锹甲科-亚科\族\属整理3.0版(下篇)

继续 Lucaninae 锹甲亚科
Penichrolucanini 隐爪锹甲族

曾经是作为一个亚科,后归入锹甲亚科(Lucaninae)下。该族的属种均为寄居在白蚁或蚂蚁巢穴内的螱客\蚁客,因此也被统称为“蚁锹甲”,为了预防白蚁\蚂蚁的攻击成虫腿部特化的非常短小,末端的钩爪也隐藏于跗节内
Brasilucanus 美洲隐爪锹甲属

仅有两种,分布于南美的巴西、圭亚那、法属圭亚那和秘鲁
.
Penichrolucanus 亚洲隐爪锹甲属

分布于东南亚地区
.
Xizangia 眦锹甲属

藏宽眦锹甲 Xizangia cryptonychus
以原本亚洲隐爪锹甲属(Penichrolucanus)中唯一的国产种类-“藏宽眦锹甲”为模式种独立分化出来的新属,并在2022又发表了第二个种,两种分别产于中国的云南和西藏

Platycerini 琉璃锹甲族
顾名思义成虫的外壳富有光泽颜色又丰富多样
Platycerus 琉璃锹甲属

广泛分布于东亚至欧洲以及北美
.
†Succiniplatycerus属

波罗的海琥珀中保存的已灭绝属,目前仅发现一种,生存于始新世

Platyceroidini族
从琉璃锹甲族(Platycerini)里划分独立出来的一个族
Platyceroides属
(Platyceropsis属已归为该属下的亚属)

中:Platyceroides potax
右:Platyceroides marshalli
分布于北美洲(又是不看触角都能当成拟步甲的一属)

Rhyssonotini 皱胸锹甲族
曾经归于金锹甲亚科(Lampriminae)下
Colophon 考锹甲属
(全属种类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甚至极危保护物种)

分布于南非的地栖性锹甲,成虫后翅退化没有飞行能力
.
Ryssonotus 花锹甲属

经过重新划分后现在变成了只有一个种的单型属,产于澳大利亚
.
Safrina属
2016年从花锹甲属(Ryssonotus)中划分出来的一属(直接让原属变成了光杆司令)

分布于澳大利亚

Sclerostomini族
可以说是现在锹甲当中最垃圾桶的一个族...包含了一大众分布于南美洲以及大洋洲等地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属种
Aegognathus属

分布于南美洲
.
Altitatiayus属

右:Altitatiayus trifurcatus
分布于南美的巴西,成虫没有飞行能力
.
Andinolucanus属

单型属,产于南美的秘鲁
.
Apterocyclus属

分布于夏威夷,成虫没有飞行能力
.
Apterodorcus 无翅锹甲属

右:Apterodorcus tristis
仅有两种,分布于南美的阿根廷和智利,顾名思义成虫的后翅退化无法飞行
.
Arnaudius属

4:Arnaudius digennaroi
5:Arnaudius koikei
分布于南美的秘鲁
.
Auxicerus属

分布于南美的玻利维亚和秘鲁
.
Caenolethrus属

单型属,产于智利
.
Cantharolethrus 长须锹甲属
由于雄性成虫深黑色+极具光泽的外壳故此也被称为“南美黑艳锹甲”(公虫还长有比例非常长的触角)

分布于南美洲,成虫喜欢取食可可树的汁液,因此一些种类在其原产地属于农业害虫...
.
Charagmophorus属

仅有两种,分布于南美的巴西、圭亚那和委内瑞拉
.
Chileistomus属
从Sclerostomus属里独立分化出来的单型属

分布于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成虫鞘翅上有黄色斑点,公虫的前胸甲上还长有一个角状隆起
.
Dorculus属

分布于印尼的龙目岛、帝汶岛以及澳大利亚的北领地和昆士兰,成虫没有飞行能力
.
Erichius属

分布于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
.
Geodorcus属

分布于新西兰及周边岛屿,成虫没有飞行能力
.
Hoplogonus 肩针锹甲属

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因在鞘翅最前端左右各有一个小刺而得名,成虫没有飞行能力
.
Incadorcus属

分布于南美的秘鲁和玻利维亚,公虫长有不对称的大颚
.
Leptinopterus属
(在有些分类中该属自成一个Leptinopterini族)

