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伏笔构建一个魔法世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很久之前看过一篇J.K罗琳的一篇专访,我想所有关于她的访谈都离不开她那奇妙脑洞构想的堪称完美的魔法世界。
在那篇专访里,她提到其未成名前的生活,她会在咖啡馆把想法写在店里的小卡片上,还谈了让她的著作产生的那个想法,是一次旅行,在列车行进之时看到一个小男孩,有双绿色的眼睛。
这一抹绿,贯穿了整部七本书,它时时提醒读者,所有的冒险,所有的苦难,以及所有对未来美好的期待,都是因为爱。是爱,在回忆里,在此刻,在未来,是一根坚韧的线,把哈利和他的伙伴们牢牢的连在一起。
有很多传言说罗琳最初的出版之路十分坎坷,对此我并没有搜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最终她的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于1997年6月26日出版。我想本书的成功应该是超出了出版商的预期,次年他们就推出了系列的第二本书。而第一部电影则与2001年上映,考虑电影的筹备于拍摄,我想是在第一本书大获成功后就有了电影计划。
第一部电影的导演是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克里斯·哥伦布,(小鬼当家,博物馆奇妙夜)。且从其场景的搭建,道具服装以及后期特效来看,这不是一部小成本之作,由此如果还有说影视化不被看好的传言我是不信的。
很快,第三部电影由业内的大佬阿方索 卡隆执导于2004年上映。这部中黑魔王的残魂没有参与,这个故事却直接影响了黑魔王的复活。相比于原著小说,电影受制于篇幅以及表现形式,不可避免的要删减改写一些内容,但这部电影却算的上是完美贴合原著的典范,它将罗琳巧妙的构思和想要传达的感情思想原原本本的用电影的方式展现出来。
制作组用电影画面里偶尔掠过的巨大钟摆,多次以背景方式出现的钟表的机械结构,紧张情节里急凑的节拍声音这些小心思巧妙的暗示了这个故事和时间息息相关。
电影的开篇继续渲染哈利的悲惨童年,甚至为了得到其监护人维农姨丈的签名许可(即升入三年级后的出校体验魔法村庄的活动),要配合姨丈一家人好好招待一位喜欢挖苦羞辱哈利的年长女士(姨丈的姐姐)。
最终,在那位女士严重羞辱了哈利的父母后,哈利爆发大闹了一场离家出走。
我最佩服罗琳的一点就是她对故事情节的设计,她绝对称的上是个伏笔狂魔,不管是单元故事里的小伏笔,还是贯穿整部系列的长线伏笔,她都处理的娴熟巧妙。我想她写书的时候一定有个厚厚的笔记本,罗列着自己精心构造的设定和伏笔。
回到开篇,原著里哈利先收到了罗恩从埃及寄来的信件,里面的剪报作为一个伏笔虽然受限于电影的篇幅并未出现,但后面的情节还是很好的圆了回来。那时我们才知道小天狼星为何选择此时越狱,是因为他在报纸上看到了必须要杀掉的仇敌。

随后经历了一段小小的魔法巴士之旅后哈利被魔法部长安排住进了破釜酒吧,顺便一提,四年后围堵哈利的食死徒中就有这趟巴士的售票员。
接着就是哈利喜欢的学校生活了,在列车上遭遇了摄魂怪的袭击后,哈利认识了新的魔法老师卢平教授,作为这部电影里的大伏笔出现。他和小天狼星作为哈利父母青春的见证人,让哈利对父母的爱和思念变得真实牢固。
在电影进入高潮之前,卢平对待哈利一直保持着克制,不愿意过分的亲近,当中也许有其长期作为狼人存在的顾虑,我想更多的是布莱克的存在,他无法忘怀哈利的父母死于最亲近的朋友的背叛,而他也是哈利父母最亲近的朋友之一。于是他关照哈利,却不过分的关照,他告诉哈利自己认识他的父母,就像其他人那样说,却隐瞒了自己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在三年级,哈利他们除了黑魔法防御课,魔法史,魔药,草药课还新增加了占卜课,魔法动物保护课,赫敏甚至还选修了麻瓜保护课等等,赫敏繁忙的课程也是伏笔,最后逆风翻盘的方法就在这里。
在小天狼星布莱克追击哈利的表象下,成年巫师们都笼罩在紧张的氛围里,不愿意哈利再收到伤害,也不愿意向他透漏更多的内容,我们和主角三人组一样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忽略展现在眼前的一幕幕反常之处。
原著里小天狼星并非划破了守门胖夫人的画布,而是进到了男寝里罗恩的窗前,此后罗恩的宠物更加的反常时不时的想要逃跑隐藏起来,甚至嫁祸于赫敏的宠物猫。
虽然最后提及赫敏的猫确实给予了布莱克帮助,但那时已经不重要了。
那些防范布莱克的摄魂怪虽然在高潮情节来临之前并未对布莱克造成实质伤害,却五次三番骚扰哈利。哈利决定向卢平教授学习守护神咒用以驱散摄魂怪,当然,这也是巧妙设计的情节伏笔。
