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的族谱被叫做什么?
在古代,族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宋朝以后,无论是谁都可以编修家谱,因为族谱算是一种特殊的文献,是记载着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不过做在宋朝以前大部分都是名门望族以及皇家才会编写,那么皇家的族谱被叫做什么?你知道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根据世代的沿袭,皇家的族谱统称为玉牒,这个玉牒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记载历朝历代的帝王以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的,另外玉牒族谱从唐朝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宋代每十年一修,由此可见对于这个玉牒是非常重视了,并且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玉牒在清代是分为满、汉两种文本的,是从顺治十三年(1656年)题准,每十年编续一次,在清代一共编写了26次。虽然历朝历代都编修过玉牒,但是到如今唯一完整系统地保存下来的皇家族谱就只有清代的玉牒了,现存的玉牒大概有1070册,记载翔实、装帧华丽。
一般玉牒所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封爵、授职、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妻妾姓氏及岳父姓名、职衔等。皇帝则另加被立为皇太子的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生母姓氏及徽号、后妃晋封等。总之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在几千年的朝代更替中,玉牒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历史上人口的资料非常混乱,且小系统,谈不上全面,所以在历史学家眼中,清代的玉牒是非常独特且珍贵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