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未来1999》测评:凡有所求,必有所得

距离《重返未来1999》开服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在经历了第一个大版本的活动“雷米特怀失窃案”之后,理论上研发期间储备的内容应该全部上线了,所以是时候锐评一下这款我曾经寄予厚望的二次元手游了。

九宝,其实我对你是有一些失望的。当初给你定级为二游T0级,其实是高于你测试期展现出的水平的。我是希望上线之后,你能够拼一把,快速成长起来的。T0这个层级,不是把内容做好就可以的。你需要有对当下的网络环境有个整体思考的能力。你做的游戏,它的爆点在哪里?你是否做出了壁垒,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你做的游戏,和其他公司的游戏差异化在哪里?你的游戏,是否沉淀了一套可以产出内容的同人社区?为什么大伙要给你二创产出,而不是做其他的游戏?你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玩家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后续,把你的思考沉淀到每次活动和更新里,我希望看到你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更新。提醒一下,你的游戏,和同层级比,是有些不足的,马上要到年底了,加把劲儿。成长,一定是伴随着痛苦的,当你最痛苦的时候其实才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
好了,不开玩笑了,但是实话实说,我对于《重返未来1999》确实是有些失望的。因为在上线之前我是把它当做二次元版《密教模拟器》来看的,结果上线之后发现其实是裹了一层《密教模拟器》外皮的《哈利波特》,咱都奔三的人了就不看YA(Young Adult)小说了哈...

至于所谓的“抄袭”风波,我认为倒也说不上抄袭。但是你说借鉴吧,又有点牵强,毕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出自哪里。思来想去,我觉得用“化用”这个词勉强还算合适吧。

因为《密教模拟器》这款游戏的世界观棒极了,AK以其天才般的文笔和创意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密氛的“正午”世界观,身为创作者受到它的启发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比如很多网文作者就是这样(《道诡异仙》、《诡秘之主》等等)。

此外,《密教模拟器》是一款典型的“冰山”游戏。即,碎片化叙事展现出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而在水面之下有着一整个完整的世界观体系,一套与世人熟知的世界似是而非的“正午”世界观。但是《重返未来1999》不一样,它只是从其中挑选了一些自己觉得不错的片段加以二次阐述,这些片段是相对独立的,自然不可能体现出《密教模拟器》中呈现出的体系。所以这种不涉及到结构的、只是摘取少许片段的行为,我认为算不上是抄袭。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密教模拟器》里的“诸史”这个概念,把这个和令世界倒退的“暴雨”联想一下,很容易能想出一个经典的叙事诡计,不知道《重返未来1999》后续的主线会不会往这方面发展呢?

好啦,说回《重返未来1999》吧!毕竟我们这次不是主要讲《密教模拟器》的。
其实我能想象到《重返未来1999》项目组想象中的受众是什么样的:他们喜欢酷的、小众的、可以深挖的内容,玩个游戏就能让自己有高人一等的快感,再看一看考据党写的考据论文,嗯,今天又是收获满满捏。
和这类我描述的人群重合度最高的亚文化群体是什么呢?
没错,就是SCP!
什么,你说战锤?也算吧,但是我真没这个意思。
明日方舟?呃.....

但是任何一个玩过两款游戏的人都不得不说一句,这外围系统真的像啊!除此之外,地铁打广告,找画师COSER转发贺图转抽现金,诸如此类似曾相识的宣发手段,丝毫看不出是广州帮的宣发思路。(但是买量还是广州帮的方式,这点之后再说。)我感觉我已经可以大胆期待1999的音乐会了~

我非常能够理解《重返未来1999》想要创造出的那种优雅的“高级感”。
不媚宅,不媚宅,不媚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日配是什么CJB,有我英伦腔有逼格吗?SSR搞个大奶怪就俗了不是,搞条狗就问见没见过?见没见过?!突出一个不走寻常路!(*这令人想起了锤子手机。)

这种狠活确实很有话题度,我还记得《明日方舟》第一次给小车出皮肤的时候就在群里刷爆了,大伙都没见过这么玩的。但是狠活终究是狠活,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给你掏钱的,那么《重返未来1999》期待中的付费人群是什么样的,我已经说过了。我看到过一个非常恰当的形容,叫“新中产二次元”,但是很不幸,中产阶级是伪概念,新中产也是,至于新中产二次元,那只能用悲剧来形容了。

