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DILOCK的经典巡礼剧场】柯南的配乐真的不如以前了吗?
在我没有邂逅大野雄二和他的草帽歌以及鲁邦三世以外,我人生中最喜欢的配乐便是柯南的配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收集了不少柯南的原声,但如果从TV的五张原声开始,再到现在的剧场版配乐,我们可以明显的察觉出配乐的风格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首先柯南早期的配乐优秀在于哪里呢,或者说他有区别于其他作品配乐的特色在于哪里呢?
名侦探柯南的配乐,早期走的风格是日本70年代主流的日系爵士刑侦剧配乐。可能熟悉日本影视文化的朋友会知道日本最著名的长寿刑侦剧莫过于《特搜最前线》,《向太阳高吼》,《西部警察》,《特殊机动搜查队》等,每一部都是连续播放十余年,有着五六百集大容量的长篇巨作。

而日本的刑侦剧借鉴于欧美侦探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里面多用爵士乐来体现出侦探的高雅和气质。而日本本土的刑侦剧配乐则多用日式曲调配上融合爵士或者小编成爵士乐队来演奏自己的日系爵士,塑造出极具年代特色以及本土气息的爵士配乐。
70年代中后期,在富田勋的带领下,日本开始流行电子乐器,而出身于乐队spiders的大野克夫,便将融合爵士融入了《向太阳高吼》的音乐当中。这也是他开始依照年份给主题音乐变奏的开端。
说回柯南的配乐,在决定配乐时,制片人吉冈昌仁第一想到的就是小时候看过的《向太阳高吼》,便找到了大野克夫,希望他能为柯南配乐。大野从未给动画做过音乐,在制片人的盛情邀请下,他也就答应了。
大野是个可以相当于独立音乐制作人的作曲家,不单纯是作曲编曲和键盘手,他可以自己使用电子合成器创作音乐小样,这是做好后发给制片人和导演用来试听的素材。柯南的tv原声带2和3便是这些小样的集合(当然3里面收录了一些后面追加录音的新曲)。可以说是有了2和3的小样,才有了1那些出色的小编成配乐。
而最后由于动画收视率很好,紧急决定延长,却出现了配乐量不够的情况,于是便决定把小样也都用上,更丰富了柯南的配乐,由于大野一首曲子可能会做四五种不同速度不同变奏的小样,这也为后面柯南很多经典曲目一年一变奠定了基础,毕竟隔壁那个大野早就有这样的先例。
TV配乐初次录音和追加录音,包括最初几部赛璐璐动画的剧场版配乐多为小编成爵士乐队+大野克夫乐队的吹奏乐弦乐等实际乐器演奏的曲目+一部分电子合成或者纯电子音乐构成的,仍然是以实际演奏为主。


其原因自然是初代制片人团队是本着柯南是用动画形式去拍摄的刑侦剧,而最初大野由于摸不清动画配乐的门路,走的还是老昭和融合爵士那套路子,反而让柯南的配乐完成度极高,达到了光靠原声带也能卖座的水平。
但是随着走向数码着色和高解像度动画的诞生。包括日本动画配乐也逐渐脱离传统的影视剧配乐,开始自立一派,形成了萌腐宅动画和一般动画的配乐风格。以纯实际乐团演奏的配乐越来越少,采用电子合成乐器居多,甚至大部分低成本番剧的配乐整个都是使用合成乐器甚至是电脑软件做出来的,因为便宜,不用组乐队,也不用租场地,还可以出碟变现。
而柯南的配乐也在发生改变。首先是更换二代班底后,柯南动画风格发生了变化,从以往“动画形式的刑侦剧”变成了“刑侦元素的动画”,而为了更多的巩固少儿观众群体,新录音的原声带4应运而生,其配乐多是面向少年侦探团的配乐。以往少侦主场的配乐都是用柯南本人的配乐,现在也是有了自己专属的配乐集了。这张是最后一次原创曲目的录音,其中也诞生了很多恐怖向配乐以及知名的哀伤的步美。

07年应制片人的要求,大野亲自选曲,以全新的形式把中意的曲目重新翻奏了一遍,自此,原声带1-3以及早期剧场版的配乐彻底被剧组淘汰。原因也是因为母带音质和风格已经跟不上当时的年代了。但这次新奏的2cd原声带并未得到日本观众的一致好评,相反他们也更喜欢原版实际乐团演奏的居多,这版配乐褒贬不一。

