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正手攻球到底练的是什么?

2023-02-14 14:26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正手攻球到底练的是什么?如果细节不到位,对这个问题是很难掌握好的。网上有很多正手攻球的练习,有的讲的很细,有的就讲的很粗。而且正手攻球这个东西,你的概念是模糊的,那么你就很难练得精进。而且正手攻球只是一个基础性的东西,正手击打,正手拉球的时候与正手攻又有了差异;如果你对正手攻理解不够彻底,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正手击打和正手拉球的学习。

        正手攻,国家队也会练的,通常都是作为正手拉球之前的一个热身。实际上,从功能性上来说,正手攻只是一个训练内容,它并不是实战内容。实战的话,正手挡,正手击打,正手快带,正手拉球,这些才是;然而正手攻可以堪称是正手所有技术的“鼻祖”。所以,虽然正手攻的练习实战不会用,但并不是意味着正手攻球不重要,实际上它很重要。

       无论正手还是反手,实际上所有乒乓球技术都是围绕撞击和摩擦来进行的,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可以拆分为对撞击和摩擦的理解。所以正手攻球,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该技术就是让你去理解,控制和制造适量的撞击和摩擦。

        正手攻球到底练的是什么?练的就是撞击和摩擦。所以你需要明白,哪些发力是制造撞击,哪些发力是制造摩擦,做到如此,你才是真正的明白了正手攻球。

         如果我不收小臂,用大臂多撞击,我正手攻球也能上台,这就是“相对纯粹”的撞击。这里为什么用相对纯粹,因为绝对的撞击或者绝对的摩擦肯定是没有的,只能说撞击更多,还是摩擦更多。如果我多收小臂,大臂的撞击减少,这样正手攻球也能上台的,这是“相对纯粹”的摩擦。但我们练球的时候,肯定是大臂和小臂协同用力的,这样正手攻球才协调,你才能同时掌握和调整撞击与摩擦。

        正手引拍幅度加大,撞击增加,摩擦减少,这就是正手击打,比如伊藤美诚的正手拍击弧圈球。正手引拍幅度加大,撞击适当征集,摩擦适当增加,打摩结合,这就是正手拉球,比如马龙的正手弧圈球。正手引拍幅度加大,身体不蹬转,依靠小臂去摩擦球,这就是正手快带。

        正手练攻球不只是练攻球,你是在为正手击打,是在为正手拉球打基础。所以你懂的,你必须学会怎样增加撞击,然后怎样增加摩擦,并且要学会撞击和摩擦同时都增加。有很多球友练攻球整体的感觉是僵硬的,是僵化的,练了很久还是不得其道,就是因为他们不懂练正手攻球的真正意义。正手攻球练的是细节,是如何去增加和减少撞击,是如何去增加和减少摩擦;通过对正手攻球的精雕细琢,从而去真正的习得乒乓球正手的所有技术的变化,所有的因果。只有如此,你对乒乓球技术的理解才足够深厚,才能事半功倍,从而避免陷入教条主义,以致停滞不前。

        首先你得知道你为什么练正手攻球,你正手攻球的意义,然后再去用身体的蹬转。有些人只是动作“形似”,但他不懂为什么蹬转,不懂蹬转对撞击和摩擦的影响。

        正手攻球,你要用上身体的劲,就需要正确的引拍动作,引拍动作到位了,你的正手攻球就才算是真正做到位了,这样才能会后面的正手弧圈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手攻球,你最好能懂收胯;虽然不收胯,只是转腰也能让正手攻球打得比较好。但为了练好正手弧圈球,最好还是收胯到位。

        收胯是一个有着连锁反应的动作,如果你会收胯,那么收胯的同时你就转腰了,你的腿也就压住了。只要收胯到位,你引拍就真的到位了。收胯的同时,你的大腿能压住重心,你的腰也就随动了,然后自然而然就沉肩了。有些业余球友不会收胯,只会转腰,但如果你只是转腰,那么的大腿是压不低重心的,你的肩是沉不下去的,你的所谓的转腰只是平转,这种平转就像机器人,动作是非常不到位的。

         还有的球友正手攻球纯靠小臂发力,这种就是摩擦过多,后期的问题就是不会增加撞击,正手拉球容易形成拉薄皮的拉法。另外的一些球友正手攻球就是太依赖大臂的撞击,抡大臂太多了,后期的就容易形成撞击过多的正手拉球方法,球只快不转,二跳不顶。

         业余正手主要有几大通病,一是纯撞击型拉球,二跳不顶,旋转不强,只是有速度;二是纯摩擦型拉球,拉球是薄皮式拉法,只有旋转,但没有速度,杀伤力大打折扣。所有拉球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正手攻球不到位造成的。所以只有练好正手攻球,只有对撞击和摩擦理解到位,只有身体的引拍和发力到位,你的正手拉球才有“前途”!


正手攻球到底练的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