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实现 1.2:数组栈(C++版)

数据结构实现 1.2:数组栈(C++版)
1. 概念及基本框架
2. 基本操作程序实现
2.1 入栈操作
2.2 出栈操作
2.3 查找操作
2.4 其他操作
3. 算法复杂度分析
3.1 入栈操作
3.2 出栈操作
3.3 查找操作
4. 完整代码
1. 概念及基本框架
栈 可以看做一种特殊的 数组 ,所以我使用第一节实现的 动态数组 来实现栈这种数据结构。当然,栈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因为该栈是通过动态数组实现的,所以称之为 数组栈 。

栈的结构如上图所示,可知栈的基本特性如下:
1.栈 有 栈顶 和 栈底 两端。
2.入栈 和 出栈 操作只能从 栈顶 进行。
3.后 入栈 的先 出栈 ,即 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LIFO 。
还有一个隐含特性,栈可以自行 扩容(缩容),而不需要用户关心,很显然,动态数组已经满足了这个要求。
由此可见,栈的操作并不多,我使用了一个由 纯虚函数 构成的 抽象类 作为一个接口来定义这些操作。具体代码如下:
下面只需要通过继承 抽象类,并且重写 纯虚函数 ,就可以完成 数组栈 的实现。数组栈类的框架如下:
这个类内部定义一个动态数组类对象,为了保护数据,把它放在 private 部分,构造函数 ArrayStack 底层调用的就是 Array 的构造函数。用户在构造函数中也可以指定栈的大小。(默认是10)为了兼容更多类型,这里使用了泛型的概念。
2. 基本操作程序实现
2.1 入栈操作
入栈操作使用了动态数组的增加最后一个元素的操作来实现。这里动态数组内部已经提供了扩容操作。
2.2 出栈操作
出栈操作使用了动态数组的删除最后一个元素的操作来实现。这里动态数组内部已经提供了缩容操作。
2.3 查找操作
因为栈只能获得栈顶元素,所以这里的查找操作也非常简单。
2.4 其他操作
3. 算法复杂度分析
3.1 入栈操作

最坏复杂度 O(1+n) 中第一个 1 是指元素移动操作,第二个 n 是指动态数组中的 resize 函数,以下同理。
入栈可能会引发扩容操作,平均而言,每增加 n 个元素,会扩展一次,会发生 n 个元素的移动,所以平均下来是 O(1) 。
3.2 出栈操作

3.3 查找操作

总体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栈操作都是 O(1) 级别的时间复杂度。
注:这里并没有改的操作,如果更改,需要先出栈,再入栈。
4. 完整代码
动态数组类 代码:
抽象类 接口代码:
数组栈 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