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辞掉9年的教师工作,独自游历非洲,她说人生其实是一场臣服实验

2023-06-04 17:49 作者:一言的小镇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阿奇,这里是 100 个离开体制的女孩系列采访,这一期我们采访的嘉宾叫哈萝,她是一个很酷的女孩。


从体制内离职之后,没有再次进入职场,也没有去创业,而是背起了背包,成为了把旅行当修行的背包客,世界各处都留下了她的身影。我常常觉得生活总会受困于某些无法忽视的牵绊,很想和她聊一聊,不受时空限制的人生是什么样子,也想借她的眼睛看看这个世界有什么不一样。


100个离开体制的女孩人物采访


NO.8


1

In the world



人生其实并不一定就是按部就班的走到头,这么一种方式。你会发现人生有更多的可能,你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去生活,然后你的视野慢慢打开,你不会再局限于眼前的那点事儿,生活在你的视野中无限放大。所以在路上你不仅仅是看风景,更重要的是在路上的这种经历,然后遇到的这些人,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哈萝


约到哈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她正旅行到非洲的坦桑尼亚,与国内隔着5个小时的时差。


如今她在一所由中国僧人传法的寺庙做义工,寺庙的义工每天要做的工作不少,还要和僧人一起做功课诵经,所以总是显得很忙碌。

好不容易对上时间,才有了这次采访。在我们对话的时候,通过网络,偶尔还能听到哈萝那边传来寺庙里小孩子的嬉闹声以及和国内一样熟悉的下课铃声。

01 工作9年仍难以割舍做背包客的梦想

哈萝曾在学校做了近9年的老师,2019年她因为想实现背包走遍世界的梦想,选择了辞职。



虽然哈萝说,如果当初考教师编制没有考上,那她可能就会提前去背包旅行。但实际上,2011年哈萝顺利从大学毕业,考上了教师编制。对于这样的选择,哈萝说,那时的她比较迷茫,对于人生,自己并不知道想要做什么。自己的专业是师范专业,既然是师范专业,那就随大流去考教师,这是看起来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哈萝说从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内心就好像觉得并没有特别喜欢这份工作。



年复一年,哈萝也在不断成长,她坦诚说,辞职这件事从有想法到最后采取行动其实是非常漫长、特别挣扎的过程。


哈萝平时喜欢看一些关于旅行的东西,在工作3年之后一个假期,她第一次走了川藏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之后的每个假期哈萝几乎都是在外面旅行,从国内到国外。在路上,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情,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视野慢慢变得开阔起来,认知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在一次背包旅行的途中,哈萝结识了一个日本七十岁的背包客,这个老爷爷骑着自行车从日本穿越俄罗斯和蒙古,经过高加索,一路骑到了土耳其。在哈萝原本的印象中,70岁是一个遛狗搓麻将的养老年纪,而她完全没有在这个背包客身上感受到一点所谓老人的气息。


这样的一种生命形态,让她固有的观念感受到了某种冲击。



而随着背包旅行次数越来越多,曾经的震撼归于平静,因为她发现原来起初遇见的人和事在背包客中并不算稀奇,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哈萝感悟到,人生其实并不一定就是这样按部就班的走到头,这么一种方式。人生其实有更多的可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去生活,然后视野慢慢打开,人不会再局限于眼前的那点事儿,生活在视野中无限放大。所以在路上不仅仅是看风景,更重要的是在路上的这种经历,然后遇到的这些人。



渐渐地,哈萝在体制里会有一种割裂感,感觉在假期到处旅行的她才是自己,才能呼吸,一回到工作状态就必须把自己武装起来。生活一眼望到头,而那个可预见的10年后、20年后的生活并非她期待的模样。


也许在别人看来,教师工作至少还有寒暑假,是非常好的工作了,但对于哈萝来说,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按部就班的工作里,像一个机器人一样麻木工作是不能接受的。而且随着她走的地方越来越多,想要去更多地方探索世界的欲望就越来越强烈。