就像是卢平教授缺席的那节由斯内普教授代讲的那节课,那节斯内普怀着使坏的小心思的狼人课。
就是这样一处处前期铺设的描述,在哈利由双胞胎兄弟那里获得的地图宝具偷出校园逛了魔法村并十分必然的偷听了关于自己的凄惨身世的秘密,也知道了小矮星彼得被炸的只剩一根手指。
我们哪能想到第一部列车里罗恩给哈利自我介绍时抓在怀里那只爪子残损衰老的老鼠。而接下来哈利半夜在地图上看到彼得的名字并外出寻找,结果碰到斯内普教授,不过卢平赶来解围免除了哈利半夜在校园里闲逛的处罚。最后哈利告诉卢平地图偶尔会出错,出现了已死的彼得的名字,卢平只是回复他地图绝不会出错。
电影里直到最后也没有说这份地图其实是由哈利父亲卢平,布莱克还有彼得四人制作的,所以卢平才敢肯定地图绝对不会出错。
局外人的我们得知这样的消息就该知道哈利和布莱克的对决是绝对会发生的,哈利也下定决心要直面布莱克为父母报仇。
小孩子是不能挑选成人作为对手的,他们没有大人自由,也因为缺乏经验不善于谋划,结果哈利他们在给予海格安慰后被布莱克变化的黑狗赶进了打人柳根部的树洞里。
伏笔狂魔,全是伏笔。且不说海格和他要被处决的鹰马兽,那棵打人柳,在系列的第二部开头首次出现,当时哈利和罗恩开着韦斯莱先生的福特牌魔法飞车,撞向打人柳实现物理停车。当然他们两个也被狠狠的修理了一顿,罗恩的魔杖也折断了,这跟折断的魔杖也是第二部里的重要伏笔,哈,这样说下去就没玩没了了。
让我们回到打人柳,两人被鞭挞之后收到了斯内普教授的亲切问候,他训斥两人损坏了一棵年纪比他们俩都大的打人柳,这是当然的,这棵打人柳就是哈利父母在这里上学时邓布利多栽种的,连通着著名的鬼屋尖叫屋用来给卢平满月变身时提供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
为了掩护卢平,詹姆,布莱克,和彼得都学会十分有难度的变形术,他们都是未被登记的变形者。
这里不免提一下罗琳设定的魔法世界的价值观和逻辑其实是仿照现实世界的,让读者觉得奇妙有趣但又合理,就像是变形者,要去魔法部等级才算合法,是为了避免出现用其进行被卑鄙行为的巫师,就像是第四部里那个依靠变形术探听别人隐私的记者。
沿着树洞来到尖叫屋,哈利第一次直面布莱克,所有的情绪和冲突在此刻爆发,随后而至的卢平和斯内普让剧情反转之后又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就像是哈利凭着主角光环巧合之下从占卜课老师那里听到的那个预言,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未来即确定又模糊。
这位预言师,所有人都知道她不过是曾经显赫家族里没有天赋的后裔,只会故弄玄虚摆枯燥的理论,然而命运却指引她曾经在邓布利多面前如同这时在哈利面前那样做出了她人生中仅有的却是影响了整个故事走向的预言。
这部电影里她预言了黑魔王的仆人会逃离,并最终助其主人复活,于是在所有的误会解开众人走向圆满结局的时候,卢平忘记饮下克制变身的药水,(这里应该是他在喝药之前在地图上发现了彼得,布莱克,哈利三人组等人的足迹消失在打人柳处,就匆忙赶来从而忘了喝药。)教授在满月下变身,布莱克变身保护哈利三人,而彼得趁乱夺下魔杖再次变身逃向他的主人,并在第四部里复活黑魔王卷土重来,从此他不必再委身于老鼠体内苟延残喘,但也仅此而已。而此刻哈利面临却是要失去刚刚才相认的教父,一个真正的家人,而不是像维农姨丈一家那样屈服于魔法的淫威不得不接纳哈利的冷漠亲戚。
这个真正的家人,马上就要面临摄魂怪的彻底摧残,如何才能挽救这样窝心的结局,别慌,作者在故事里设定的最强角色,那个简直可以说看过剧本男神来提醒主角们该回收伏笔了。
赫敏在开学是能够同时上三节课的秘密揭晓,那就是时间。只要一点点时间就能拯救不只一条性命,别忘了这可是魔法世界,用魔法道具回到过去又有什么不合理呢,而且开头也早己铺垫过了。
哈利和赫敏回到了三小时之前,在邓布利多的提示下,追着过去的自己的足迹,打时间差先救走了即将被处死的鹰马兽,又学狼叫吸引变身后卢平教授让过去的自己免遭毒手。
好在救下的鹰马兽击退了狼人,两人等在河边,等着等着那个把过去的哈利和布莱克从成群的摄魂怪嘴里就出来的神秘男人。
在摄魂怪的轮番攻击下,在赫敏的惊呼声后,哈利明白了,他必须出去,站在那个神秘男人的位置,施咒放出那只散发着圣光的牡鹿。
他,长大了,他必须去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不再幻想有什么神奇魔法把父母带回人间,而他们的爱却会穿越时间和记忆在哈利的心里越来越坚实,给他力量,不再迟疑,让那头光明的牡鹿欢快骄傲的飞跃着驱赶黑暗。
他们赶回关押布莱克的塔楼,炸毁门锁,让无辜的两条生命朝着月色自由翱翔。随后在钟声催租下跑回出发点,在罗恩惊讶错愕的叫喊声里笑着如释重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