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夏天的隧道长评
那么,先问一个问题吧,什么是好的小说?是有着深邃的思想还是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亦或者是读完后简简单单的一句爽快;是在短短的篇幅内将人物刻画的刻骨铭心还是在读完一遍后让人忍不住再读一遍的冲动。相信大多数人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圣人或是达到“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那样神乎其神的境界,就我自己而言我所读书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在我无聊或是失意的时候缓解我的情绪,仅此而已。那么,能和读者产生共鸣能将读者拉入书中就足够称之为“好”了吧。 接下来我要写的书是八目迷老师的《通往夏天的隧道,再见的出口》。这本书在发售后就登上了轻历的殿堂,对于处女作已是相当成功。八目迷的书其实大多都与时间有关,现在想起,我看这本书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读完这本书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再去读一遍。其实关于这本书最大的讨论点在于结局的是否美好。主人公因隧道内外的时间流速差异而停留了13年,表面上看他们浪费了13年的宝贵时光,出来以后物是人非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真是这样吗?还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男主塔野熏是一名活在“是我害死了妹妹”的悲痛中的高中生,他看着因为自己而支离破碎的家庭数次萌发出“要是死的人是我就好了”的想法,在这样的心态下他偶然得知了浦岛隧道的传说。 “你知道浦岛隧道吗?据说进入那条浦岛隧道的话,就能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喔。”在这个传说的影响下,他开始了对隧道的一次次探索并与花城杏子结为同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测出了时间流速的差异还在隧道中看到了内心渴望的东西。他们约定一起进入隧道,但就在这时花城杏子的愿望“成为一名漫画家”得到了部分的实现,熏为了让她抓住机会而选择背弃二人的约定独自进入隧道并在入口处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意“花城杏子对塔野熏而言是最特别的人。可以请你就这样将就一下吗?”。在隧道的终点,他见到了自己死去的妹妹,就在他与妹妹的交谈中他发觉自己失去的并不是妹妹而是——爱人的资格。在这时,关于浦岛隧道传说 的真相才被揭开,在浦岛隧道中获得的不是想要的东西而是失去的东西。塔野熏失去的东西是爱人的资格而不是妹妹,同样,花城杏子失去的东西不是成为漫画家的梦想,而是在一次次责骂中失去的创作的勇气。它从来不会实现你的愿望,而是能够让你重新面对这个世界。隧道中有的不是神灯一样的魔力而是被拉长的时间,让人看到那些曾经被放弃或遗失的美好。 “可在不知不觉中,我还找回了其他东西。那就是面对现实的力量,接受痛彻心扉的过去,活在当下。”在抵达隧道尽头时,他终于能够直视曾经的自己,接受了妹妹的死,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但是,此时外界已经过去了八年。他开始往回走,并在途中遇到了前来寻找他的花城杏子,当他们跑回起点时,时间已经过去了13年,外界看起来和原来一样,他们的容貌也没有多大变化,可是他们已经重新获得了勇气与信念。 “蝉鸣声已经听不见了。我们一同度过的夏天结束,秋天即将到来。然而到了明年,夏天还会再度来临。”在故事的最后,二人开始为了梦想而奋斗,如果没有在隧道中的一天,那这十三年又会以何种心态去度过呢,二人的处境也会有所不同吧。 这篇文章是我在睡前空出时间写成的,每当我不知如何下笔,我便关上屏幕让房间重新回到漆黑一片的状态;同时,看向窗外。但我看到的不是将天穹点亮的繁星,而是高楼上忽明忽灭的航标灯,这也足够了,足够让我混乱的思绪得到整理,足够让我写到这句结尾。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春夏秋冬代行者》中作者后记的一段话“我可以给你毛毯,但很抱歉我无法伴随在你的身边。我会在雪国,声援思考何时是自己奋战机会的你。你拿起了这本书,虽然只有这样的缘分也请让我为你声援。可以的话,希望这个故事可以成为漫漫长夜里陪伴着你的毛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