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人成长案例分析(以莫凡与逐梦为例)

2021-03-07 11:38 作者:逐梦焚天  | 我要投稿

网络小说《全职高手》主角莫凡

他本来就是个能考985211的学霸,但也会惹事儿,小时候就勾搭了富人家的孩子,导致得罪权贵被针对还连累了领里街坊。

一天他穿越到了魔法的世界,原有世界的知识成为累赘,即将中考,他根本来不及准备学习魔法理论课,结果直接落榜,但他不死心,知道像自己这样的贫困单亲家庭,考上大学继续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父亲为了继续他的读书生涯,抵押了家里的房产,好不容易给他开了后门,他以插班生的身份入读高中,同学们对他冷嘲热讽,认为他已经是黔驴技穷,唯独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默默忍受住眼前的苟且偷生死乞白赖,假以时日必可一飞冲天,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

如果这时候莫凡破罐子破摔也放弃了自己,混吃等死,那他才是真的此生无望了。高考失败辍学早点上班混社会,继承父业开车运货,在博城灾难来临时废物一样窝囊死去,然后眼睁睁看着妹妹尸骨无存却无力拯救,即便侥幸逃出生天,一辈子也只能像普通人一样碌碌无为平凡终老,与心爱的人永远错过。可莫凡到底是莫凡,不甘平凡,即便受尽白眼咬着牙也要读完高中,他知到自己早就没有选择了,唯有出人头地。

在军训的时候,他差点死在了山里,急中生智,逢凶化吉。利用作者给自己的逆天神器,疯狂升级,死命为自己争取资源,努力修炼成为年级第一,后来博城灾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仅救到了即将被冻死的妹妹还配合军方救援城市。

以自己逆天的天赋、神器与运气通过特招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一进校就打遍同级生,被人称为大魔王,之后以优异成绩作为交换生与北大的优秀同级生一一较量,不落下风,在校外实训中再次力挽狂澜,尽最大努力拯救众人,让自己身陷囹圄。

返校后又大战高年级学长,打出了名堂,最后被推选为国家队的一员参与世界大学青年大赛,满世界游山玩水,与各路大学的选手切磋较量,最后与团队一起赢得世界赛冠军。

的确又是一篇爽文,莫凡就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每次都力挽狂澜以死相护,由此不断成长终成为世界之巅。作者更多想表达是这么一股精气神,勇敢又善良,与黑恶势力作斗争,战天斗地不自量力,改变世界的强人,最后成为的是守护正义,反抗恶行的邪圣王。

当然莫凡篇不是重点,讲他是为了劝诫下面的逐梦篇。


逐梦篇的故事与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初中。

小学时,逐梦沉默寡言,因此连班主任老师对他都没什么印象,喜怒形于色,平时也不怎么表现,所以很少拿奖状,每到期末考试这种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小升初考得很差,去不了城里的初中,只能去镇上的初中,别人是为了重点高中的名额故意留在乡下中学抢年级里的名次,他是只考上这么点儿分上这个学。

初中时我遇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班主任,让我从班级第21名杀入班级前三,我从来都没想到自己能这么厉害,然后心里满满都是要考个好高中回报班主任老师,真的特别感动,自己能有那么努力的那个初中三年,为自己,也为别人。最后的结果也很好,顺利考入市里的排名前三的高中。

可是同样相反的事又在高中重演,高二,由于老师的治理水平有限,再加上班级里一些害群之马,使得考试作弊成风,我们班成为同年级十五个班里最差的一个班,我那时候又同时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动漫、小说,荒废了学业,高二就落后了,然后高三班级老师大换血,新来的班主任力挽狂澜,我自己也奋起直追,复习到半夜两三点,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就是那种班主任对我说,你明明这么努力了,那么大的黑眼圈,成绩却进步一般,是不是学习效率有问题,最后我也没能再像初中那样创造奇迹,只考了个三本。

所以说啊,对于中小学,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啊,好的老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能让孩子像对待父母一样感恩老师,终生难忘。而平庸的老师就只是个人生过客了,连个班级作弊都管不了,欺软怕硬,和孩子作对,其实这个教育已经失败了,孩子因为赌气也不会再学习了。

可是往后的人生终究还是要一个人学习工作生活,自己督促自己,老师总是要离开的。


高考终其一生,终是遗憾。大学后,通过无数次对高考的复盘,我们认为是自己见识和格局不够,导致高考填志愿时最关键的城市、专业、大学全部填错,理论上无论分数多少应该选择一线城市去见见世面开阔眼界、选择高工资专业避开天坑专业,最后再根据分数多少选择对应梯次的学校。

大学后虽然虚度了,但不断学习开拓眼界,听网上各路大佬演讲,学习投资理财,知道做什么是有利于自己今后的成长。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毕竟高考被伤过,拼了命的低效率努力也可能没有好结果,实际上是不够聪明,没有自知之明,只会莽。现在又有点想太多了,渐渐放弃努力了,变成了纸上谈兵,该稳定时就稳定。你就是个什么料?只能到哪个层次。不坚持不行太坚持也不行,就是聪明才智和努力是必要的,然后还要加上运气。


