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的两部作品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的两本书,都是刘震云的作品,分别是《一句顶一万句》,以及《一地鸡毛》。英文翻译分别是“Someone to Talk to”与“Tofu”。至于为啥这样翻译,相信大家读完了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是去年看脱口秀大会的时候开始对刘震云感兴趣,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幽默,谈吐风趣,言谈中带有哲思的作家。之前知道他的名字是因为他的作品《手机》《我不是潘金莲》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或电视剧,并且《手机》这部作品当时还引起一场风波。在我国,刘震云可以称得上与莫言、余华齐名的作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凭借作品《塔埔》《一地鸡毛》声名鹊起,并以一己之力让“一地鸡毛”这个词称为生活家庭琐事的代名词,后来又凭借着《一句顶一万句》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又获得了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前段时间,刘震云与新东方的俞敏洪也一起在直播间交谈、推销他的书籍,就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他的一套作品,其中就包含我手上这两本。我当时看了直播,当然现在也可以在B站上找到相关视频。看过了刘震云的书,再回头看他参加节目的视频,体会他说的话,会感觉,他其实一直在作品中探索一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生活的关系,他以家乡河南延津的故事为引,为例,正在构建一个社会网络,构建他脑海中的一个宇宙,思考着人平凡生活背后的哲学。
我最开始读的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也就是这本一句顶一万句,首先他的语句非常的干练,几乎是不多一字,人物的心理描写非常的丰富,这种刻画方式一下子把人物、把事件带到你的眼前。虽然有时候读起来觉得挺绕的,但读下去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他笔下的人物的丰富的心理活动与生活举动,这不就是生活本身吗?不也映射着我们的生活么?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在思考一件事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由各种交织繁杂的网状的因素所影响的。人在这种社会网络里面,也多在寻找一种慰藉,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里面有许多经典桥段,比如老裴和他老婆吵架这一段,可以先体会一下其笔下文字与生活的绕。

读完这本《一句顶一万句》之后,真是感觉意犹未尽,于是又趁活动的时候,买了他的《一地鸡毛》,这本书是他的短篇小说选,包含了《塔埔》《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土源鼓点》《口信》。其中《单位》《一地鸡毛》可以一起看,人物关联比较大,里面都有小林这个刘震云笔下塑造的非常知名的人物形象。《口信》可以看做是《手机》的前传吧,人物有一些关系。这里面的《塔埔》,很有温情,其中一些篇章我甚至都感动的落泪,比如主人公的父亲用双脚走了一百八十里给他送地理书这一段。

《新兵连》也是很好看的一部作品,把人物的小心思,人物的命运决定写成了一种黑色幽默,稍稍有些压抑。
好的作品会带给你思考,接下来有机会,期待读一读他的《一日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