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88)

2023-02-26 12:00 作者:东爸的NERF  | 我要投稿


【图片 2.2-06】 雷霆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1年所属于旋风系列的雷霆,为NERF历史上最早的采用弹匣式载弹的电动飞轮式发射器。

  截止2022年9月,雷霆是NERF历史上第一款全自动发射器,也是第一款使用加速扳机的发射器。

  雷霆采用弹匣式载弹,载弹量20发,发射旋风碟弹,全自动发射,全自动推杆式供弹,采用6节2号电池驱动。

  关于雷霆的飞轮模式的杂谈与简介,请参考后文。

  雷霆采用全自动推杆式供弹,推杆推动软弹的动力由电机提供,看起来与后世的全自动推杆式发射器无疑,但从内构我们可以看出雷霆的全自动推杆与后世的发射器之间的显著差距。

  雷霆的全自动推杆的齿轮组位于后上方,这导致推杆需要跨过电池盒和扳机组之后才能接触到碟弹,而为了碟弹被推入飞轮之间,推杆的长度除了两者之外还要加上一个弹匣仓的长度,最终,雷霆有了NERF历史上最长的推杆。诚然,这是有原因的。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师要为雷霆设计一个卡弹处理开关,碟弹发射器所发射的旋风碟弹是一种奇特的发射物,他无法使用卡弹处理仓来处理卡弹,纵然是电动飞轮式发射器,设计师也要如同手动一样,为雷霆设计一个推动式的卡弹处理开关。问题就出现在这里,雷霆的扳机上方的空间,足够使得设计师在此装下一个全自动推杆,但如此一来,卡弹处理开关的位置就成了问题,而且在扳机上方安装一个全自动推杆的前提下,设计师甚至无法再不加高发射器的前提下安装一个卡弹处理开关。如此看来,设计师只能将推杆设计于电池仓之后,卡弹处理开关设计于扳机之上。

  雷霆的射速奇慢,甚至有每秒1.5发的说法,诚然,这是可以理解的。首先,雷霆的推杆自重过大是一个原因。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雷霆的发射物。雷霆的发射物是一个圆盘,这使得其只会以对称的两点接触飞轮,无法如同柱状软弹那样,接触面是一个长条。这使得碟弹无法如同柱状软弹那样,推杆只需要将软弹推入飞轮仓一定距离,飞轮既可以抓住软弹为其加速,并且软弹并且软弹被加速的同时能够前进继续被飞轮抓住加速。而只有点接触的碟弹就必须被推杆推出足够的距离,足够到能使得点接触到飞轮才行。运用到实际当中,雷霆推杆就必须将碟弹完全的推入飞轮仓才行,这使得起前进距离超过任何全自动推杆发射器,比弹匣口的直径还要长。这种长度使得雷霆的全自动推杆组的转子奇大无比,这使得本就被减速齿轮组放缓的转速被进一步降低。最终,造成了雷霆奇慢的射速。诚然,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雷霆全自动推杆组的扭转力,也就是提高推动碟弹的推力。

  雷霆的卡弹处理开关位于导轨后方,与手动弹匣式碟弹发射器不同,在清理雷霆的卡弹之前,需要先将弹匣拔出,随后前推卡弹处理开关,卡住的碟弹从弹匣口落出。

  雷霆的加速扳机是这把发射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设计,没有之一。虽然从发射器来看,设计加速扳机的初衷是因为理论中设计开关的位置要设计旋风系列特色的卸弹匣开关,但却意外成就了一个经典。设计于扳机下方的加速扳机使得玩家操作更简单,只需中指按压既可以便捷的启动飞轮,而发生卡弹时也可以比搬动开关更快速的停止通电避免飞轮电机烧毁。

【图片 2.2-07】 老夜光 (RAYVEN CS-18· 夜光发射器· N-STRIKE·2012)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2年所属于经典系列的老夜光,与童年所属于精英系列的冰雹火(Hail-Fire·超火力发射器·N-STRIKE ELITE·2012),为NERF历史上最早的采用弹匣式载弹的发射精英弹的电动飞轮式发射器。

  夜光采用弹匣式载弹,载弹量18发,发射夜光外置沾粘弹,半自动发射,半自动推杆式供弹,采用4节5号电池驱动。

  夜光继承了雷霆的先进的加速扳机设计,这为发射器带来了更好的把玩体验。无托式的造型使得发射器在获得了足够长的尾托和内管同时,还能保持紧凑的身材。能完成这种设计,最根源在于电动飞轮这种简洁的结构,使得将弹匣置于手柄后方也可以完成正常的并有一定射程的发射。

