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特中篇4—11—格朗尼计划

2023-02-05 20:03 作者:莫名其妙解说员  | 我要投稿

影子共和国第五百年,首批远征队踏出了这个孕育了影子共和国文明的母星系。他们带着能够航行十年的资源走出了恒星的引力范围,踏向更加广袤无垠的宇宙。

然而,这一次远征并没有什么收获,远征队只得无功而返。当他们回到母星系时,连领袖都亲自来接见他们,表彰他们的功劳——他们的经验将对未来的太空航行作出卓越贡献。

“没想到,十年的时间,竟能让一个偏远的山村变成一个如此……科幻的都市。”

“十年吗?”领袖为他们戴上勋章,“事实上,我是第一百四十任领袖,而按照记录,你们是被第一百任领袖派遣出去的。”

“第一百四十任?已经过了将近两百年?”

“没错。”

“这不可能。”

领袖说:“我也觉得奇怪,但这件事情确实已经发生了。我们也考虑过相对论效应,但根据我们的计算,你们的速度不应该对内外的时间流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这很有趣——格朗尼?”

科学家代表格朗尼上前一步:“领袖,有什么要交代我们的吗?”

“蒙特拉里斯实验室即将接手归来的飞船,你应该有兴趣研究研究。”

“乐意之至。”格朗尼鞠了一躬。

宇航员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们将那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并且请格朗尼学士为他们写下一段序言。格朗尼写的序言十分精简,而在序言的最后部分,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时光蝴蝶正停在我们的面前”。

“时光蝴蝶”来源于一篇不知名的科幻小说,小说中虚构了一只能够影响时间流动的蝴蝶。

格朗尼仔细地研究了宇航员们乘坐的飞船,并从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这片星系与外界的时间流速并不一致!然而,格朗尼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使得影子共和国拥有更充沛的发展时间,这是一个万年难遇的好机会。

不过,格朗尼并没有对此掉以轻心,他将他的发现上报了领袖,并列举了他能想到的所有原因,其中一条在一千三百年以后得到证实,那便是——其它外星文明的时间实验。

影子共和国第两千年,这个强大的共和国终于以一个演员的身份踏进了宇宙舞台。它先是干涉了阿克拉玛帝国叛军与三个小文明间的军事冲突,然后痛击了热衷于南下侵略的法莫林星际联邦,影子共和国自此便小有名气,成为了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

在那以后,影子共和国的名声越来越大,渐渐地传到了麦哲伦星云,引起了麦哲伦边境联盟的注意。它们突然间想到了自己曾在银河系做过的时间加速实验,并联想到了影子共和国的出身之离奇与发展速度之快。它们立即发出信息,就此事向影子共和国道歉,请求他们原谅自己的失误。但影子共和国不以为意,认为这种事没必要再继续讨论。自此之后,影子共和国就与一个河外星系文明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当然,通常是单方面的交流,因为影子共和国难以把信息传递给对方——距离实在是太远。

格朗尼毕竟是一个天才,他并不想在知道这个谜题的答案前就死去,于是,他动用职权,违规地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了合成人中心,并制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没有寿命绑定的合成人,以作为自己肉身消亡后的新身体。影子共和国第两千一百年,当谜底最终解开时,格朗尼才满意地闭上眼睛,留下了一本记事本,上面写着:格朗尼计划。

这个记事本震惊全国。记事本上记载着格朗尼对未来的各种看法,这其中包括他所设计的“格朗尼球”飞行器,这些看法最终都左右了影子共和国的实际决策。不仅如此,他还预言了一件在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地球文明的来访。

格朗尼毕竟不认识何正廷,如果他们相识的话,那格朗尼一定不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在影子共和国的绝大多数人看来,地球文明此时应该早就开始了他们的太空征程,且很有可能会发现他们正在尝试研究的星门——这个星门将半人马座与影子共和国直接相连,但只能从半人马座的一侧进入。如果何正廷在的话,他一定会告诉格朗尼:地球文明已经经历了一次倒退,他们尚不能走出太阳系。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格朗尼就不会说出那句预言了。

格朗尼的计划被装订成册,存储在各星球的机密档案室里。当然,部分内容可以公开,但最关键的那一部分不能公诸于众——格朗尼认为,影子共和国需要一个保存文明火种的机会:在星球上空建立一个超级空间站,创造一个意识上传程序,并将空间站隐藏于亚空间,以躲避可能的宇宙灾害。影子共和国高层非常重视这一计划,当即着手建造一个这样的太空站,但却因为亚空间技术不成熟而搁置。直至与自动舰队交战两年后,影子共和国终于解决了技术问题,并将空间站设置在了已经被烧毁的影子共和国第二十星上空,以挽救文明的火种。

格朗尼的计划成功了,而且远远超过预期——这个太空站挽救了三百亿人的意识,几乎相当于影子共和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只要合成人制造机能够正常运转,那么他们马上便可以重建家园。然而,它并没能正常开启,他们便利用这个庞大无比的空间站进行合成人制造机的重铸。重铸工作在于锦琳到访的前一年便已经完成,但那时外部环境混乱,战争四起,影子共和国领袖决定推迟重建进程,直至于锦琳的到来为这片星区带来彻底的和平为止。

于锦琳发掘出了一份完整的《格朗尼计划》,并借此拼上了最后一块拼图。她带着雇佣兵们登上了那台巨大的空间站,走进引擎控制室,打开了制造车间的引擎,她随即听见一阵气体流动声,渐渐地,整个空间站内都充满了空气。“好了,她们应该马上就会出来的。”

“雇主,那是谁?”