事实证明,这群人只是声音大,但是真掏钱不能指望他们,因为这群人非常“精明”,典型代表言论有:“巫师三只要36,您配吗?”之类的超时空对比法。总而言之要是他们认为不值得,那真的是一分钱都不会给你出的。但是声音大也是一个优点了,因为这帮人可以成为免费的宣传助力,然后为你带来真正能付费的人——只要你伺候好他们的优越感。
那么说了这么多《重返未来1999》游戏本身做的到底怎么样呢?
在平面设计上,堪称杰作,特别是UI层面上,已经可以说是主机游戏级别的品质了。国内在平面设计上能达到鹰角水准的都不多,我认为深蓝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每次界面切换都非常的赏心悦目,顺滑至极。

至于剧情演出上,传统的AVG立绘演出,不功不过。但是除此之外大量使用了CG和电影摄影的手法,在2D游戏里称得上是一流水准,只是“橘子”那段戏藤本树已经打过雪仗了,算不上新鲜,也没什么好哭的(施耐德我才认识你【看表】不到4个小时,而且你刚才还要杀我,我真的哭不出来啊)

剧本之前评价过,抱着玩二次元版《密教模拟器》心态来的朋友们可能要失望了。剧本本质上是个YA小说的路子:结识伙伴、反抗权威、对抗大坏蛋。我也能理解,毕竟你真要按《密教模拟器》那么搞可能要创下二游次留新低的记录了。要写一个大众化的故事,但是又不能太大众化,所以这股拧巴的劲充斥着游戏的字里行间,令人感叹何必呢。
总之剧本大体上没什么问题,整体的文案水准甚至可以说中等偏上,个别的逼话我很喜欢。
在战斗界面呢?小人做的非常好看,整体的技能特效也很高级,这地方不应该是扯后腿的地方。至于战斗逻辑,应该是抄的《七大罪》,但是《七大罪》主要是打PVP的,就算《重返未来1999》再大逆不道也没到搞PVP的地步。总的来说他的游戏深度上不是很深,没有到明日方舟的地步,但是也不是非常浅白到《白夜极光》的地步,中规中矩,打起来稍稍动脑,但是不用动太多。主打一个无功无过。

那么总结下来就是《重返未来1999》是一款里子不差,外表极其漂亮的游戏,怎么看都稳了,难怪我开服之前极其看好这部作品。

那问题来了,现在的节奏哪来的?
在此之前,我先透露几个信息吧,这些信息也不是什么独家秘闻,估计很多人都知道的,不过讲清楚这些之后对大家理解深蓝的操作可能会有一定帮助。
首先是三测时的分池事件,当时口碑很炸,老板也有点慌,就把心相池给砍了,这相当于砍了一条养成线,所以整体的关卡难度都要有调整,其结果就是只需要洞二50就可以打穿所有关卡。
为什么不学方舟做精二就结束呢?方舟也不是全然完美的,其中业内公认的一点就是养成线浅了(所以后面要开模组)再有就是开服角色过于保值了,最后就是没有扫荡券的问题。作为后来者的《重返未来1999》自然从开始就避免这些问题。
在简化操作上,《重返未来1999》依旧没有做出扫荡券,我大概能理解:我都做了这么好看的小人动画,大招这么好看(剧情也同理,说的就是你,you know who!),你居然想跳过?做梦,按头给老子看!
自动战斗就别想了,那玩意不是那么好做的...
不过《重返未来1999》相较于《明日方舟》而言,对于玩家来说倒也不是一点改进也没有,《重返未来1999》可以一次刷四遍,也就是说只要看一次录像就可以获得4倍于《明日方舟》的收益,那听起来还不错啊,玩家怎么不高兴呢?
还记得我之前说的明日方舟的问题吗?深蓝直接把角色做成了需要突破三次才能达到最终形态,虽然玩家根本不需要洞三就能通关,但是玩家不关心这些,既然有洞三,那我就要拉倒洞三。
但是洞三需要什么?让我们看看材料,然后倒吸一口凉气。

