,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为什么全球的产业链不能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下去?

虽然这样的转移,一定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一定的影响。但这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我们不可能一直将这些低端制造业留在中国,也不可能持续霸占世界工厂的位置。看看现在我国制造业工人的收入,再看看各类销售和快递员的收入,产业工人之所以不受年轻人待见的原因显而易见。


虽然说,最近几年智能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对于利润微薄的低端制造业来说,这种工业进程现阶段基本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就算他们投入几百万构建出一套智能化工业流程,但他们生产的商品,真的能够比东南亚国家更便宜吗?虽然现在很多媒体在卖力吹捧,制造业外迁对中国影响不大,但他们好像都忘记了,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盲目乐观往往伴随着盲目自大,世界格局并没有我们想想的那么简单,中国想要代替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认清形式,正视差距,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


制造业迁移刚刚开始,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离开中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