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跨考复习经验

2020-07-29 17:04 作者:勤思汉硕考研  | 我要投稿

说到考研动机,其实非常简单,大三时我就有考研的想法,但没有特别想从事的方向,于是打算先工作,边工作边发掘。因为毕业后的工作并不是非常适合我,经常出差,熬夜加班,作息时间不稳定,而且感受不到工作的成就感,身体逐渐被拖垮,所以产生了辞职的想法。当时恰好看一个上外的朋友在准备出国做汉语老师,觉得很有意思,就跟她多聊了几句,当下就决定考汉硕了。

  但那时还没离职,所以一边工作,一边每天上网查相关经验。在贴吧还是微博看到了勤思老师发的帖子,当时觉得说得挺详细的,就想加一下老师QQ多了解了解。一开始在北京和上海的高校之间犹豫,看完勤思的一个择校视频,又跟黄老师具体聊了一下,发现上外是最适合我的,于是就这样定下来了。

  那时候距离考研不到半年时间,跨考自己心里也没底,所以打算第二年正式考,第一年先去体验一下,报考之前很多事情不太明白,也是打电话问黄老师解决的。因为我本身不是很擅长搜集信息的人,有黄老师在,很多事情基本她都能给解决,这样也帮我省下了时间和精力,能更没有顾虑地学习,也不用担心自己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第一次考前就按部就班看看勤思的课,打算先打好基础,入门之后再说。最喜欢的是引论的课,之前就听说引论老师讲得很好,听完课发现真的讲得特别棒,不仅把知识点深入浅出讲明白了,还让人没有苦学的沉重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点。而且通过这门课,让我真正感受到引论这本书的经典所在。这是一位老师能带给一本好书最好的注解了吧,在知识之外,让人产生对它超越专业本身的敬畏。所以后来看到上外今年不考引论还觉得很可惜来着。

  关于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复习,其实我也是按照前人的经验来的。

  1政治暑假左右开始做政治选择,押题卷有时间就过一遍,没时间就把最后押题卷背熟。

  2英语最开始每天背单词,一天一个list,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时复习。背完一遍单词后开始做英语阅读partA真题(留一两年的真题等最后自测),做题时要控制时间,四篇一般要控制在1小时左右完成。做完题精析,先查好生词,然后把阅读文章和题目自己手抄一遍,自己翻译,翻译完对照,再把资料上给出的更好的翻译用红笔写上,争取把每个词的用法、每道题的解题思路都弄明白。都精析完再回过头每天看一两篇,这一轮我会把每篇阅读里依然觉得不太熟的单词以及语法结构列出来,后期就看这些。

  3专业课方面,专业一现汉我第一遍就是跟着勤思的课程,边听课边在勤思的资料上添加一些笔记。我觉得那位老师讲得也很好,而且感受得到他是真的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单纯的讲课机器。有时候他会提到学术界里其他学者跟黄廖版现汉里不一样的见解,我很喜欢听到这样的内容,这其实也是在加深我对这个知识点更为宏观的理解。毕竟考试最大的作用只是给你一个通向研究生的途径,但读研需要的是更为发散的思维和更广更深的知识储备。第一遍结束开始第二遍,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始背笔记。第二遍结束,没有明确的第几遍了,后面做题时有模糊的地方随时翻书随时巩固。

  古代汉语我其实没怎么准备,好在考试时今年题目很简单,对我这个文言文阅读苦手也很友好。

  专业二今年要略考的题目有点偏,小题很多都是书法方面的,我都没准备到这么细。第一遍看书时把书上的句子抄下来,觉得可能会出填空的就空下来,自己整理了一千多条小填空,一共过了四五遍。大题我按照课后的那些11月左右开始每天背,也会录成录音自己有空听。

  教心跟勤思课程扎扎实实过完第一遍之后,就自己根据笔记给自己出填空,然后一边填空一边巩固,纯背诵有时候我会觉得有点累,改成填空对我来说有趣些。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我学了两遍,学的时候有引论珠玉在前,对理解这本书帮助挺大的。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很薄,内容也相对轻松,就记几个重要的概念就行。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跟着勤思课程过了一遍,感觉稍微明晰了很多,老师说不太重要的就没怎么看。然后自己又出了一份填空自己过了两三遍的样子。

  另外《201》这本书我好像从三月份就开始背了,就是一遍一遍地反复背。背累了录成录音听。去考试的路上我还在看,一共不知道背了多少遍。后来复试前又背了十遍左右。反正这本就是初试复试都非常重要,背得越熟越好。

  11月左右我开始做真题,现汉大题也会自己整理和背诵。勤思的题也会穿插着做,还会跟着学习案例分析的方法,记一些答题惯用的概念。

  其实别人怎么学怎么安排时间都只是参考,重要的是找到你自己适合的方式。什么时候起床,一天学几个小时,每门课学几遍,这些都是根据个人情况来的。我的体会就是,只要我学得开心,学得有成就感,我给自己定的每日目标都完成了,这就是最适合我的方法。有一阵子看到别人跟我差不多时间睡,每天七点就起床,我觉得应该更努力,于是也逼自己自己七点起,但事实就是我坚持不了太久,而且早起会让我一个上午的效率变差,还不如睡够了起来高效学习。因为我是自己在家里学习,所以受外界影响很小,如果在校考研可能会受室友学习习惯的影响,觉得自己也应该那样做,其实不是这样的。一定要相信,你能坚持下去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适合你的。

  我学习的时候还喜欢记录有效学习时长,在时间管理本上提前安排每周计划,在一天学习结束时写下一天总结,还会把下一天的todolist写好,这些都是能帮助我有效利用时间、并且对我的内部动机起到正向反馈作用的事,所以我喜欢这样做,这是对我有效的方法,并不一定对你有效,但一定有那么几个小习惯,能在考研期间给你力量。

  决定考研时,我身边经常听到一种声音说女孩子这个年纪不要折腾、差不多就该结婚了,但我心里很清楚,这是我自己的人生,跟其他任何人都无关,别人只是旁观者,我不能被他们不负责任的指指点点影响。我母亲一直都很支持我,我没有收入,回家学习,她也会尽全力照顾我的情绪,鼓励我,后期我对自己失去信心,开始设想失败之后的情景,觉得自己很糟糕,对自己失望,也是母亲给我力量,帮助我摆脱不良情绪。我很幸运,有我的母亲鼓励我,我相信每个人生命里都会有这样一个人,如果你觉得累了,或者陷入自我怀疑,一定要找身边的人倾诉,不要自己硬撑,考研的时候人的情绪很脆弱,我们需要外界的力量,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

  以上我提供的都只是参考,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自己想要什么有清楚的认知,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等到真的被录取的那天,你就会感受到,这种成就感无关你考上了什么学校、你要去哪个城市上学,而是纯粹的实现目标的巨大的快乐。你想要的比你以为的简单多了。


2020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跨考复习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