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之后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看似不合理的表面,背后一定是最合理的解释】
之前一篇文章写了关于蛋壳“破碎”后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结果。看到网上的舆论风向都是口诛笔伐,这次我想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如果抛开道德和底线,你再去看待这件事情,或许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光景。
其实蛋壳这个就是玩资金池,类似庞氏骗局,并且还增加了ABS、租金贷、风投、上市圈钱那一套,可以说是比较综合。这一套逻辑,主要还是OFO开了一个好头,当初也是沸沸扬扬,最后不也是不了了之。这种模式牵涉众多,真要按部就班处理,里面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也不是说处理就处理的。所以我这里预测,这件事情最后最好的情况就是租客+房东,50%+50%;差一点的情况是租客100%。并且还有一点,欠微众银行的钱大概率是还的,不还钱就会上征信,可以看到现在有一些说法是居委会说租金贷可以不用还了,这个显然没有那么有说服力,反正现在不还也不会上征信,要等到明年了,你觉得还要不要还?
言归正传,回到下一个风口。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可以套用这些模式的商业就可以了。那么什么模式可以呢?其实大部分的商业都可以套用这种模式。除了正经做实业除外,因为若是普遍都是采取这种模式,按照正常经营操作是不可能超过的。
我们举个例子,芯片开发,若是按照正常经营,那么就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来投入到实体中,那么结果呢,大致可以有3中,(1)研发成功,销售良好。(2)研发成功,人才和成果都被别人企业高价挖走,前期投入泡汤。(3)研发失败,前期大量投入泡汤。可以看到按照正常模式,可以有3种结果,但是其中只有1种是令人结果满意的。所以问题来了,要怎么样走另外2种道路,并且把钱挣了。这里是不是就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间,是不是可以用上一点套路了,什么ABS,设备融资租赁,政策利好,风投,上市。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包装,如果把投入实体的资金,改变一下思路到包装上,是不是可以更好地达到目的。
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很嫌弃这种模式,不就是骗子模式吗?确实,不能否认,但是赚钱可能就是要放下道德和底线,毕竟你是要赚钱。之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参观了很多科技类公司,也接触了一些创业者。其中一个普遍说的就是,XXX上市公司的老板是我朋友,我们都认识的,当时一起在外企打工的,他们那个产品也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原理都是成熟的,没什么创新。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他是在恰柠檬,但是事实往往就是他说的那样。
包装一定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这个模式中,可能是占了非常大的地位的。你每天打开APP,恨不得马上关掉的广告,别人企业可能就是在这上面投入了上千万。你可能会说,这个广告也没人看,为什么还要花上千万去投放呢?这个我们就下次有空再聊了。
赚钱一直都不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别人也没有义务帮你搞定租房子这件事情。从道德的角度,蛋壳是失败的,遭人唾弃的。从赚钱的角度,并且是个人赚钱的角度,他无疑是成功的。
理性看待问题,发现事物背后的逻辑。
OFO、蛋壳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