每年两个月的假期,还是很受限制,哈萝要提前计划,去哪几个国家,要如何规划路线,假期结束时她的旅程也就结束了。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哈萝的需求,她希望旅行的时候遇到喜欢的国家可以多待一会儿,希望可以一趟走完非洲或拉美这两块大陆。


如果继续工作,不说机票不便宜,就说飞一趟只能待一两个月,时间是不够用的,因此工作那些年,她大多还是在相对近一些的亚洲地区旅行。在哈萝的规划里,对非洲和拉美两块大陆的探索,是需要自己全身心投入的。



然而,现实中哈萝也不得不考虑父母,虽然她不是独生子女,但是父母的养育和期待,她无法忽视。所以,虽然早已种下了辞职的种子,但始终没有迈出辞职这一步。


02 辞职是一场与父母的博弈


2018年,哈萝利用一趟暑假走了四个国家,土耳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伊朗。她没有像从前一样与伙伴同行,在这一趟旅行中,她有很多一个人独处的时光,这让她有了更多的成长和思考。



好像长久地量变,终于达到了最终的质变。


在2018年的年终,哈萝第一次和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辞职的决定表面上做的干脆,但背后其实有着哈萝这些年的反复思考,并不是冲动之下的决定。


可以说也是在这一年,哈萝辞职的想法在她脑海里成型,其实经历了漫长又复杂的过程。



然而,这些反复的思考和最终的顿悟,并不能被身边的人观察到。哈萝的父母在最初听到她说要辞掉老师的工作时,非常不能理解,因为哈萝之前从来没有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跟他们表达过,在父母眼里,哈萝一直都是他们的乖女儿。她的父母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听话懂事的女儿突然变成了这个样子,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因为哈萝表面没有铺垫的突然转变,让父母难以接受,不能理解,因此意见始终没有达成一致。哈萝最终也因为考虑父母在辞职这件事情上的强烈态度,而暂缓了离职的脚步。



如今在早已离职的哈萝看来,在提出辞职后的一年时间里,不仅给了父母一个缓冲,让他们慢慢消化自己女儿想离职这件事,也是哈萝检验自己离职念头是否坚定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她让父母了解,向父母证明,就算离职她也能够养活自己。


2019年底,哈萝申请到了澳洲的打工度假签证,计划辞职后打工度假。这样的一个决定,也让父母最终能够接受女儿的离职,给了双方一个台阶,至少在离职的后果中,打工度假这也算是一份能领工资的选择。



哈萝和父母的态度最终达成了一致,于是,哈萝向学校递交了辞职申请。


03 失去稳定的收入重新审视和金钱的关系


然而在辞职申请批复过程中,疫情爆发,这场黑天鹅事件,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哈萝也因为无法顺利出国,原本三年的澳洲打工度假,变成了在国内旅行。


开始哈萝先去了深圳待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她见了之前在其他国家遇见的驴友和广东的朋友。后来哈萝想体验不一样的东西,发现海南有一个冲浪地的义工在招聘,于是在海南待了近两年。



2022年10月,哈萝终于有机会走出国门,去完成她先前背包旅行的计划。这次她先到了巴厘岛,然后来到了非洲大陆,从埃及出发,从北非一路坐公交车往南走,经过了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现在正在坦桑尼亚做义工。


哈萝说,这一趟出来她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功课,就是她与金钱的关系。从前做老师,每个月都有很确定的收入,但辞职之后原定的计划又被打乱。起初会陷入到对金钱很没有安全感的状态,心理上不适应这种不稳定的金钱关系。

幸运的是,在这一路上,哈萝也在不断和金钱建立新的联结关系。



在海南做义工时,哈萝发现做义工,花的不多,吃住都不用花钱。在国内旅行的时候他也尝试打零工,做咖啡师。甚至还在一家旅行社里面做过文案,让她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次城市白领坐格子间的滋味。


