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炉除尘器主要技术及系统工艺
我公司根据中频电炉冶炼过程产生的烟气特点,结合本公司多年来在冶金高温烟气除尘方面总结出来的经验,中频电炉烟气治理系统工艺遵循“低阻、中温、大流量”的设计原则。
中频电炉除尘器主要技术措施:
1.烟气捕集:诱导捕集;
2.烟气冷却:低阻板式机力冷却器或一、二次烟气互混冷却;
3.烟气净化:抗结露低阻脉冲清灰布袋除尘器;
4.系统管网设计优化,降低管网阻力;
5.系统在较小电机功率配置下,达到较大的风量,降低运行电耗。
电炉除尘器除尘系统工艺着重考滤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电炉烟气捕集的条件确定工艺流程并使工艺短程化系统低阻化
2)系统低阻化
3)优化系统风机、电机的匹配性,提高效率。
4)在满足总图布置的前提下,使设备布局更加合理。
一、系统工艺特征:“低阻、中温、大流量”其目的是:
1)消耗能量低的前提下,获得较大的处理风量,最好捕集效果。
2)在同样的处理风量下,尽可能混入冷风,保证烟气温度在50℃ -100℃之间,既不能烧毁滤袋,又不能减少运行能耗。
3)在同样的处理风量情况下,优化管道设计,降低系统阻力。
二、温度控制
布袋除尘器允许工作温度上限为120℃(瞬)。高于120℃温度烟气进入除尘器将会烧毁布袋,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用野风阀的形式来控制烟气温度常用而简单有效的方法。
三、处理风量的确定
系统风量的确定是除尘系统设计中心的关键所在,如何科学合理地计算除尘系统所需风量直接影响除尘效果的成败。
1)系统风量偏低时的问题
A、根据工艺条件估算差;
B、车间劳动卫生条件差,天车工作业环境恶劣;
C、易烧滤袋尤其是管道短,流速高时。
2)系统风量的计算方法
A、根据工艺条件估算烟气平均温度;
B、根据烟气成份计算成份的热容量;
C、根据铜水况倒方式,铜水流程远近,铜水流的大小和铜水的温度等因素,估算出烟气的上升速度和烟柱的截面积;
D、国内外电炉的实测资料;
E、我公司在冶金烟尘治理长期积累的经验;
F、根据罩形确定罩形系数;
G、通过罩口截面积流速和换气次数校核处理风量;
(3)根据理论计算以及实践经验确定本方案的系统风量;
4、优化管网设计,降低管网阻损,使系统阻损发挥醉佳效能
1)合理布置管网、降低管网阻损
基本理论:
P:系统阻力
V:流速m/s
Λ:磨擦阻力系数
P:烟气密度
L:延程长度
D:管道水力半径
a)合理布置管网,尽量减少弯头,管道突变等阻力因素;
b)选择合适管道直径使得烟气流速为14-16m/s;
c)选择合适的管道截面积形状。
2)稳定除尘器阻力在设定范围内
3)选择合理的风机
基本理论:N=ΔPQ(kw)
式中:N:功率(kw) Q:系统处理风理m3/h
根据系统处理风量及系统阻损乘积,选择相匹配的风机,使得风机稳定运行在高效区;
a)管网A设计不合理,特性风线高而且陡,为达到所需的处理风量,必须选用较高压头的风机1。除尘器能耗也随之增加。
b)网B经优化设计后,特性曲线高而且平坦部优需选用低压头的风机2,就能得到所需处理风量,除尘能耗低。
5、整体布置(确定方案后我方会提供详细的设备图与布置图)
6、清灰机制自动化
设置清灰程序确保除尘器的清灰工艺。由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脉冲阀的动作,按时间顺序不间断清灰。
7、除尘器脉冲气源温度必须控制在“露点”以上,常温的气源不适合作清灰源使用,所以有效地控制脉冲气体温度提高滤袋使用寿命和防结露的必要措施。由于依靠人工控制脉冲气体温度显得繁琐和麻烦,故在清灰气源加热气包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并与PLC连接,随时监测清灰气体温度当温度低于下限时,让加热气包工作加热气源,当温度高于上限时,让加热气包停止加热。
8、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控制自动化
捕集罩吸入的烟气是高温烟气,不经过温度处理而进入除尘器,必将烧毁耐温120。C的除尘滤袋。所以在主管道上高有1个电动混风阀与PLC连接,其中一个靠近吸口,另一个靠近除尘器进口,电动混风阀靠近主管道前端,当吸口处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烟气温度值上限时,由PLC控制打开电动混风阀,混入冷气以降低烟气温度;当吸口处温度传感器及除尘器进口处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烟气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值下限时,由PLC控制关闭电动混风阀。由PLC控制开关电动混风阀可确保进入除尘器的烟气温度,从而保证除尘器滤袋的安全。
9、卸灰操作自动化
除尘器的卸灰及输灰设备均由PLC控制,只需按一次按钮,即可完成卸灰及输灰过程。也可手动操作。
10、无尘化卸灰、输灰
电炉烟气粉尘经清灰系统清下后,暂储于除尘器灰斗。卸灰系统形式为:一级螺旋输送机、卸灰阀、装车、外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