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幻想 神化三六年 关于《超人幻想》的诞生
关于《超人幻想》的诞生——会川升
翻译: 我
在日本这个国家出生长大,很容易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从世界标准来看,还是有相当特殊的地方。例如,作为空想产物的超级英雄形象就是其中之一。无论是漫画、动画,还是采用特摄技术的真人电视剧,至今为止诞生的角色恐怕数以万计,种类繁多,设计和出生过程也千差万别。是。翻开昭和三十年代的少年向漫画杂志,有少年型的机器人,有忍者,有天才的柔道家,有操纵魔球的投手,有被人类操纵的巨大机器人,有使用超能力的,也有会说话的动物,这些都是也充满了作为英雄活跃的东西。这可以说是延续到现在的《周刊少年jump》的这个国家的少年向娱乐的特征吧。
当然,当时也有流行趋势,昭和三十年代后半期要求以少年为主人公,昭和四十年代后半期则是“怪兽”、“变身英雄”、“巨大机器人”三轴相抗衡,其影响力便爆发性地诞生了。当然,美国漫画里的超级英雄们是伟大的前辈,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等身大的人类穿着皮套和面具。和穿着面具的设计的束缚中摸索个性相比,在日本通过不断打破这种规则,英雄形象的多样化得到了推进。
在我成长的昭和四十年代,从《奥特曼》开始的怪兽热潮到妖怪热潮,再到运动漫画,孩子们的兴趣瞬息万变。经历了学生运动和世博会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真人大小的英雄、变身英雄,甚至是巨大的机器人,然后我们不断被宇宙吸引。但这只是从通史的角度来俯瞰的情况,即使没有形成巨大的运动,在这期间也诞生了更多的英雄,我们像淋浴一样沐浴着他们。也就是说,自己孩提时代的记忆中,与父母、朋友一起度过的现实事件,以及在电视、漫画中体验到的英雄们的故事占了大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现实”的一部分。我觉得不能不这么认为。这并不是把空想和现实混为一谈,比如,我没被带去大阪世博会(大我三岁的哥哥去了)。但是,其实有很多同辈人有着相同的体验,对我们来说,世博会只是通过电视和杂志进行了二次体验。这并不是为了区别特摄节目和英雄漫画而吸收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是等价的。
不仅仅是华丽的活动。象征性的东大安田礼堂沦陷后,劫机、劫船接连不断,从浅间山庄事件到大厦爆破事件,震动社会的事件都是通过电视接收到的,电视剧的制作者们以这些社会事件为线索制作的故事也同时被推送给了我们。这些浑然一体地塑造了我这个人。
(译者注:浅间山庄事件指的是于1972年2月19日—2月28日,联合赤军在长野县轻井泽町河合乐器制造公司的保养所“浅间山庄”所做的绑架事件。)
所以,当我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述昭和时代的时候,我觉得不能只讲阿波罗号、世博会等活动以及在学校和家庭的生活体验,还要讲从电视和书本上得到的“故事”,否则是不正确的。我一直这样想。
《冰与火之歌》被改编成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乔治·R·R·马丁被人们熟知。二十多年前,我和《百变王牌1:伟大的序章》相遇,它是由乔治·R·R·马丁和他的同伴制作的。马丁的《热夜之梦》是他的杰作,还有他参与的电视剧《美女与野兽》(讲述的是在现代纽约的地下,有一个中世纪的另一个世界,罗恩·珀尔曼饰演的狮子脸野兽与生活在地上世界的琳达·汉密尔顿产生禁断之爱的故事,作为保持了真实性的超级英雄电视剧来说也是先驱)作为他的粉丝,在翻译出来的时候几乎立刻就买下了(末弥纯老师的装帧也很棒啊!)然后受到了《百变王牌》的冲击。《百变王牌》这部作品以某个事件为契机,在美国全境出现了许多拥有特殊能力的人的世界为舞台,特别是第一卷以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国现代史为背景,真实存在的人物在故事中登场,在肯尼迪遇刺和水门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超人们的存在给史实投射了另一种光芒。将现实发生的社会事件和虚构存在的超人们的历史交叉,编织出只有这种风格才能描写的故事。这在某种意义上(对我来说也是最喜欢的)也是日本传奇小说的技法,深深地吸引了我。
正好在那个时候,弗兰克·米勒、亚历克斯·罗斯、尼尔·盖曼、阿兰·摩尔、库尔特·布西克等人描绘时代的美国漫画名作在日本也很容易买到。其中,我尤其喜欢漫威漫画中“把美国漫画中发生的事件,作为发表年代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来描写”的手法,以及《天降奇兵》中“把文学等虚构的角色全部作为实际存在的东西来描写”的手法。我了解了很多人,开始思考能不能把他们混合起来,描绘出自己从以前开始就在想的超人们的故事。