  截止2022年9月,老夜光为笔者查证到的最早的应用飞轮刹车技术的发射器。这是一种意义重大的保护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幼童的手指被高速旋转的飞轮所伤。应用这种技术的发射器,在没有松开加速扳机的前提下,打开卡弹处理仓或是卸下弹匣时,飞轮可以比松开加速扳机时更快的恢复静止。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笔者最初认为这种刹车技术仅仅存在于竞争者、超越和极光系列这些高性能发射器之上。直至笔者发现手中出了U2(TOW·二号发射器·ULTRA·2020)和士兵76(Soldier 76·士兵76发射器·OVERWATCH·2019)之外,白蜂刺(RayvenFire·N-STRIKE ELITE·2017)和变革者(Revoltinator·ZOMBIE STRIKE·2019)也有飞轮刹车,随后在查阅资料后,笔者发现,至迟于2012年发表的老夜光上,NERF设计师已经设计了飞轮刹车。

  而有趣的事,笔者手上仅有的6把电动飞轮式发射器的飞轮刹车出现了不同的功能。U2是最简单的,由于只有一个卡弹处理仓,所以当卡弹处理昂打开时会触发飞轮刹车,而且不止再按下加速扳机的前提下打开卡弹处理仓会触发刹车,在松开加速扳机后立刻打开卡弹处理仓,也会触发刹车。但同样是弹轮式载弹的发射器,发表于2016年,所属于外来威胁系列的獠牙(INCISOR·ALIEN MENACE·2016)则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情况。在同样将飞轮转速加速至最大化的前提下,对比松开加速扳机和打开卡弹处理仓,我们可以发现,松开加速扳机可以使得飞轮更快的停止转动,是的,獠牙极有可能设计了与加速扳机联动的飞轮刹车。相对于前两者,白蜂刺的飞轮刹车的功能显得中规中矩。在玩家拔出弹匣或是打开卡弹处理仓时,会触发飞轮刹车。而当玩家再松开加速扳机后立刻拔出弹匣或是打开卡弹处理仓,同样会触发飞轮刹车。变革者,又出现不同的情况。变革者只有卡弹处理仓有飞轮刹车,卸弹匣不会触发刹车。并且变革者在松开加速扳机后立刻打开卡弹处理仓的情况下,并不会触发飞轮刹车。士兵76很符合笔者的期待,打开卡弹出处理仓时,会触发飞轮刹车。但笔者没想到的是,打开装弹口,除了会触发飞轮刹车以外,全自动传送带的电机也会刹车。而最后的刀翼(Sabrewing Motorized Bow·Minecraft·2022)是最奇葩的。他没有飞轮刹车,无论是卡弹处理仓,还是拔出弹匣都没有飞轮刹车。诚然,刀翼的卡弹处理仓没有与任何电路元件联动。而常规发射器上用于识别弹匣是否插入的微动,同时也是理论上激活飞轮刹车的微动,在刀翼上,被设计师与常规发射器上的加速扳机微动合而为一,这个设计使得刀翼无法在未插入弹匣的前提下拉动弓弦,同时在拉动弓弦下拔出弹匣也会保持插入状态而被按下的状态。这种设计使得刀翼无法实现通过微动的开启或关闭来实现对飞轮刹车的激活。

  出现这些不同情况,笔者认为可能与发射器的卡弹处理仓所处的位置有关。U2设计卡弹处理仓的飞轮刹车,是因为其卡弹处理仓所处位置正对飞轮之间,没有飞轮刹车的话,极有可能造成严重伤害事故。獠牙的卡弹处理仓位置位于弹轮与飞轮之间的下方,同时由于外观限制,儿童很难将手指深入飞轮仓之间,所以其没有与卡弹处理仓联动的飞轮刹车。而獠牙设计于扳机联动的飞轮刹车,是因为其因为设计缺陷,极易发生卡弹,为了避免卡弹造成的电机损坏,所以设计师设计了与加速扳机联动的飞轮刹车,这使得獠牙在发生卡弹时,能够快速的使得飞轮停转。白蜂刺脱胎于老夜光,两者使用完全一致的模具与设计,而老夜光是已知最早的应用飞轮刹车技术的电动飞轮式发射器,所以其弹匣和卡弹处理仓都采用了飞轮刹车联动设计是可以理解的,因当时经验不足,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而变革者只在卡弹处理仓上设计了飞轮刹车,笔者认为是因为设计师发现,NERF的发射器弹匣井非常长,儿童的手指不足以通过此处接触到飞轮,所以设计师取消了与弹匣联动的飞轮刹车。士兵76的全自动传送带的电机也会刹车的原因,在于在发射时传送带也会快速旋转,有致伤风险。而刀翼的情况更为特殊,由于发射器的造型原因,无论是卡弹处理仓还是弹匣井,除非玩家是指猴,否则根本无法接触到飞轮,这别说是设计飞轮刹车,就是卡弹处理仓微动都取消了。

