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上的著名防御公事(1)——烈日要塞

列日坐落在马士河和乌尔特河的交会点上,位于南方的阿登森林、荷兰马斯垂克,与西北方的法兰德斯平原之间。马士河沿著深峻的峪流经列日,为其构成一个重要屏障,是德军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咽喉。列日要塞是一战时期非常出名的大型要塞,与那慕尔要塞齐名,一战时被德国的重炮打成了碎片。(百度维基中美合拍,开花开花)

要塞配置

比利时人在1888年展开了列日要塞的修筑,原定修筑列日要塞和那慕尔要塞的预算是2400万法郎,但要塞工程浇筑完混凝土便消耗了7350万法郎。列日要塞在设计时机枪尚未出现,因此没有考虑机枪对要塞守军的影响。由于经费问题,每个要塞堡垒只有两门黑火药210毫米要塞炮,机动火炮是12门150毫米火炮和48门1862年生产的榴弹炮。

列日要塞由12座炮塔组成,6座在东岸面对着德国方向,6座在西岸保护列日的后方。要塞间的火力交织网及保护区的设计,使要塞能够在其中之一遭袭击时,周围两座要塞将可提供火力援助。要塞周长50余公里间隔3~6公里,部署有各种火炮400门,各炮台筑有厚度为2.5~3米的钢筋混凝土永久工事,环绕着沟渠和铁丝网。主要的炮座安装在可供360度旋转的炮塔上,,可供五百人居住使用发电机供应照明。
但是这些要塞并未相连在一起,只能透过地面上的电话或电报来互相联络,有许多沟壑横跨各个要塞之间,难以完全防守。要塞内的通风及卫生情形相当的差,造成内部空气不流通与异味,导致士兵战斗力下降。工事理论上能承受210毫米围城炮的打击。

经历战斗
1914年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次日早上,德军就冲入中立国比利时境内,准备借道进攻法国。比利时军队抗击德军的入侵,双方展开了一场血战。守卫每座炮台的比利时军队一般为2个炮兵连和1个步兵连,共400人,在各炮台之间的旷野上还有机动的步兵连队防守,总兵力为2.5万人。

德军共10万余人,携带200门大炮,前三天德军日夜进攻列日,但德军野战炮无法对要塞形成威胁,因此毫无进展。8月6日,德军的基佬夫空艇轰炸列日城(一战那会没什么空中威胁,因此要塞没有防空火力),一架飞艇飞到列日城上空,平民不知道这是何物,都出来看热闹(美国轰炸东京既视感),飞艇投下了一颗颗炸弹,并用机枪四处扫射,飞艇共扔下了13颗炸弹,炸死了9个平民。虽然战果不怎么样,但在城里引起了巨大的混乱,比利时军队弃守了列日城,8月7日,德军进入列日城,并使用两门210毫米攻城炮摧毁要塞之间的联系和补给,之后使用三十而门210毫米攻城炮打击要塞。

8月12日,德军420毫米“大伯莎”超重型攻城炮运达前线,在第二天终于学会了使用方法,开始打击龙欣。列日要塞的12座堡垒中有9个堡垒仅仅在德军的210毫米臼炮轰击下便失去战斗力,大伯莎只击毁了龙欣,剩下的两座要塞在8月16日选择了投降。
那么问题来了,前面说过要塞设计时可以抵挡210毫米口径的炮弹为何,战斗中却被210毫米的火炮摧毁?之后的调查发现,由于要塞建筑商偷工减料,为了节省夜间照明费用将要塞混凝土全部放在白天浇灌,使得各个堡垒的混凝土结构由一体式变成了层层叠加的,使得炮弹击中后出现了大面积开裂。(传说中的豆腐渣工程)

影响
关于列日战役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德军为了围攻这一要塞浪费了大量时间,从而使得联军得以从容迎击德军。实际上,1914年时比利时陆军总参谋长莫兰维尔在战后的分析却指出“随着战争结束后我们收到了关于敌军计划和开战时行动越来越多的情报,列日要塞拖延敌军的实际时间从我们原先认为的14天一路递减,三名法军总参谋部的军官已经正确指出了和传说中的说法恰恰相反,列日要塞的抵抗并没有阻碍德军推进一天,因为德军各个常备军的战斗部队在8月12日才就绪,后勤单位却一直到8月15日才就绪,南面第2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直到17日才全部就绪,德军部队在准备前进时,列日要塞已经陷落了,并未阻挡住德军前进的步伐。

粉丝群:779044129
日常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