财侣法地:

财:做什么事都要钱,谈恋爱与修仙花的钱尤其多,要变着法挣钱。

侣:并非指伴侣,还有师傅和伙伴,互相学习讨教可以彼此精进,事半功倍,避免走弯路。

法:特殊的功法,绝活,一门手艺,是社会立足之本,也包括沟通写作等软技能。

地:即地利,名山洞府、一二线城市与十八线城市的环境和资源自是天壤之别。

找工作不是看收入多少,而是看扣除衣食住行四大成本后的剩下的可支配收入还有多少,即你每个月能存下多少钱。

即使是高薪工作比如程序员,但需要在一线城市才能拿高薪找到好工作,需要996两班倒,如果扣除衣食住行谈恋爱娱乐等成本剩不下多少钱,那也是性价比极低的工作,白忙活。还不如老家找个低工资但吃住全在家里有人照应,即便只是三四千的工资也是好工作,因为能存得下钱用于投资,未来还可能继续晋升,不用两班倒偶尔加班是前提条件。

如果父母有关系能就近介绍进事业单位,那即便专业不对口也可以去,只要能赚到钱福利有保障就好,一切都可以从头学起,再偏僻也可以开车解决,不会开那就多开开。


回顾过往,老天爷实际上待我不薄,即便考研失败,老家本就是环保之都,有大量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有父母曾托人找关系有机会进入事业单位,只要点个头认真点准备就能上班了,只是我老实喜欢瞎折腾嫌这嫌那,又怕开车,又懒又嫌工资低什么的,又想去大城市闯荡又没个一技之长,又不会自律,老是拖延,好像一直拖着问题就能自己解决了一样,害怕环境改变,荒废了一年,一切都是我自作自受。


只要你认真起来,哪条路都是能走的通的,怕就怕三心二意,最后啥也得不到,本专业直接就业,还是再考研,还是自学转行,还是跨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零基础就业,只要选一条路一直走下去就行了,不要怕,总有一天在小城市也能月入过万,企业够大照样做全世界的生意,工龄足够做事认真仔细怎么会没有人看到呢?人生关键节点就那么几个啊,选择恐惧症要不得啊!不作为逃避选择更是要不得啊!


因不善与人交流就放弃找工作,放弃接触社会,这不是因噎废食吗?不擅长开车就永远都不开车了吗?这些事情是能逃避得了的吗?觉得麻烦焦虑就不去做了这是多么地自私啊!

每个人都有贪生怕死的权力。可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生命危险,竟然连一点点骨气都挤不出来,没有一个面对不可能而敢去挑战和突破的决心……这是一种无比自私的表现,跟懦弱,跟自卑毫无关系!


以长三角二线城市常州为例,房租合租或车库600元左右,水电另算,水3.5元每吨,电0.8元一度。自己做饭每月伙食费控制在600元,三餐去餐馆吃日消费40元,月消费1200元,衣服网上买,行坐公交与骑共享电单车一次2元起步。综上,月生活成本1200元起步,外面吃1800元起步,点外卖更贵。加上其它开支月薪至少4500元才能存住3000元/月。

老家上班就简单了,吃住家里兜着,车一开,自己出钱买衣服和娱乐设施,基本上都能存下来。

要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凡事稳扎稳打。在没有过硬的本领(高学历、软硬技能)前,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你根本压不下来。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出卖体力活,做兼职,或者以每天12个小时两班倒的素质从事传统制造业,以常州为例日薪200月薪6000很正常,或者做外卖小哥也一样,可是这样一辈子就这样了,月入过万将是你最大的门槛,除非在一个大厂连续做了几年后被提拔做了领导,或者转做高技术工人才能继续提升。这是大专职校人才的普遍晋升路线。胜在稳定,工厂有的还包吃住,只要你能适应加班与倒班。

个人专业化、行业智能化、市场国际化,接下来的中国之与世界的潮流嘛,也是个人有所作为的地方。

个人专业化五条准则:永远都能发挥稳定、遵守职业规范(不规范的事儿做得太多了)、愿意花功夫且有能力不断找更好的答案(即不断优化改良)、知识是系统化的(不是零碎的而是一套一套的)、有不断学习进步的能力。由此可见,机会很多但合适的人很少。

产业智能化:仿照当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模式,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将万物智能化,人工智能由人的智能增强(利用新工具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社会的智能架构(新基建七大领域为基础)、计算机的自动算法(计算机自动化与人力手工的区别)三部分共同构成。

市场国际化:实体产业、虚拟产业的国内外双循环战略。

学不学计算机无所谓,但要会用。


个人成长案例分析(以莫凡与逐梦为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