哈萝发现,自己在物质上欲望并不高,花的也很节省,因此出国之前,她都还没动用自己的积蓄,每年打工三四个月几乎就够她一年的开支了。



有了这个感悟,渐渐地,她就少了很多对金钱的不安全感。哈萝说,她在路上也遇到过很多像她一样,曾有过这种困扰的背包客,他们都经历过跟金钱关系的转变。


现在哈萝很少会再有这种金钱焦虑,她说自己有手有脚的,就算真没钱了,大不了再找个工作,做咖啡师也好,洗碗刷盘子也好,总能找到方法赚钱,接受这个事情就好了。


04 活在当下,臣服于生命本身


哈萝在背包旅行的路上创建了自媒体,在小红书的简介里,她提到“臣服实验”这个词。哈萝解释,这个词源于迈克辛格《臣服实验》这本书,意思就是放开个人的好恶,顺应生命的大流。


对于过去在体制内的工作经历,哈萝也认为这是一段有意义的经历,真正感受过体制里面是怎样工作的,是怎样一种运转模式。也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才能对后续探索世界的生活有一个对比,才会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哈萝说,没有那些年的挣扎就没有现在。虽然赚的工资不多,但是至少让她有底气能够走出去,如果一个刚刚毕业的人,他就想去背包旅行,那他们可能会因为缺少资金而无法出发。



所以,虽然哈萝并没有很喜欢曾经的工作状态,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其实也完全不后悔。她说,这些其实都是需要经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如今,哈萝依旧秉持着这个观念,学会了活在当下,随遇而安。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遇到什么人,都去体验和感受,放手自我,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着自己人生剧情的发展,不去对抗,让该发生的事情自然的发生,臣服于生命的流动。


尽量倾听内心,跟随我自己内心去做想做的事情,如果一个决定使我们内心在抗拒,不想做这件事,就要不去做它。

哈萝说,她把这个世界看成是一个游戏,自己则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其他出现的所有人都是剧本里的NPC,我们的任务就是刷各种副本,然后不断打怪升级。比如遇到让你不舒服的事情、不开心的人,这个就相当于你在打怪。


哈萝现在把去到的国家都当成一个个新副本。所有遇到的人都是为了推动人生剧情的发展,都是来让人学习,让人成长的。



有些人害怕未知,但哈萝喜欢并期待着这种未知。因为如果认为人生是轨道,那么未知就意味着可能存在威胁,但如果认为人生是旷野,那么未知就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当然哈萝说,她尊重每一种人生样本。有些人可能就是轨道里的生活才能带来安全感,那也是正常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事情,怎么生活都没有关系,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最后,哈萝也给了在体制内如何更舒适生活的方法:


1、若感到痛苦或不舒适,先分析自己痛苦或不舒适的底层原因到底是什么,这种情绪是怎么起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自己身上去找这个原因。同一件事情,你自己怎么去看待取决于思考的角度,学会转换视角,那么你看那件事情就不一样了。你所认知的世界,其实就是由你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来决定的。


2、从一些前人的经验里吸收智慧,获得启发。比如多看书,很多问题前人都是系统性思考过的,非常值得借鉴。读书没时间的话,听听播客也是很好的选择。不管是在打扫,还是在通勤的路上,甚至是洗澡的时候都可以来听,不额外占用时间。


3、要找到自己感兴趣并热爱的事情,多去体验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让你的生活多一些色彩,让生活不至于拘泥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都去体验一下,也许你会打开一个新天地,你的格局打开了,自然就不会被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影响。



后 记

这一场哈萝的访谈隔着 5 个小时的时差,隔着中国到坦桑尼亚的距离,但是聊天的时候却并不会觉得陌生。我跟着哈萝的讲述,仿佛看见了那个一有假期就到处旅行的她,也看见了如今在非洲炙热阳光下坦然生活的她。


哈萝的人生选择,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去尝试,但是把人生当作一场大型的在线游戏,臣服体验、升级打怪,未尝不是一种看待人生的有趣视角。


我们大多数人虽然无法完全脱离现有的环境,但我们可以认清当下,追求内心的自由。


THE END

撰文:阿奇、一言

编辑:阿奇

图片:哈萝


辞掉9年的教师工作,独自游历非洲,她说人生其实是一场臣服实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