  综上所述,设计师是会根据没把发射器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飞轮刹车,甚至微动的。

  飞轮刹车是一项复杂的技术,NERF吧的一位电动改造专家叙述了这种技术的原理:

  “电机负极接电池负极,电机正极接开关中间,电池正极接开关一个脚,电池负极接开关另一个脚。

  开关按下的时候电机正极接通电池正极开始转,开关松开的时候电机正极接到了电池负极,因为电机负极也是接电池负极的,等于电机正负极接到一起了,然后转动会生成反向电流刹车,实际就是把飞轮动能转成电机发热来停止飞轮。坏处是开关容易打火,可能容易坏,需要经常换,另外电机发热厉害。”

  顺带一提,最后的损坏部分指的是改造发射器,NERF原装发射器在刹车时产生的打火和发热是在发射器的接受范围之内的,并不会损坏发射器。

【图片 2.2-08】 冰雹火

  冰雹火采用弹匣式载弹,载弹量24发,发射精英弹,冰雹火原装附带4个6发弹匣,但最多可以装载8个弹匣,半自动发射,半自动推杆式供弹,采用4节5号电池驱动。

  关于冰雹火的半自动推杆的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后文。

  冰雹火在发表时被宣传为是NERF历史上载弹量最大的发射器,最大载弹量144发的他即使在今天不及官方载弹量200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MXVIII-20K·RIVAL·2018)和官方载弹量800的神话,但截止2022年9月,其依然是无可能争议的载弹量最高的柱状软弹发射器。

  诚然,144发也并非是冰雹火的极限,理论上使用经典系列的弹匣连接器将两个经典系列的18发连接在一起的话,冰雹火的理论最大载弹量为288发。

  冰雹火的弹匣井采用模块样式,玩家可以装入任何模块化的弹匣和弹鼓,玩家可以装入8个夜光弹匣、4个18发弹鼓、4个25发弹鼓或是4个35发弹鼓。诚然,对于冰雹火来说,使用夜光弹匣或是弹鼓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冰雹火的的弹匣采用弹轮式排布,事实上他的旋转装置与其他弹轮式发射器一样,均为棘轮结构,而且由于采用弹匣式旋转的原因,冰雹火的棘轮并非横置而是竖置,这使得起更为脆弱,尤其是在我们装入大量18发弹匣或是弹鼓的前提下,极易使得冰雹火的弹轮旋转装置损坏。诚然,即使不损坏,也会对旋转造成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冰雹火是历史上唯二的可以通过机械结构切换弹匣的发射器之一,另一把为2021年发表的所属于极光系列的天择(SELECT·天择发射器·ULTRA·2021)

  当然,作为一个实际拥有过冰雹火的玩家来说,笔者并不认为冰雹火的这种高载弹量是一个优秀的设计。首先这种高载弹量使得发射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因为冰雹火为半自动发射器,连续用同一个手指扣动扳机可以说一种酷刑,而是用其他手指交替则会使得持握变的苦难无比。同时在使用普通电池的情况下连续发射极易出现飞轮转速衰减而导致的卡弹,这使得玩家需要将扣扳机的频率控制在一定的数值上,不能过快,这让我们玩起来非常有拘束感。

  可能正是因为这两项弊端,时至今日,NERF都没有在推出类似的发射器。

【图片 2.2-09】精E (RAPIDSTRIKE CS-18· 超凡CS-18发射器 ·N-STRIKE ELITE ·2013)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3年所属于精英系列的精E,为NERF历史上第一款发射柱状软弹的全自动弹匣式载弹的电动飞轮式发射器。

  精E采用弹匣式载弹,载弹量18发,发射精英弹,全自动发射,全自动推杆式供弹,采用4节2号电池驱动。

  精E可以认为是老E的升级版,诚然,两者除了均采用18发弹匣和全自动发射以外,只有均采用提拔设计的一个共同点。

  精E综合了之前的电动飞轮式发射器的成功设计,集结了加速扳机、全自动推杆、竖置双飞轮。

  相较于前者,精E的飞轮做了一定的改变。根据资料网站的说法,其转速为二段式设计,在扣动加速扳机时,飞轮会先以较慢的速度旋转,而扣动主板机后,飞轮才回全速旋转。从理论上来讲这种设计使得飞轮可以更好地避免因为射速过快导致的飞轮转速衰减问题,同时也可以再一定程度上节电。

  精E的全自动供弹结构源自旋风系列的雷霆,并且做了很大的改善,主要的改变是缩短推杆的长度,缩短推杆的行进距离,这两点成功的缩小了推动推杆的转轮的大小,并简化了减速齿轮组,使得整个推杆组体积更小。这些改变使得精E的射速相较于雷霆有所提高,大约1秒2.5发-3发。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88)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