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韩国队辱华事件,归化外籍球员就能提高国足成绩?

2019-06-01 14:23 作者:飞碟说  | 我要投稿


丹尼尔

最近韩国体育圈又做了一件非常无耻的事。

在四川举办的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于5月29日正式结束,韩国U18青年队(U18即18岁以下)夺冠。因为中国国青三战全败,早就没了夺冠的可能,所以大家在揶揄一下中国队的同时,也对冠军韩国送上了应有的尊重和掌声。

按理说,这就是一个非资深球迷不会关注的赛事,本来不会在互联网上有什么波浪,但韩国队夺冠后的一系列恶心行为,让很多圈外人也注意到了这件事。

一般球队夺冠,拿到奖杯之后都会热情亲吻,而韩国队员则将其踩在了脚下:

现场的观众还表示,有的韩国球员甚至对奖杯做出了撒尿的动作,以至于他的队友都看不下去,上前阻止。

此举很快在中韩两国的互联网上引起了巨大的风波,在巨大的指责声中,韩国的教练组和全体成员鞠躬道歉:

但组委会还是收回了冠军奖杯。

就在一小时前,韩国足协也为这件事正式在官网道歉:

图片来自中国青年报

说实话,愤怒归愤怒,但韩国体育界做出这种事我还真不意外,毕竟他们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就不断刷新体育界的下限。对韩国体育界丑闻不了解的可以移步三月份栩小牧的旧文《论不要脸,当属韩国运动员》

而大伙在对韩国人生完气之后,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对国足的愤怒和担忧身上,毕竟在这届熊猫杯上,国青的表现实在是让人夸不出来。

潘粤明还发了一条微博,希望国青队员能知耻而后勇。

其实绝大多数人对国足的态度都是差不多的,平时尽管会嘲讽、会辱骂,甚至把“解散国足”这些话挂在嘴边,但有一天,国足真的跟孙子一样被别人侮辱的时候,最义愤填膺的也是这些人。

总之,大家都希望国足能取得好成绩,甚至大家的期待越来越低,过去期待的还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现在只要别输给鱼腩队伍,那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有人提出了一个立竿见影能过提高国足成绩的办法:如果这届中国球员不行,那找行的外国人,让他们加入中国籍,成为国足,国足不也跟着行了?

就在熊猫杯事件的两天前,一则与此有关的新闻占据了热搜榜的首位:

对中超稍有关注的人应该都知道,广州恒大名宿高拉特是巴西人,2015年来到中超,很快凭借其高超的球技成功立足,并成为了广州恒大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并在2015年,恒大勇夺亚冠冠军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高拉特并没有代表巴西国家队在正式比赛出场的经历,也就是说,如果高拉特真的获得了中国国籍,他就可以代表国家队登场亮相。

很多网友对这个可能性保持着欣然接受的态度,他们认为已经处在谷底的国足,急需一次突破来赢得关注度和人们的认可,才能让更多人参与到足球运动中。

“加油,规划不影响青训的重视。”

“先把成绩打出来!”

这次熊猫杯事件之后,很多支持归化外籍球员的网友更是有了充分的理由:如今已经快被人骑到脖子上拉屎了,所以必须要靠归化球员来提升水平,取得成绩嘛!

再一个,足球强国的归化球员早就有先例,比如波兰出生的克洛泽加入德国国家队,最终成为世界杯历史第一射手:

巴西人德科加入葡萄牙国家队:

巴西人迭戈-科斯塔披上了西班牙国家队的战袍:

除了这些传统足球强国之外,邻国日本在足球崛起之路上,归化球员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1992年亚洲杯,日本队首次赢得重大锦标,而他们的核心球员,名叫拉莫斯-琉伟。

此外,日本国家队的历史上还有不少来自南美的归化球员,比如吕比须:

比如参加过02和06两届世界杯的三都主:

可以说,日本足球能够成为亚洲顶级,与这些归化球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看,中国归化以埃尔克森、高拉特这些常年在中超闯荡的高水平外籍球员都合情合理,也是一剂可以马上见效的良药。

但是,我依旧认为对归化球员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至于归化高拉特,更应该旗帜鲜明的反对。

首先,中国足球最基础的问题在于足球人口太少。很多人经常说“14亿人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这种话看似有理,但其实并不正确。因为哪怕你有一百亿人,没有一个去踢球也白扯。

根据国际足联官网的数据,我国注册球员的人数是71万人,而德国注册球员的人数达到了六百万,而我国有14亿人口,德国的人口数连1亿都不到。

一亿多人口的日本,注册球员也超过了百万,比中国还多。也就是说,我国无论是从足球人口的数量,还是从比例上,都不算是足球大国。

在参与人数不足,根本没法量变产生质变的情况下,希望国足能取得好成绩,实属缘木求鱼。

当然,中国足球人口少的问题与社会大环境、教育体制、足协领导能力以及中国足球职业化程度等诸多方面都有关系,想要改善需要漫长的时间。

不过归化球员的口子一开,虽然会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但也很可能会让很多职业俱乐部将稍有改善的青训放在次要位置上,出现“造不如买”的心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一旦出现,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足球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有些人可能会说,日本当初也归化球员,也成功了,青训也没耽误,中国为什么不行?

