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后第一次入师门要注意哪些?
大家都知道选择导师是双向选择,拟录取公示后,就有不少院校开始发布选择导师的通知。考研录取之后大家尽快联系确定自己的导师,研究生与本科的不同,就在于是“师门”进行活动。团建、组会、实验室、聚餐,都会成为读研后的家常便饭,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一些入师门的小技巧。
进师门群后的行为
提醒大家在公共场合一定一定要注意祸从口出!加入师门群后,除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尽量避免闲聊,尤其是八卦的事情,大家多看看就好,不要发表太多言论和想法。导师发的信息,师兄师姐回复咱就跟着回复,送祝福咱就跟着祝福,整个就是随大流。
如果遇到拿不准的事情,就去私聊导师或者私聊师兄师姐,少在群里发言是读研必备素养。把自己该做好的事情做好即可。
初次开组会
少提问题,多做笔记!作为师门的小辈,第一次开组会最重要的就是倾听,多问问题不一定会显得很好学,悄悄做好笔记才是葵花宝典。重点注意: PPT模板格式、汇报顺序和汇报重点等。有了这些基础,后面就可以好好设计自己的第一次汇报啦。TIP:提前问师兄师姐要他们的汇报PPT噢~
无论是汇报还是写论文,其实就是考验“讲故事”的能力,内容再好无法传递给听众都是于事无补在正。式汇报前,可以利用PPT的录制功能进行预演,来把握合理的汇报时长,也可以反复地复盘并改进。现场演讲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一部分的衔接,不要生硬地跳到下一部分,注意与老师和同门的眼神交流,切忌长段念PPT。
第一次做项目
加入师门后的第一次项目也十分重要,会直接决定你留给整个师门的第一印象,所以大家一定要在项目开始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不限于:明确项目目标,梳理重要时间节点,准备开会的材料和文献。最好能够去学习或看看一些类似的案例,为本次项目提供一些参考。
大多数导师的项目都会涉及一些和政府或者企业的合作,所以大家如果在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拿不准的事情,一定不要害怕发问。避免因为自己的不确定,耽误项目的整体进度,或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如果害怕和导师交流,也可以多问问同组的师兄师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