“一个失落共和国的子民。”于锦琳说道。

然而,他们看上去并不想与于锦琳见面。几分钟过去了,空间站里还是十分安静,没有其他人活动的迹象。“看来,还是得用那招。”于锦琳想:“虽然有点风险,但也只能这样了。”

“喂喂,泰尔斯,听得见我说话吗?”于锦琳说。

“我正在和敌方'主力'舰交战,它们的基地舰还没有出来——找我什么事?”

“我和张浩宇昨天已经约好了,让你离开这片星系一个小时,现在就是你离开的时候。”

“啊?我离开了的话,那些自动舰队怎么办?”

于锦琳瞟了一眼身后的雇佣兵:“我有办法。”

“那……”泰尔斯和舰队司令部确认了一番,证实了于锦琳的说法:“我就先离开了。”

“好了,我们的人手布置好了没有?”

“已经按照图样规划下去了。”

“嗯,”于锦琳望了一眼她安家的大岛,大岛中间是一个面积超过里海的淡水湖,周围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植被,植被中镶嵌着二十多座轨道防御基地,里面现在应该装满了雇佣兵,“通知它们,敌人一进入射程就开火。”

“好的。”

雇佣兵军官没想到它们会摊上这么一个任务,但既然已经被雇佣了,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只能硬着头皮上。“各分队,自由开火。”

不远处出现了几艘“先锋”,它们是侥幸从泰尔斯的主炮下逃出来的。“看见那几艘船了吗?”

“看见了。”

“带着空间站上的人跟我走。”

绕过几座冷聚变反应堆,雇佣兵们跟随着于锦琳来到了一座星港。星港中停着两百架“格朗尼球”,它们把机翼收了起来,密集地排列在船坞中。“我们要开着这个去迎战。”

“哦?雇主您也要去?”

“是的,我会带头冲,”于锦琳仔细地检查着身上的腰带——尽管她从未取下过,“我得拿出演技来。”

“那好,驾驶舱…?”

“我已经托工程人员帮你们改过了。”

“好的,也就是说,待会儿是训练战?”

“别小看了训练战,”于锦琳随意地挑选出了自己的座驾,然后钻了进去,“这次的敌人会把我们往死里打,你们千万别大意。”

“嗯,知道了。”

那几艘闪着红光的“先锋”舰不断靠近,一边行驶一边用引力波雷达扫描着这颗星球。几颗导弹从大岛阵地上腾跃而起,穿出大气层,精准地命中了那几艘自动舰船的引擎。失去引擎的它们直接借着余力向后掉头,试图逃离这片区域,但为时已晚,一大群“格朗尼球”已经冲出星港,它们用283毫米中子穿甲弹将那几艘“先锋”削成了碎片。

“首战大捷。”

“别高兴得太早了,这几艘船只不过是一支侦查舰队的五十分之一。”

“嗯,我的弟兄们会小心的。”

突然,一束亮红色的激光穿过了于锦琳的座驾,于锦琳被吓了一跳,不过,她的身上套着护盾,这使她毫发无伤。于锦琳将头探出驾驶舱,用手丈量了一番洞的直径:“是新的舰种。”

“雇主,您没事吧?”

“我?我没事,”于锦琳在已经失压的驾驶舱里跑来跑去——这个球形驾驶舱的直径将近百米,“倒是你们要小心一些,你们也看到了,威力极大。”

见到这一幕的雇佣兵们纷纷汗颜:它们还从未见过不穿宇航服就能在太空中游荡的哺乳动物。既然雇主没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完成任务。它们说悄悄话似地讨论了一番,将雇佣兵们分成三组,分别开着它们的“格朗尼球”在星球附近巡逻。

于锦琳手中没有自动舰队的情报,她只知道对手会找上门来,因此,全方位的巡逻是必要的,至于自动舰队的超空间偷袭,她也只能即发现即处理,做不到提前设伏。

“正在检查舰船受损程度……”

突然,从驾驶座那边传来一阵清脆的女声——当然是用无线电传播的。

“驾驶舱严重损毁,启动上传程序……”

“你是谁?”于锦琳问。

“我是威悉号的舰队AI,现在正为您服务。”

威悉号?于锦琳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此前,张浩宇曾将一张芯片交给她,上面就刻着“威悉”的德文字母:“你是那张芯片?”

“不,我是那张芯片上的一个程序——意识上传进度到达百分之十。”

“我明白了,你们就是这样挽回战斗人口损失的。”

“没错,当一名优秀的'格朗尼球'飞行员阵亡时,系统将自动地将他的意识上传至火种基地。”舰队AI十分自豪地说着:“包括几个月前阵亡的几千名威悉号船员,已有上亿名优秀的战士被完好保存。”

“而现在……”于锦琳搓着手,脸上露出了大功告成般的笑容,“我也要被传进'基地'?”

