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江心理医院:孩子有这些表现小心是精神分裂症预兆!
似乎很多人认为孩子生来无忧无虑,不会有心理疾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儿童也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指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指18岁以下)有特征性思维歪曲、情感不协调、明显的感知障碍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精神病症。
由于儿童大脑发育尚不成熟,临床症状与成人相比不明显也不典型,因此在起病期不易被发现,常被家人误以为是坏脾气而忽略,导致耽误治疗时机。
儿童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01
心理因素
儿童受到强烈精神创伤,比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这些都会诱发精神分裂症,,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02
遗传因素
本症患儿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16%~64%)。专家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可能性为大,其遗传度为70%,一级亲属中本症发病率:父母为4.0%;有人认为父母同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为40%左右;父母之一患本症其子女发生同病的危险率为7%~17%,表明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03
器质性因素
本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较为常见。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软体征和脑电图异常亦较多见。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01
儿童期焦急表现
这种症状多见于学龄前儿童。重要表示为与其亲人离别时呈现过份地焦急或惊恐担心,担心亲人会遭遇意外,或恐惧他们一去不复返,而要求呆在家里,不愿去上学,如送患儿去上学,就诉说腹痛等,检查又无异体征。
02
儿童期害怕表现
这种表示是指儿童对日常生活通常的客观事物或处境发生过分的害怕,并且继续强烈的恐怖心情反响超过了现实状况所保存的伤害水平,虽经安慰解释,仍不能消除害怕。甚至回避、退缩。当惊恐时可伴有脸色苍白、心悸、出汗、尿频、瞳孔散大等植物神经症状。
03
对学校感到恐怖
强烈拒绝上学,长期旷课,对上学表示分明的焦急和害怕,并常诉述本人有病,但查不出其疾病所在,而在家能够学习,亦无其他不良举动的表示,这种景象称为学校恐怖症。见于学龄儿童,女孩较男孩为多见。学校恐怖症的缘由,能够因为对学校关事物的害怕、学业上的失败、对学习的厌倦、或恐惧与母亲分离等有关。
04
儿童期社交敏锐表现
这种症状多见于5~7岁儿童,重要表示与四周情况接触时,反复呈现过分的敏锐、着急害怕、胆怯、害羞、退缩,不太愿意与陌生人接触,害怕去公共场所。
05
儿童期强迫症表现
反复的、呆板的强迫看法或强迫作为,如过分反复洗手、反复检查本人举动、无道理的计数、排列顺序、反复回忆本人刚做完的事或考虑少许无道理的事件。患儿自知这些思维和作为是不必要的、无道理的,但本人无法克制。
儿童精神分裂症该如何治疗?
01
药物治疗
医生根据患儿病情,权衡发育阶段的影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症用药,缓解和改善患儿的精神障碍等症状。
02
心理治疗
在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得到改善和减轻的同时,需要对患儿进行认知行为等心理治疗,帮助患儿思维模式正常化,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03
家庭护理
(1)遵医嘱服药,不要随便给患儿减药或停药,以免疾病的再次复发,定期到医院复查。
(2)父母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发现症状有所波动,要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药物反应。
(3)定期到医院复查化验肝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4)照顾好患儿的生活起居和个人卫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和规律性,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培养患儿的社会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