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键3步,构建属于你的摄影风格! 10分钟给您讲明白

2021-11-23 15:10 作者:JustYou_official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欢迎回到Justyou的频道

提高审美能力和建立自己的风格,一共就3步。相信看完这支视频,一定可以系统地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如何构建自己的风格。

第1步

找回我们对“美的感知力”


感知力很重要,因为它是提高审美能力和建立艺术风格的基础。而人天生就具有艺术性,也就是说欣赏美的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比如当一个小孩看着一朵野花发呆时,就是我们天性与美在对话。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都是用来感知一切美好事物的工具。注意:美不是思维逻辑的产物,也不是被“教育”来的,因为它没有一定的标准。记得蒋勋老师说过:“当内心真正的自己被打开时,当揉掉眼前知识文化,标准的灰尘时,我们就会被万物美的力量所打动。” 当我们谈艺术时,艺术其实应该是训练感官的细致。

其实每一个艺术家都在用自己的感官去体会这个世界,然后用绘画,音乐或者文字等,各种形式展现出来。他们就像一个渔夫,渡人去游览他们眼中的世界。就像大家都知道的莫奈,一生都在在用他的感官捕捉光影。可以每当一下笔,光影就又变了。连他自己都说,自己在做徒劳无功的努力。他展现给我们的作品,就是在那一瞬间,他对这个世界的印象。

所以,想要重新找回我们自身的对美的感知力,应该时不时的,停下脚步,慢慢体会,特别是在今天,一切都注重效率的时代。大家有机会可以重新感受一下古老的森林、溪流、星空、寂静、黑夜、虫鸣……

的确,开法拉利比是比步行的走更快,更牛逼,但是我们也会错过了一路的风景,和想停就停下来的心境。

亚里士多德不也说:“人需要闲暇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精神才能”


第2步

有了对美的感知力之后,我们才可以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

首先敞开自己,不要有文化和时代赋予的偏见。

然后:多领域的积累:如果你是摄影师,除了看摄影作品外,电影,绘画,时尚,文化遗产,各种设计领域,都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就像看了很多很多书后,我们就可以很轻松自然地指出哪些书写的好,哪些书写的不好,哪些有深度,哪些很肤浅。

比如我从小喜欢画画,不管是国画还是西方画,我都会静静地在家去欣赏去临摹。之后在法国读了数字艺术的研究生,看到了其实很多领域,不管是互交,化学,物理,机械,到最后都可以创作艺术作品,我记得很清楚,班上有一个同学是化学系的硕士,展示的作品是关于蛋白质的变化。

老师里也有一位是机械工程的博士。在多年前,我的毕业作品展除了摄影,主要的作品是人机互交的装置艺术。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 艺术可以是任何形式,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背后作者的思想。比如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是科技对人类的影响,赛博格和后现代人等等。在这之前我也去了欧洲大部分的国家,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文化。之后的工作是品牌设计师,从中也积累了很多视觉传达方面的知识。

所以敞开自己,最好是不带偏见的去看待各种事物和各个领域中的美,凡事多问自己为什么。这是提高审美的关键。

在喜欢的作品中需要问自己为什么,在看不懂或者不喜欢的作品中更加需要问自己为什么。

拿这张海报来说,如果你喜欢,那就问问自己,是画面中的什么地方最打动我?它的构图?配色?还是它背后的故事?

或者这幅作品我不喜欢,那又是为什么?是不符合我的审美标准?

还是视觉情感太强烈,让我不怎么舒服。那么作者是怎么实现如此有效的视觉沟通?


相信我,多问自己为什么,你才会真正的强大起来。

这是累积和提高自己审美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第三步

在提高了审美能力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构建自己的风格。

风格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高大上,好像你没有风格,你就不是一个好的摄影师。

或者你看到其他摄影师有自己风格,就觉得他们就比你更专业。

事实上不是这样,风格只是每个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体现

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的一生可能会经历不一样的阶段,而每个阶段的不同的境遇会让一个人的目标和想法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和心境就造就了他当时的风格。

毕加索:早期和晚期作品

很少有艺术家一辈子都是一种风格的。你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兴趣。

当然,我们通常说的风格,是指作品的辨识度,就是说在一个摄影师,或者其他艺术家的所有作品里,能看到相同的视觉元素和意图。而看到他的作品,我们就能毛不费劲的辨别出来

其实当一个图像有故事要讲时,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注意到它,当你接收了它的内容,构图和色彩,明白它在讲什么的时候,这就是视觉的传达与交流!如果一张照片能够传达故事,触动心灵,并让看到它的人,内心发生改变。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的作品。

那我们如何才能制作能够传达故事和引起共鸣图像呢?

首先,解决问题的方法绝对不是:找到自己的风格

因为风格不是一个东西,它不是某个瞬间你就可以找到的东西。

今天没有风格,明天早上一醒来也不会有。因为风格是在积累和构建中产生的。

构建自己的风格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我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摄影?

第二:我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创作?