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用日本作类比并不合适。因为日本的几位归化球员,虽然长着一张拉丁裔的脸,但早就已经是一颗日本心了。

拉莫斯-琉伟20岁那年来到日本,到来之后他苦学日语,后来为了能入日本国籍,并不喜欢纹身的他甚至将日本国旗纹在了身上,32岁那年,他终于入籍,并成为了日本国家队的一员。

吕比须18岁时来到日本,后来娶了日本妻子,也是到了28岁才获得日本国籍。

三都主16岁就来到日本发展,高中也是在日本上的,等他拿到日本国籍,也已经24岁了。

至于田中斗笠王、埃斯库德罗等其他归化球员,则是从小在日本长大,从小接受的是日本文化熏陶教育,也真把自己当成日本人来看。

但显然,恒大名宿高拉特对中国的热爱程度根本赶不上上面这几位日本归化球员,来中国四年之后,高拉特在接受采访时还要带着葡语翻译,网上仅有的几个他说中文的视频里也能看出:这和外国人刚到中国学会的几句“泥豪,靴靴”基本一个水平。

高拉特至今还需要葡语翻译

在一个国家生活四年,却还没学会当地的语言,你很难说他愿意融入中国文化。

而且,在今年重回巴西俱乐部拉斯帕尔马斯之后,高拉特曾经明确表示不想再到中国踢球。直到五月初,他落选美洲杯巴西国家队大名单之后,态度才发生变化,如今甚至连入籍都很积极。

这到底是因为热爱中国,所以想成为中国人,还是因为被巴西国家队拒之门外后的一次投机行为呢?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应该知道,中国国籍是世界上最难获取的国籍之一,李连杰、房祖名等知名明星曾经想要入籍但都没有成功。而在外籍人士想要入籍之前,需要拿到中国的绿卡。

2016年,只有1576名外国人拿到绿卡。而在美国一年发100万张,从2004年至2013年只发出了七千余张,平均每年不到1000人,而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有大约70万。

杨振宁是第一批拿到中国绿卡的外籍人士之一

想要在中国申请绿卡,你必须要符合以下条件的至少一条:

(1)中国特殊人才(有特殊成就)绿卡。凭借这一条拿到绿卡的最著名人物应该就是杨振宁,此外,荷兰和瑞士的各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也凭借这个拿到了绿卡。

(2)投资人员绿卡:普通投资移民需达200万美元以上,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的外国人,可以申请永久居留。

(3)技术人员绿卡: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四年、四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三年且纳税记录良好的,任职单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属的机构;

重点高等学校;

执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或者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事业单位;

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或者外商投资产品出口企业。

(4)家庭团聚绿卡:配偶关系需满5年

从上述几个条件可以看出,高拉特可能唯一符合的条件就是第一条。

CBA的马布里拿到绿卡的理由是“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

但高拉特如果入籍,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蝴蝶效应:足球成绩需要提高,我们来归化球员;篮球成绩也要提高,我们要不要归化?田径成绩要提高,我们要不要归化?橄榄球、冰球需不需要归化?

这还只是在体育界,其他行业呢?

如果在出现问题之后,只想着依靠归化外籍人士来解决问题,显然并不符合我们最初对中国足球以及中国其他体育领域、其他行业的初衷。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我并不完全反对归化球员。但在我看来,一个能够代表中国国家队征战赛场的前外籍人员,起码要么在血统上有中华血脉,比如外籍华人;要么你也可以长着一张高加索或者拉丁裔的脸,但你起码对中华文化要有认同感,要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国。

否则,我们即便靠着几张连中文都不会讲,国歌都不会唱的南美面孔击败了韩国,称霸亚洲,他们也未必会服气。

这就像田径赛场上为了提高成绩,归化来了一个牙买加人或者喀麦隆人,在他夺冠后,说什么这是中国的骄傲等等,我反而会觉得挺尴尬的。

更多精彩文章,尽在飞碟说微信公众号:feidieshuo9527

韩国队辱华事件,归化外籍球员就能提高国足成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