其实这很正常,因为这就不是你开服一个月之内应该考虑的。
但是要么你就别给玩家看,看了我就要升级,升级又要材料,材料又不掉,体力有没有,那就别怪我嘴上不留情了。
深蓝的目标用户,所谓“新中产二次元”此刻把他们的大声音对准了研发商(也是发行商,自研自发)潘多拉的魔盒至此就被彻底打开了。
之后所有的节奏,无论是“阴阳玩家”“活动安排不当”“狗子动画问题”“联动不当”等等等等都是在这个结果之下的产物,就算没有这些节奏也会有别的节奏的。
如果只是部分玩家闹节奏,倒也还好。但是深蓝的买量策略是广州帮那一套,我相信你前一阵子一定在各种稀奇古怪的平台上看到了《重返未来1999》的广告,这样超广域宣发带来的问题我之前已经在《公主连结ReDive》刚出的时候说过了,如果你宣发的太广,那么就会带来许多不明真相的无知群众,而无知群众虽然无知,但是他们最容易被大声音带着跑了。所以口碑就越来越差,一时间好像《重返未来1999》马上就要寄了一样。

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产品经理,苹果创始人,我的师叔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消费者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这句话广泛适用于任何面向大众的产品上,比如《重返未来1999》。当玩家抱怨体力不够用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给他们发体力,而是应该看他们要那么多体力来做什么。
做什么?当然是洞三了!难不成是看你家的小人动画吗?
洞三做什么?不洞三怎么打深渊(深眠域)啊?你快点过几天又要刷新了!
打深渊为了什么?废话,当然是拿工资啊,不拿工资血亏八百亿,然后我就赶不上接下里的限定池了,他丫的活动规划又不清晰,要是没抽出来限定说不定下期深渊就过不了,长此以往只能度过一个失败的人生。

(不得不说勒夫真是天才运营,看问题很透彻)
所以说,策划必须对自己服务的人群有一个深刻认知,这个认知必须深刻到他们自己都不曾了解。只有你洞悉了你的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产品。

对于我国玩家而言,无论你储备多少内容,上线都是不够的,玩家永远会在一周之内给你打穿,因为丫就不是抱着玩游戏心态来的,他们是抱着打工心态来的,打得越多赚的越多。在这种“我赚到了”的心态加持下,没有任何一款游戏的内容能够经受住这帮赛博矿工的疯狂挖矿,所以抱怨主线太短的人未必真的喜欢剧情,也有可能是通过奖励没拿够;抱怨体力太少的人也未必真的喜欢精致的小人战斗,只是因为他卡洞三耽误他挖深眠域了。
这就是《重返未来1999》所面对的真实情况。玩家喜欢“神秘学”,喜欢有逼格的东西,喜欢英配,喜欢优雅的立绘,喜欢精心设计的演出。但是一旦要为之付费,对不起,巫师三才要36,我觉得你不配。
倒不如学学莉莉丝了,《剑与远征》做的就蛮好的。“怕什么养成无穷,氪一分有氪一分的提升”如果氪一分有三分的提升,那玩家才喜笑颜开呢。
但是这样又会有内容上的供给不足问题,不过...你们会想出办法的,对吧?大不了加班嘛。

现在做产品和以可大不相同了,虽然二次元游戏的历史极为短暂,但是已经突飞猛进了超多个版本,《明日方舟》放到今天都不一定会爆。这就是老生常谈的:“二次元玩家正在割裂。”其实割裂的又何止是二次元呢?
那么归根结底,《重返未来1999》在底子上并不差,也就是说还有大把的机会可以挽回玩家的口碑,只要能把握住,在残酷的二游市场上博得一线生机还是可以的。
至于这款游戏的商业成绩,没有特别明确数据,不太好说,但是自研自发是一步非常凶险的棋(至于为什么之后会说到)很有可能带来资金上的压力,导致后续操作变形。广州能出这么一家很二次元的公司不容易(另一家是库洛),我还是希望深蓝能够挺过现在的风波。
好了,课后题时间,既然你都看到这里了,不妨想一想,为什么现在的游戏厂商都在做自有社群?(米哈游的米游社,库洛的酷街区,网易的大神...)可以把你的思考写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