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很难,我们从第一个开始,首先我们不要把艺术看成是象牙塔里的东西,或者艺术需要某种深刻的意义才能存在。

在准备艺术论文时,导师一般都会告诉你支撑艺术的背后,需要有一个深刻的意义,需要科学和哲学的论述。但是之后当我在读现代艺术批判时。我才发现艺术并不需要那么宏伟。

你不需要成为一个艺术专业的人来创作一张“艺术”的照片,记录历史和生活本来就是人类的艺术行为。

所以去咱们可以掉心里的负担,因为艺术从来都不是奢侈品。

艺术可以是任何东西,任何形式,艺术也属于所有人。

和语言一样,艺术本身没有意义,就像语义学家一直强调的:语言本身没有意义。也就是说意义不在语言本身,而是在于使用它的人。


就像一个空的罐子,如果有人往里面装糖,它就是糖罐子,如果装盐,他就是盐罐子;语言和艺术都也一样,只有当人们在使用它时,它才被赋予了意义。

归根结底,艺术在于两点:“创造和分享”

而意义就是在分享中产生的。

注意,这里的意义并不一定只是作者单方面决定的

观众也是创造意义的另一半。

比如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因为每个观众对一个作品的感受都不同,所以也就为这个作品创造了不同的意义。

想想你的创作理由和意义是什么?大家一起在留言区分享吧。

千万不要担心,你一定会有自己的风格因为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存在。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好坏,你都有自己的优点,自己的价值,和你存在的意义。那么这个意义不管以哪种艺术形式,摄影,绘画,音乐,文字,只要它能传达故事引起共鸣,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的艺术作品。

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你的作品才真的是你灵魂的窗户。西方有句话是说,从一个人的作品中从可以看到他的灵魂。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不要限制自己,多多尝试,因为任何一件值得去做的事,都值得你去犯错。

才开始不一定要限制自己的拍摄主题,只拍人像,风景,或者只拍微距。就像你问一个小孩,你长大后想干什么一样。而且是在他还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职业的情况下。你只有去拍了,体验过了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


或者在开始摄影时你的理由已经很清晰,比如有人是为了保护环境而摄影,或者是想表现都市人的生活。不管你创作的理由是什么,清楚的说出来,即使它是很平凡的,因为只有当我们明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能克服困难和厌倦,才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第二个问,我们应该如何去构建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如何去创作?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画画,才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有一支铅笔去画一些石膏几何体,比如单一的正方体,圆锥体,球体等等。

之后随着时间,和经验,我们就获得了很多种不同铅笔和工具:2B,8B,12B等等,同时也学会了画更多不同的形状。那时候我们就能掌握了每种铅笔的功能,懂得如何组合不同的形状,以及如何控制光线。当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继续画很多不同的画,比如静物,风景,人物等等。

当你掌握的所有技巧和你的意义组合起来时,你就像得到了一个更大的工具包,之后我们再不断的实践我们学到的技巧,学会使用更多的色彩。注意这就是风格的起源,就是可以表现你在某个阶段的视觉语言。

而才开始会很难,我们需要会学习很多不同的东西,掌握很多不同的技巧。也需要去尝试很多新的事物,这样才知道哪些是我们喜欢的,哪些是我们不喜欢的。因为只有通过尝试和亲身地体验,我们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而不是别人喜欢的东西,或者别人告诉你 你应该喜欢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新手才开始最好使用变焦镜头,因为只有当你熟悉了每个焦段后,你才知道自己喜欢的焦段,然后再去买定焦镜头。

在过程中,对自己一定要有耐心,只要比上一次进步一点点就可以了。这次没有进步也没关系,那就期待下一次或者下下次。只要你一直向前,成功是早晚的事情。

“Be patient, everything comes to you in the right moment.”

请耐心等待,每一样东西都会在对的时间出现.

摄影就像其他所有手艺都一样,都需要时间去练习。

莫奈 Claude Monet 

像所有艺术家一样,在建立自己的风格之前,它们都经历过很多年严格的色彩,构图,等基础的训练。

其实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一样,只要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做,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就会带给你很多快乐。这样的过程,就不需要很痛苦的去坚持。因为咱们是在快乐中不断做事,假以时日,那些看似远大的目标,就能逐一达成。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构建自己的风格一共有3步:

第一步: 找回我们对“美的感知力”。

第二步:敞开自己,在不同的领域中积累,面对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作品,都多问自己为什么,这些都是提高审美能力的关键。

第三步构建风格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找出自己摄影的原因,越清晰越好。记得艺术的形式和语言一样,他们本身没有意义的,它们只是“空罐子”,需要你去赋予意义,你要装糖,装盐,都是你的决定。


比如你要从拍人像开始,那么才开始就不用花很长的时间去学习长曝光,Nd滤镜或者焦点堆叠,这些技术。而是应该去研究和指导模特的姿势,如何用合适的设备去表现模特,还有就是搭配模特的衣服和场景颜色等等

当你的理由越充分,你就会抛开次要的,从而快速的学习你需要的那部分,进步也就越快。

第二个问题,如何去创作?在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创作的基础上,不停地学习各种的风格和技巧,保留自己喜欢的部分,去运用,然后剔除不喜欢的,再运用,再剔除。这样反复的学习和实践,你自己的风格自然就会出现。你的作品也就有了辨识度

所以风格不是什么伟大的事物,它只是你的生命中,某个阶段性的反映和表达,因为你在这个时间点,你有特定意义,目标,和你所有的知识储备。

更多的摄影 Instagram @justyou_capture/@justyou_life


所以风格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

不知道你对风格的看法是什么,不要客气,大家一起分享!

坚持创作,持续进步!

我们下次见。

JustYøu调色训练营 👉 https://reurl.cc/rLZmqE

学员说它是调色课程的天花板

调色没有思路,想要系统深入地学习影视调色的心法/底层逻辑. 色彩学. 各种主题视频调色. 提高艺术审美创建个人风格. 在1对1的指导下有效率地进步, 和世界各地的摄影师, 设计师, 导演, 影视爱好者...等各种职业的人士做同学. JustYøu调色训练营欢迎你的加入!

Youtube: JustYøu

Bilibili: JustYou_official

Instagram: justyou_capture



关键3步,构建属于你的摄影风格! 10分钟给您讲明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