分布于南美的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一些种类公虫的大颚左右不完全对称
.
Lissapterus属

分布于澳大利亚,成虫没有飞行能力
.
Lissotes属

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成虫没有飞行能力
.
Macrocrates 南美蚁锹甲属
(该属只是因为公虫长得有点像某些蚂蚁的大脑袋兵蚁而得名,不要跟前面也别称“蚁锹甲”的隐爪锹甲族(Penichrolucanini)搞混了)

分布于南美的巴西
.
Metadorcinus属

分布于南美洲,部分种类公虫的前胸甲上也有一个角状突起
.
Metadorcus属

仅有两种,分布于南美的巴西和秘鲁
.
Montesinus属

分布于南美的巴西,成虫没有飞行能力
.
Onorelucanus属

分布于南美洲
.
Paralissotes属

分布于新西兰,成虫没有飞行能力
.
Pseudodorcus属

仅有两种,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北领地和昆士兰
.
Pseudoscortizus属

单型属,产于南美的秘鲁
.
Pycnosiphorus属

仅有两种,分布于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
.
Sclerostomulus属

仅有两种,分布于南美的智利(不看触角会错当成拟步甲的属再+1)
.
Sclerostomus属

分布于南美的秘鲁、巴西和阿根廷
.
Scortizus属

分布于南美的巴西、玻利维亚和秘鲁
.
Zikanius属

单型属,产于南美的巴西
.
†Paleognathus属
(这属该归在锹甲亚科(Lucaninae)还是金锹甲亚科(Lampriminae)有争议...)

波罗的海琥珀中保持的已灭绝属,目前仅发现一种,生存于始新世

老实说个人感觉把南美和澳洲的这么多个属全塞在一个族里但却又没再往下继续细分亚族什么的真的是过于杂乱了...其实也看到有一些分类资料里面是Sclerostomini族只包含南美那些属种,而把大洋洲的Bomansius属、Dorculus属、Geodorcus属、Hoplogonu属、Lissapterus属、 Lissotes属和Paralissote属这几个属组合划分成了一个厚颚锹甲族(Lissapterini)。至于哪个更合适我只能说见仁见智吧...毕竟分类本来就是一直都在变的

还有三个未定族的已灭绝属:
†Anisoodontus属

2022年发表的最新已灭绝属,保存于缅甸琥珀中,目前共发现有两个种,生存于白垩纪中期(早白垩世后期?)

†Cretolucanus属

化石出土于俄罗斯,目前共发现有三个种,生存于早白垩世
.
†Prolucanus属

2022年发表的最新化石属,出土于中国-辽宁,目前仅发现一个种,生存于早白垩世

Aesalinae 斑锹甲亚科
该亚科下包含了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锹甲化石,这或许预示着这个亚科下一些种类的造型也代表着锹甲科最原始的形态结构
Aesalini 斑锹甲族
Aesalus 斑锹甲属

分布于东亚、中亚、北亚至欧洲
.
Echinoaesalus 热带斑纹锹甲属

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以及中国-台湾
.
Himaloaesalus 喜马拉雅斑锹甲属
2013年从斑锹甲属(Aesalus)里划分出来的一属

分布于印度、尼泊尔、老挝、越南以及中国的广西、浙江、福建、贵州、湖北、重庆、云南和西藏
.
Lucanobium 美洲斑纹锹甲属

仅有两种,分布于南美的法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
.
Strabaesalus属
2018年从斑锹甲属(Aesalus)里划分出来的新属

分布于马来西亚(包括沙巴州)
.
Trogellus属

分布于墨西哥到中美洲地区
.
Zelenkaesalus属

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婆罗洲以及菲律宾-吕宋
.
†Cretaesalus属
(找不到图)
已灭绝的化石属,出土于哈萨克斯坦,目前仅发现一种Cretaesalus ponomarenkoi,生存于晚白垩世
.
†Juraesalus 侏罗斑纹锹甲属
(找不到图)
已灭绝的化石属,出土于中国-内蒙古,目前仅发现一种Juraesalus atavus,生存于中侏罗世
.
†Sinaesalus属
(找不到图)
已灭绝的化石属,出土于中国-内蒙古,目前共发现有三个种:Sinaesalus curvipes、Sinaesalus longipes和Sinaesalus tenuipes,生存于早白垩世

Ceratognathini族
该族下种类均长有发达的触角
Ceratognathus 沙地锹甲属

分布于澳大利亚
.
Hilophyllus属

分布于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
.
Holloceratognathus属

分布于新西兰
.
Mitophyllus属

分布于新西兰
.
†Electraesalopsis属

缅甸琥珀中保存的已灭绝属,目前仅发现一种,生存于晚白垩世
.
†Protonicagus属
(这属该归在Ceratognathini族还是Nicagini族有争议...)