而大野也逐渐摸清了动画配乐的路子,开始在电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自己也担任电子合成乐师。到现在,每首曲子基本都有电子合成器的参与,而且处于主导地位,这也是和以往配乐最大的差距。以往的配乐是实际吹出来,拉出来的,是木质乐器铜管乐器实际的声音。而现在的柯南配乐为什么沦为中庸,更多是因为他不再有那种实际演奏出来的感觉了,那些都是电子乐器模仿,加工出来的。
而现在的TV配乐基本都是剧场版流用的,很少会有那么几首07翻奏版老配乐出现。(09年大野重新为TV创作了一些曲子,但多和剧场版配乐属同一路,给人的印象不深,冲击力也有限,至今从未发行过原声带。)柯南从M1上映后便开始在TV配乐的基础上沿用剧场版的配乐,基本在剧场版上映一年后引入前一年的剧场版配乐。倒不是说剧场版配乐不好,但是剧场版配乐终归是为剧场版特定桥段准备的,中后期柯南的剧场版配乐很有欧美风格,他没有其他日系配乐特别浓厚的个人情感流出,可以说相当“客观”,而且特别搭电影的画面,大场面出现时,加上电吉他贝斯和架子鼓的循环轰炸,再加上电影院那巨大的音量,只有一个爽字可以描述。

但是你放到TV里面那就大有不同了。流用最多配乐的第十四个目标,里面的大量悬疑配乐包括后面世纪末的魔术师的高潮配乐,都是相当有日系配乐风味的,有非常浓郁的情感输出。所以非常适合流用到TV里,这里举个例子,蜡笔小新,哆啦A梦的剧场版配乐多为TV配乐+新录音的剧场版配乐构成的。而每部剧场版的新录音配乐是在“之后也可以运用到TV版”的基础上创作的,所以也和TV版风格保持一致。


而现在的剧场版是相当浓郁的电影配乐风格,不会考虑到能不能用到TV里,它太受电影桥段的把控,脱离了电影的桥段,放到和他不相干的日常探案画面里,就会感觉有些假大空。相反的,涉及到主线的大场面剧集里,你反而会感觉它特别合适。
而你如果脱离了电影院,脱离了剧情,你单独去买回原声带回家用唱片机听的时候,你就会感觉没那味儿,这也是欧美系配乐的通病。完美契合剧情是他的优势,也是他最大的劣势。在电影院看业火的向日葵的时候,我发觉配乐十分震撼,马上就买回原声带来听,结果感觉不出多嗨。你得说,电影院音响声多大啊,那震撼一是因为音乐契合度高,而是因为电影院声音大,震耳欲聋。

《海贼王》《超能力魔美》的配乐作曲家田中公平曾说过,日系配乐的最大特点是情绪性抒发的配乐居多,而情绪性配乐越多,越能体现出原声带的质量之高。
早期无论是TV还是剧场版,柯南配乐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内容都是情绪性的配乐,描绘角色的心情,角色的思考,角色的行动。哪怕是大场面,也是注重角色情绪抒发,特别是恐怖渲染的配乐,也都是走的心理恐惧路线。
就这点,我觉得这和剧本家还有导演的路线更改有很大的变化。早期和中期柯南的路线,多以深入角色的思想,发掘角色的内心为主轴,甚至连爆炸都是带有个人感情的,而不是无所谓的狂轰滥炸。配乐是剧本的影子,更是剧本中角色形象的反映。
从水平线的阴谋开始,剧场版配乐也基本是那几首特定曲目的重复变奏,而这些多是虚无缥缈的电子合成乐。无论是探案还是感情戏,剧场版能够利用的篇幅都很有限,也相当普通。剧场版配乐的重磅戏都是后面的高潮,但是很明显TV里根本毫无用武之地。TV要都能爆炸,路人观众谁还去花钱看剧场版啊。
而柯南TV大量的感情戏和推理戏,现有的剧场版配乐很明显无法满足他的需求。而且剧场版配乐最大的弊端是一向的宏观叙事,很少有微观的儿女情长,和日常探案谈恋爱的TV相当于是两个极端。
我倒觉得不是大野的配乐退步了,而是柯南动画本身,随着风格和地位慢慢变化,他就已经慢慢的远离了最开始大野克夫和儿玉兼嗣他们所缔造的柯南世界,以前的那个味道,很难再回来了。
最后,我还是想感谢一直以来为我们献上出色配乐的大野克夫老师,希望他能身体健康,继续在一线为我们创作动听的旋律,毕竟每年看剧场版最为期待的就是开篇那首百听不厌的经典变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