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Fi随聊第111期】Sharp—Tinhifi T5蹭听闲聊

此条Tinhifi T5来自于好友SN,感谢出借。
此前在第94期的T1plus简要提到过Tinhifi这个品牌,今天的这一条也是Tihifi近期T系列的新品,也应该是印象里已发售T系列规格最高的一条。其中振膜采取了一种名为DOC的碳分子材质,官方命名为钻石振膜。
而且根据官网大篇幅的文字所记载,是有别于前两年大热的DLC(Diamond-Like Carbon)类钻材质振膜的。区别在于碳分子排列较于DLC更紧密,材质强度更高厚度更薄。
不过我确实没有找到这个DOC的全称到底是什么(Diamond-Organize Carbon?),如果有懂材料的带佬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外观方面,主体配色基本以深灰色/钛色,与黑色为主。壳体具官方介绍是经cnc加工的七系铝材质,但上手相当的有分量感,估计壳体挺厚实。虽然在一些弧度处理上依然会有一些落差,但大致还算圆润不割手,总体闭合还是没啥问题的。背板中心区域作了一个表面拉丝的处理,相当细致,上面经由曝光显影的技术打上了Tinhifi的文字logo。

背部,内侧各一个开孔。内侧印有左右标识,导管较短。上端为0.78 2pin下沉式母座。当然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的腔体设计或者在制图的时候是有一些小问题的,前后腔闭合后最明显的不协调就在母座这个位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透过这个地方看到腔体在组装前的一部分序列号,应该是左右各一个码,之后单边前后腔序列码一致。


线材方面是一根四股铜质的0.78双针绕耳单端线。接插件外壳同为金属材质,插针外壳印有左右标识,绝缘件红右白左,不过我没太看明白前端这个蓝点是做什么的。分线器上印有tinhifi的图案logo,上端有一个束线器。


总体外观大体还算低调,做工上乘,佩戴体验良好,但明显能察觉到比较沉。壳体表面没有太多防护措施,所以容易造成一些细小划痕。除此之外因为导管较短,导致耳塞套安置后的稳定性一般。

声音方面,t5阻抗为48欧,灵敏度为103db@1khz 0.126V,灵敏度略低,但大体还算易推。
前端依然是小墨菊,耳套使用的是原装海绵套。(硅胶套太小了用不了......)
总体的声音走向偏上盘,高频可感的突出,有比较优质的延伸和密度,也一定导致了亮度较高,耐听程度有所折扣。低频下潜一般,但是量感合适,质感不错,属于很优质的低频。总体的动态瞬态非常优秀,听感上声场感并不宽阔,密度较高但分布大体均衡,信息量较为不错。总体单元素质在同价位属比较出众。
人声方面,在偏中频段以及中高频段的人声,尤其是女声的表现能得到一个较为突出且不错的表现。齿音把控良好。偏低沉的人声往往会由于突出的高频而显得有不够出彩甚至感觉有些远。因为塞子本身的动态表现比较出色,所以也显得声底很干净,或者分离度比较好。在演绎一些流行乐甚至摇滚乐时能够很好的在表露出信息量的同时,能够保留较为干净利落的人声表现。
器乐方面也同样称得上优秀,结像上没有什么大的偏移。本身还原过程中没有给出过多的泛音,把控合理。中频段到高频段的一些乐器,尤其是弦乐类表现尤为出色。而且由于本身素质过硬,应对一些器乐solo肯定不在话下,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驾驭好比较小型的编制乐。唯一可惜的就是本身声场感并不宽阔,所以在演绎编制乐时的氛围感上的营造始终会稍差一些。
声音方面,打个小结。我个人习惯时先听完之后再去核对一些基本信息啥的,然后再完善篇目。所以...说实话其实我在动笔之前预想的是这塞子可能会到1299-1500这个档位,后面查到售价之后肯定还是比较吃惊的。
声音还是比较有特色的,个人是觉得不怎么和当下同价位的取向接近。明显的偏中上盘,声音较亮,信息量足,密度高,属于让人听的相当爽的一条塞子。虽然还没到刺激的境地,但耐听程度还是不可避免的有所损失。
在比较优秀的素质加持下外加没有过度偏科的声音走向,各方各面上的表现基本都可圈可点,对我而言我最喜欢就是t5的人声表现以及弦乐类的表现。

总得来说T5本身具备的水平远超我的预期,在千元档属于少有的不那么大众化的声音。本着取向不同无法相互比较的原则,很难说t5和当下的一些热门塞子孰优孰劣,但至少我个人比较能肯定的是,它本身具备的硬素质属于同一价位区间比较拔尖的那几个之一。

优缺点也比较明显,优点详见上文此处不赘述,比较大的问题我个人还是觉得在于佩戴可能不友好外加声音不够耐听。
如果在千元档位徘徊的话,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将t5纳为一条比较个性化的备选。因为现实一点来说,t5这个塞子也很难说得上是能随随便便推荐给别人,换个说法就是极其不适合盲狙。所以,还是强烈建议准备入手的潜在用户一定要先试听再做决定。

那么本期也到此结束了,有啥想问的想聊的欢迎私信评论或者加群:602700938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