缅甸琥珀中保存的已灭绝属,目前仅发现一种,生存于晚白垩世

Nicagini族
仅有一属,成虫长得很像鳃金龟...并且是母虫的体型普遍大于公虫
Nicagus属

分布于日本、美国和加拿大

Lampriminae 金锹甲亚科
曾经是包含了澳洲的一众小脑袋锹甲,但现在许多属种给划分去了锹甲亚科(Lucaninae)下
Lamprimini 金锹甲族
Dendroblax属

单型属,产与新西兰
.
Homolamprima属

单型属,产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州
.
Lamprima 金锹甲属

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部、新西兰以及塔斯马尼亚岛,成虫体色非常丰富多变,公虫的前腿胫节末端还长有一片扇形切割器,可以用来割断植物的茎叶从而取食汁液
.
Phalacrognathus 彩虹锹甲属
澳大利亚代表性的锹甲种类,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锹甲,成虫鲜亮的鞘翅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能够映出各种炫彩的光泽,并且在人工培育下有着多种色系

单型属,产于澳大利亚,是该亚科的最大种同时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锹甲

Streptocerini 宝石锹甲族
仅有一属一种,是该亚科里唯一不产于大洋洲的种类
Streptocerus 宝石锹甲属

分布于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成虫的鞘翅同样极具光泽

Syndesinae 筒锹甲亚科
该亚科下的属种成虫身形普遍都呈圆筒状
Ceruchini 铠锹甲族
Ceruchus 铠锹甲属

分布于东亚至欧洲和北美洲

Sinodendronini 拟锹甲族
可谓是长得最不像锹甲的锹甲了...公虫既没有发达的颚牙又长角,以至于曾经被作为独立的亚科甚至自成一科
Sinodendron 拟锹甲属

分布于东亚、中亚、北亚、欧洲和北美洲西部
.
†Prosinodendron属

已灭绝的化石属,出土于中国-辽宁,目前仅发现一种,生存于早白垩世

Syndesini族
Psilodon属
曾经是作为Syndesus属下的亚属,后提升为独立属

分布于南美洲
.
Syndesus属

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岛以及瓦努阿图和新喀里多尼亚

看到这里其实多少都能看出有不少南美洲跟澳洲的锹甲属种之间确实是有着相比起其它洲的锹甲更为接近的共同祖先

†Ceruchitinae亚科
仅有一属
†Ceruchites属
(找不到图)
已灭绝的化石属,出土于德国,目前仅发现一种Ceruchites hahnei,生存于渐新世

†Litholampriminae亚科
仅有一属
†Litholamprima属

已灭绝的化石属,出土于中国-辽宁,目前共发现有两种,生存于早白垩世

†Paralucaninae亚科
(或自成一科)
仅有一属
†Paralucanus属
(找不到图)
已灭绝的化石属,出土于蒙古,目前仅发现一种Paralucanus mesozoicus,生存于晚侏罗世

†Protolucaninae亚科
仅有一属
†Protolucanus属
(找不到图)
已灭绝的化石属,出土于蒙古,目前仅发现一种Protolucanus jurassicus,生存于早白垩世

分类是一直都在变的,所以现在这些亚科或族属的划分也说不准会不会在什么时候就又有变动了,而且目前就个人感觉来看某些属该归在哪个族以后是肯定还会再改的

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在评论区内指出或补充
参考资料:
罗氏虫社 https://www.lscssh.com/qiaojia/
https://www.catalogueoflife.org/?taxonKey=C8B
https://www.inaturalist.org/taxa/49083-Lucanidae
http://treatment.plazi.org/id/03C687BAFFF8FFAA8581BA186D0555FE
https://www.mindat.org/taxon-3263244.html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