但实际上企划一直没有进展。与漫画角色大多由出版社拥有版权的美国漫画相比,日本的角色大多归属于作家。因此,不能让过去诞生的超人登场,像《守望者》《天星之城》以及《百变王牌》那样,为了自己的企划创造新的超人,这是我从一开始就决定好的。但这样一来,企划的冲击力自然减弱了,我也对该如何使用叙述方式产生了困惑,结果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反复推出企划,最后却失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年一起制作动画作品的水岛精二导演,作为同代人,对“虚构自己孩童时代的体验”这一创意产生了共鸣,但是拘泥于昭和和历史事件等细节。总之,企划的本质是各种各样的(日本式的)超人乱舞。从提出绚烂豪华的流行世界观开始,企划开花结果的日子终于到来了。那就是从二〇一五年十月开始播放的动画系列《Concrete Revolutio~超人幻想~》。
这部小说是在推进动画企划的同时,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其世界观而先行创作的。虽然不是动画的直接原作,也不是小说,但是世界观是相同的,也有共同的角色登场。但我打算把它作为一篇独立的小说来完成,与动画无法描绘的更加深刻复杂的历史同步,虚构与现实相结合的登场人物。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推理小说还是科幻小说,是历史改编模拟还是恶搞。但是,不管是在孩童时代还是现在,知道电视和漫画中的超人并非现实的人们,如果能让那些难以与现实分享自己的记忆的人们阅读,将是我的荣幸。
最后,我想向在我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给予我协助的众多人士表示感谢。感谢允许我以这种形式描绘动画《Concrete Revolutio~超人幻想~》的其他故事的所有相关人员。堺三保先生是我的朋友,也是《百变王牌》翻译小组的成员之一,他经常给我讲解美国漫画的相关知识,在企划完成之前,他也多次陪我聊天。另外,在本作品发表之前,《特摄秘宝》杂志邀请我与柳下毅一郎先生对谈,让我有机会重新考察美国漫画和SF中英雄的存在。特摄秘宝编辑部和柳下先生,在此深表感谢。从企划一开始就请耐心等待原稿,出版了在《Mystery Magazine》上分载也未能完成的本作品的早川书房编辑部的各位同仁,和继续《UN-GO 因果论》的Y先生,在此对你们表示最大限度的感谢。
还有,从日本的电视动画草创期到现在一直活跃在第一线,经常站在我们前面开拓未来的辻真先老师。敏以一如既往的温暖笑容接受了本作品的创意,我还获得了为《Concrete Revolutio~超人幻想~》提供最新剧本的荣誉。对我们来说,你才是超人。
二〇一五年八月
主要参考文献
执笔本作品时参考了很多书籍、电视节目、DVD、网站等。本作品的舞台终究是“神化”这一虚构年号的世界,即使因与现实相似而引起混乱,也完全是作者一个人的责任。
《TV动画青春记》辻真先/实业之日本社
《电视疾风怒涛》辻真先/德间书店
《怀念的杀人日子》辻真先/角川文库
《培养了我们的剧本和推理的厉害的人2》辻真先/アンド·ナウの会
《日本SF动画创世纪》丰田有恒/ TBS大英百科
《GHQ不为人知的谍报战》C·A·威罗比/平塚柾绪编/延祯监修/山川出版社
《日本电影黄金时期的影武者们》Scenario Center编/彩流社
《哈里马欧 马来之虎,六十年后的真实》山本节/大修馆书店
《神本利男与马来的哈里马欧》土生良树/展转社
《霓虹灯与月光假面》佐佐木守/筑摩书房
《制造日本放送的男人》石井清司/每日新闻社
《梦幻的东京奥运会和那个时代》坂上康博、高冈裕之编著/青弓社
《梦幻东京奥林匹克》桥本一夫/讲谈社学术文库
《奥林匹克都市东京1940·1964》片木笃/河出书房新社
《60年代复活的昭和特摄英雄》石桥春海/ cosmic出版
《1960年代的东京》池田信/每日新闻社
《复苏的东京》三好好三编著/学研publishing
《日本的黑雾》松本清张/文春文库
《明智小五郎读本》住田忠久编著/长崎出版
《20世纪年表》每日新闻社
《二·二六事件全验证》北博昭/朝日新闻出版
《二·二六事件的幻影》福间良明/筑摩书房
《SFMagazine》早川书房
《不可思议的少年》手冢治虫/讲谈社
《新世界露露》手冢治虫/讲谈社
《复活的英雄图书馆第8集伊贺之影丸HD重制版DVD- BOX》TC entertainment
DVD《恐怖的镜子》阿内克
本书在《推理杂志》二〇一五年七月号、九月号刊登的前半部分基础上,加上新写的后半部,经过整体的修改,最终出版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