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故事里的中国】写作素材

2023-08-10 21:14 作者:笑出白牙  | 我要投稿

《青春之歌》

1915年当时的中国有一份杂志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杂志的名字叫《新青年》。这份杂志的发刊词里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之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人生当中最宝贵的这段时期,究竟应当如何度过呢?1958年,作家杨沫结合自己的经历写成了《青春之歌》。小说描写了一群青春激扬、挥洒热血、铸就信仰的时代青年,而他们对于青春意义的解读和诠释也在不同时代的人群中,引发了共鸣。

在“一二·九”运动当中,中国青年高呼着“中国不亡 有我”,而在今天新时代的青年同样大声呼喊着“中国必强 有我”!我想这呼喊声,既是来自历史的回响,更是新时代的新声。时间长河川流不息,不管什么样的历史机遇当中总会有人正青春。请记住,青春因奋斗而无悔,青春因前进而激昂,青春因梦想而不朽。

 

《战“疫”中的青春》

医者的初心是什么?古往今来,有太多年轻的身影给出了答案。少年张仲景看到瘟疫横行,写下了“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求解苍生之苦;年轻的孙思邈感叹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求索千古名方,写就《大医精诚》;23岁的李时珍弃文从医,随父问药,他说“身如逆流船,至死不怕难”;更有今日之青年,以白衣为甲,出征武汉,响亮地喊着他们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为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青春,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不仅仅是你生命中一段特别的年华,青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定义你生命的底色和分量。奋不顾身,拼尽全力去让自己最初的那个梦想成为现实,这或许是青春最美的模样。青年向上,时代向前!

 

《雷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是《雷锋日记》当中刊登的第一篇日记,人们透过这个全心全意做好人民的勤务员的青年战士,看到了他身上那种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念,也看到了他全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谁都没想到这个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能够成为一代代青年人,乃至全体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精神火炬。

雷锋用短暂的一生回答了植根于人生本质的永恒追问: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从未离开。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被雷锋这两个字打动,那些与雷锋有着同样精神内核的人们,依然把社会的价值呼唤、时代的道德理想,以全新的形式铸造出这个时代全新的雷锋,这就是为什么新时代我们面对这个年轻战士的灿烂笑容依然要经历精神的洗礼与心灵的激荡。

 

《“天眼之父”南仁东》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仰望夜空,面对浩瀚的繁星,提笔写下《天问》,两千多年后,有一位科学家,率领他的团队在祖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为中国打开“天眼”,从此以后,让科学家在广袤宇宙中有能力走得更远。“天眼”就是口径达到五百米的全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为了建成“天眼”,那个拼尽全力,甚至不惜耗尽生命的科学家,名字叫做南仁东。

科学最大的价值莫过于将位置变成已知,但是当你知得越多,我们会发现未知的更多。在科学这条道路上,会有更多的人像南仁东和更多的科学家们那样,勇于探索、前赴后继,不断地去扩展人类认知的边界。在这条道路上,也一定会有更多的青年跟随在他们的背影之后。作为青年一代,我想我们告慰这些前辈最好的方式就是永远记住“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国歌》

1935年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他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迅速地传唱了大江南北,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中国人。1949年10月1日,《义勇军进行曲》在天安门广场庄严地奏响,用它激扬的旋律向世界宣告这个国家从此将昂首挺胸地站立!

1999年一部名为《国歌》的电影上映,这既是一次对国歌创作历程的回溯与致敬,同时也是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华诞献上的一份深情的献礼。国歌,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一首史诗,它承载着这个国家和民族不朽的精神价值,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见证着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新征途,未来在眼前,征途在脚下,让我们万众一心,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父母爱情》

一个岛屿能有多小,小到在地图上,它只有笔尖那么大,但是一个岛屿能有多大,它大到关乎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每一个家。1954年10月,中央军委组建海军长山要塞区,从此,数十万军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代又一代驻守在长山列岛,在渤海咽喉守卫国门。在他们心里,有这样一份信念,那就是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他们让五星红旗时刻飘扬在祖国的海疆和边境!

提到浪漫,有人会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还有一种浪漫叫四面朝大海,身边有你在。你守着岛,我守着你,这是守岛人最长情的告白。

 

《国家的孩子》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三千多名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南方孤儿踏上了前往内蒙古大草原的列车。这些孩子被草原人民称作“国家的孩子”,草原的额吉们敞开母亲的胸怀和这些“国家的孩子”们血脉相融,生死相依。今天我们将再度打开尘封的记忆,重温这一段跨越了地域、血脉和民族的大爱传奇。

一声额吉胜似天籁。母爱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它庇护着远方来的亲人,这份爱连接血脉和心灵,这份爱就像一颗颗种子,必将在这片土地上盛开出一朵朵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踏上新时代的征程,故事里的中国又会是什么样呢?是敢医敢言的钟南山院士那份国士担当,是扶贫路上的黄文秀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荡气回肠,是青年战士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城信仰,是草原上最美额吉都贵玛内心的大爱无疆。

 

《钟南山》

说起钟南山院士,可能很多人立刻想到的就是在17年前抗击“非典”的时候,他那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儿来”,可能大家立刻也能想到的是在2020年当我们面对新冠疫情的时候,终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逆行前往武汉的身影。

经过了这场疫情以后,很多人说医生才是平凡生活中真正的英雄,但是我想英雄也是普通的父母,他们也会选择把孩子留在家里,转身奔赴战场,英雄也是普通的孩子,他们穿上白大褂,跟随者父辈的身影,学着父辈的样子,去和死神抢生命。英雄更是像钟南山院士这样的长者,因为敬畏生命,所以他们仍然还坚守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我终于理解了那句话:“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眼睛里写满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

 

《英雄儿女》

1950年起,二百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从此他们超越了儿女的身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在中国,描绘英雄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而这当中又有那么一些经典的瞬间和细节成为了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和精神坐标。“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便是其中之一。这句呐喊跨越时空,直至今日仍然直抵人心。它的力量提醒我们时刻铭记“山河无恙,英雄永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精神气息五千年代代相传,今年(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中国,山河无恙,国富民康,我们真想对您说一声,“这盛世,如您所愿”!

 

《扶贫路上》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里,我们的祖先用这样的诗词表达了对丰衣足食的向往,但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景,却让中国人苦苦追寻了数千年。公元2020年,中国人决心让这个愿景变成现实。2020年是我们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一战,我们要为约五百五十一万农村贫困人口而战;这一战,我们要为二百万有返贫风险的人口而战;这一战,我们要为三百万低收入人口而战;这一战,我们要为困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画上句号;这一战,我们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在过去的近七年时间里,14亿中国人在精准扶贫理念的指引下展开了一场与贫困的斗争,中国大地上贫困村落的命运正在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战在脱贫一线的近三百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他们跟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誓要在2020年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他们将这场与贫困的斗争比作心中的长征,他们用战士般的勇气和决心坚定地走在扶贫路上,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故事里的中国】写作素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