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也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的家园。“天时育物,地利有限,人欲无极”。地球上的资源不是“用之不竭。人类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不惜残忍地伤害一直无私奉献的地球母亲,污臭河道、白色垃圾、滚滚浓烟,都在一步啃食着地球妈妈的身体。她早已伤痕累累。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水土流失……身边的环境正在向人类发出警告,如果人们依然肆无忌惮地摧残,不加收敛,我们的世界就快要被推向生死边缘了。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就不复存在了!
联合国此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既体现了全球人民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和认真态度,也表达了全体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还世界一片绿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响应联合国号召、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我国也快速出台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也多次强调,要“像爱护爱护生态环境,像爱护爱护生态环境”。要在全局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拳出击整治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乱象,坚决打赢环保整治攻坚战。
以前,我们周围的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灰尘遍地,风一吹,五颜六色的垃圾袋满天飞舞,河边的居民在原本清澈的河水里洗衣服、倾倒垃圾,致使河水浑浊不清,在炎热的夏天还会散发出阵阵恶心的气味,路过的行人都要捂住口鼻、快步离去,鸟儿也不再光临,河边的花草也渐渐衰败,原本生机盎然,现如今却一片死寂。
近年来,经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后,许多地方都焕然一新,让人们赞口不绝。道路上出现了洒扫车,车辆经过不会再扬起漫天灰尘,还有专门的绿色环道,人们闲暇时可以骑行、散步,看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垃圾分类随处可见,河水渐渐变清,花草也渐渐茂盛起来,鸟儿每天都在树梢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大人们饭后到树下乘凉唠嗑,孩子们在草地上打滚、奔跑,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离去,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地方,人们的思想也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慢慢发生着变化。绿色生活的理念正悄悄根植于人们心中。环境好了,心情就顺畅;心情顺畅,生活也就变得别有一番趣味。
“人不不负卿”。人类的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要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一定能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环境定不会辜负我们,森林将会越来越大,沙漠会将越来越小,人民的生活将变得越来越好,“天蓝、水清、地绿”的美好蓝图终要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