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学发现汉六朝时期聚落遗址,历史文物如何更好保存?

2023-10-14 14:45 作者:全息视野  | 我要投稿

近日,在浙江宁波余姚市的一所小学中,操场区域发现了汉六朝时期一处聚落遗址,有灰坑、灰沟和建筑遗迹。通过专业人员的考古发掘,现场还原了水井、灰坑等生活遗迹,出土了类型丰富的陶瓷器遗物,其中,H48灰坑中难能可贵地保存了竹编、葫芦、核桃、橡子等植物遗存,尤其是出土的大量橡子,铺满了整个坑底,厚度近半米。这些出土文物为历史的研究提供了详细的案例,通常它们会被保存在研究场所或是博物馆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既能很好保护到珍贵文物,又可以让公众对历史更加了解。

操场考古发掘出了哪些历史

据余姚县志记载,位于余姚江南岸梨洲街道的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是宋至明清时期余姚县学宫所在地,为了配合学校扩容改造,对这片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经研究人员介绍,遗址以汉代时期为主,保留了部分六朝时期的地层堆积,出土了大量汉至明清时期的陶瓷片以及建筑材料,而六朝时期遗迹的发现则以铜钱窖藏坑和水井群最为重要。这些丰富的出土文物为历史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也让我们对不同时期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珍贵出土文物,最终都去了哪里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曾在地球上留下了不少生活痕迹,如今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一件件充满故事感的文物被发掘出来。考古学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出土文献和实物遗物,这些资料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再加以研究人员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时空框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出土过不少珍贵文物,那么在经历了一系列程序后,这些文物都会存放在何处呢?其实这也要分情况来判断,从考古工地刚刚发掘出来较为稳定的文物,会直接进入考古队的库房,而较为脆弱的需要整体打包,送入单位文保修复室。在进行系统的修复、拍照、描述等之后,研究人员需要出版考古报告。在博物馆我们看到的文物,一般会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其余的大部分则会保存在库房之中,这就是文物出土的一系列流程。

全息展柜用影像保护文物

在许多博物馆,文物通常是以实体的形象展出,但这有可能会对文物造成部分的损耗,而利用全息展柜,我们可以使文物以虚拟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参观时便可以360度全方位观看,由于是数字影像保存,并不会对文物本身造成损耗,而且可以储存多种文物,切换起来十分方便,在通俗易懂的同时,对展品蕴含的历史故事、人文精神也可以进一步了解。

在未来,全息投影技术也将更加成熟,形式更加丰富,应用场景也会逐渐普及。



小学发现汉六朝时期聚落遗址,历史文物如何更好保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