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医疗作为公认的永续增长型行业却暴跌,根本原因出现了

2023-08-24 08:00 作者:价值事务所  | 我要投稿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357原创文章”

年轻人的梦想是追求成功,但老人的梦想却是返老还童。

生于1928年的香港富豪李兆基说,如果可以的话,他愿意用1000亿换取过去30年的时间;生于60年代的某大佬说,如果可以的话,他愿意拿现在的全部回到所长这个年纪;即便不是富豪也不是大佬的普通老人(如所长奶奶),每天的时间也都花在如何让自己可以活更长、如何更健康上(天天在网上学习各种中医保健养生知识,买一大堆保健品,泡脚、艾灸、吃保健药品,嗯,只要有希望,全部来一套)……

果然,甭管人类当下的需求是什么,只要到了一定的阶段,他的终极梦想就会变成长生不老。

所以,和所有其他行业不同,医疗是一个完全不需要操心需求的行业,只要人类还没能实现长生不老,就会一直稳定增长下去。当一个人真的开始面对死神时才会发现,当下自己追求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只要能活下来,其余的都可以再说。

我们看下图,我国的居民医疗卫生总支出一直都呈现“逐年增长”的势态,哪怕是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以及有疫情扰乱的2020-2022年,这个增速还跑赢了GDP,所以它占GDP的比重才一直在提升。

国内过去如此,站在全球层面来看,不论过去还是未来也都是如此,因此,医疗行业是一个永远不需要操心需求的朝阳行业。

医疗行业最值得关注的方向


虽然医疗行业的需求端不必操心,但也正是因为医疗行业的需求过于旺盛,便出现了旺盛的医疗需求和有限的人民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有了医疗保险这个特殊的支付方的出现。

医疗保险的本质相当于是一个将C端购买力集合起来向供给端议价和制衡的存在

考虑到国内医保的绝对强势地位,在讨论医疗行业的投资逻辑时,一定不能避开对医保的研究,近期不论集采还是创新药谈判,都已经给投资人上了“血淋淋的一课”。

下面一组数据是咱们国家的人口分布结构,通过下面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未来30年是我国“跳跃式”进入老龄化的30年(60-90后是国内人数最多的一群人,而这群人都将在未来30年变老)。一方面,这意味着医疗行业的需求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医疗支出是完全不同的),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缴纳医保的劳动人口数量会“断崖式下跌”

30后,0.53亿;40后,0.94亿;50后,1.60亿;

60后,2.17亿;70后,2.24亿;80后,2.19亿;

90后,1.88亿;00后,1.47亿;10后;1.48亿。

这样的矛盾一定会指向一个方向,未来医疗行业大部分被医保覆盖的项目价格螺旋式下降会成为常态。

虽然医保会根据结余率情况时而收紧、时而放缓(今年明显就有放缓的趋势),但就大方向来看,未来一定是收紧的,所以,不要对医保心存妄想。

不过,医保即便收紧,整个医疗支出的消费大盘子依然会增长,就好比2018-2022年的收紧,也并没有让整体医疗卫生支出下降一样。

所以,吃医保的企业有机会,但机会是结构性的且难度较大(大单品容易有天花板,一旦触达天花板后,就有螺旋式下滑的风险),考虑到未来老龄化人口数量的飙涨以及适龄缴纳医保劳动人口数量的下滑,商保和居民自费免不得就会迎来蓬勃发展。

讲到这里,其实医疗行业最值得看的大方向便呼之欲出了。

那便是直接支付方为非医保的医疗领域

如果再细分一下,便是:

创新药产业链(付款方为药企、科研单位):研发/生产外包CXO、上游科研试剂、制药装备/原料等企业;

大型设备医疗器械、三方机构(付款方为医院):包括IVD、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等各种大型医疗设备企业,ICL(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医学信息化软件供应商等;

消费医疗(付款方为个人):牙科、眼科、医美、体检、保健品、品牌中药等;

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企业:海外营收占比大于国内的企业,如此受国内医保的影响便会很小。

总之,医疗是永远的朝阳行业,需求的确定性和可持续性比绝大多数行业都大,只要避免和医保狭路相逢,基本就是低分题。

最后碎碎念一下


虽然医疗行业是刚需且拥有永续增长的属性,被较多价值投资者所青睐,不过,由于近两年二级市场上,医疗堪称表现最差的一个行业,反而没什么业绩支撑的如AI等炒作一轮又一轮,不禁让很多同学感到疑惑,在大A,价值投资真的行得通么?

所长想说的是,虽然国内大A炒作之风盛行,很多机构都是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在做板块轮动(比如近期所长听某机构路演,他们的基金经理恬不知耻地说,我们今年业绩表现不佳主要是新能源抛晚了,AI也进入晚了,不过到现在AI已经盈利了,虽然不多),但如果拉长时间看(比如十年八年,甚至很多五年就可以看出趋势来),我们的大A从来不曾亏待过任何一家真正优秀的企业,只要你的长期业绩稳得住,或早或晚就一定会在市值上给予体现。

这点其实都不用所长多说,大家可以回过头看一些市场上耳熟能详大白马的长期走势图,多看几家,事实便会胜过雄辩。

所长追踪的企业比较多,很多企业别看现在跌得跟一坨屎一样,但距离2019年《价值事务所》成立并初次追踪他们时的市值,还是有不小的上涨,且大幅跑赢通胀。

具有长期确定性的优秀企业股权资产,一定是个人及家庭最好的投资品种。

曾经刚进入市场时,所长喜欢有爆发力、有弹性的品种,但随着时间的拉长,跟市场相处时间越来越久,所长越来越倾向于一些看得长、稳定的标的,因为时间越久,越能领悟到复利的魅力。

只要企业能保持稳定增长,哪怕增长慢一点,拉长看,也将甩了业绩大起大落、一会负增长一会高速增长的所谓弹性企业十条街。

典型如茅台和洋河,我们看看下面两张图:

洋河的利润增速时而比茅台高很多、时而又会比茅台低一点,单独看利润增速好像看不出多大区别,但一落实到利润实际值,经过时间沉淀后,就会形成非常恐怖的差距。

所以,眼光亦放长,真不是一句空话。


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挑公司的时间还不如你挑家具的时间来得多,你对待小钱能反复权衡,怎么对待大钱反而如此草率?


为什么医疗作为公认的永续增长型行业却暴跌,根本原因出现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