“是的,每个人类都应当有生存的权利。”

舰队AI用最冷血的嗓音说着最温暖的话,这使得于锦琳有些小小的感动——地球人常常重复“人权”、“生存权”等词汇,却很少有人去实行它们。尽管影子共和国的创立者们是旧地球时代自然人的手下败将,但这并不妨碍影子共和国进行社会变革,倒不如说,这段被歧视的经历才真正让影子共和国下定决心实现地位平等。

“进度怎样了?”

于锦琳有些迫不及待了,她非常想见一见那些影子共和国的先驱者们。

“我注意到您的身躯没有失活的迹象,是否保存您的身躯以便于意识返还?”

“好的。”

一眨眼的功夫,于锦琳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车水马龙,秩序井然。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毫不着急地迈着步子,似乎无事可做。

于锦琳从小巷里走了出来,她的外貌惊艳到了不少行人,他们纷纷驻足欣赏,弄得于锦琳有些尴尬。

“那个…请问…”

“小姑娘,你要问路吗?”

说话的人看起来并不年长,他之所以用“小姑娘”称呼于锦琳,是因为她的身高相对于影子共和国人的平均身高来说很矮,完全没有大人的样子。

“是的……您怎么知道?”

“我们可以通过查询的方式得知你来这里的时间,查询结果显示,你才刚来不到五分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人。”

于锦琳习惯性地玩着自己垂下来的头发:“额…那么请问,你们的领袖现在何处?”

“在城中心,你看,”路人指了指远处的高塔,“高塔下方就是领袖的办公厅。”

“那好,谢…”

最后一个“谢”字还没说出口,只见路人拿出一套备好的纸笔:“请给我签个名吧!”

这人看上去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当然,比于锦琳整整高了一个头。“你要我签名做什么?”

“那当然是因为可爱女生的签名很难要到啊,只要有了这个,我就能在我朋友们面前吹嘘一番。”

“哦?”于锦琳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单纯的理由,她痛快地接过纸笔,写下三个汉字。刚要把纸笔还给他,于锦琳突然想起了影子共和国人的母语并非中文,于是涂掉了自己的名字,换成德文名,“这样就可以了吧?”

“嗯嗯,如果方便的话,再合张影吧。”

“好。”于锦琳并不看重这些,她通常只在乎那些比较重要的东西,对合影这种事情并不感到冒犯。

“咔嚓”一声,于锦琳靠在他胸前比手势的样子就被他装进了相机里:“十分感谢,十分感谢。”

“嗯……以后遇到别的女孩子可别再这样了。”

“好。”

离开了那个街区,于锦琳搭上一辆磁悬浮电车,这辆电车将直达领袖办公厅的门口。于锦琳如释重负般坐在座位上,两眼望着车顶的灯管。

她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灯管:她才刚刚抵达影子共和国第二十星的时候,曾在漆黑的要塞墙壁通道里找到过一辆磁悬浮电车,电车上载满了早已经变成白骨的乘客,灯却还亮着,那盏灯,至少已经亮了三十五年,和那辆电车默默运行的时间一致。

电车走得并不快,这使于锦琳怀疑自己上的是不是观光车,她坐起身来,环顾四周,车确实在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只是前方有许多车辆,它们缓缓地行进着,使堵在后面的电车也只能缓缓行进。

“大叔,今天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坐在另一边座位上的大叔看了她一眼,放下了他手中的报纸:“今天,是影子共和国重生的日子。”

“为何这样说?”

“今天将会有五千万人回到现实世界,明天也是,后天也一样……报名回到现实的人已经在登记处排起了长队,合成人制造机已经运转不过来了,只能让后来者再等上一等。这些车里面坐的,都是要去报名的人。”

“哦……那领袖呢?”

“他呀,肯定是最后一个走,这是传统了。”

“还有这样的传统啊……”于锦琳暗暗称奇。

电车缓缓地前进着,终于,它行驶到了自己的专用轨道上。突然间,电车开始加速,于锦琳由于惯性向后翻倒,倒在了一对柔软的大腿上。

那人用手托住于锦琳的头,在于锦琳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看清她的长相时把她扶好,随后说道:“这次是我,下次说不定就是别人了。女孩子要好好地保护自己,千万别出这种小错误。”

“哦……”

那个学生帮她系好了安全带,随后给了她一本黑色的薄本:“在城市中活动,必须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定,这本书送给你,你一定要好好遵守。”

“你是个学生吧,为什么有这个?”

那个学生抿嘴一笑:“今天是城市文明教育日呢。”

“哦……”

电车开进了一座公园,穿过了位于公园中心的超大型人工湖。不远处便是那座高塔,它看上去像是一座电视台,也确实是一座电视台,只是一楼被征调给了领袖而已。

走下了电车,于锦琳径直走向那座高塔。塔的大门处站着数个陆战队员,他们正在愉快地聊天。

于锦琳不愿意打扰他们,便从一旁的天桥处绕行了过去。站在那座高塔的大门口,于锦琳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衣领和裙子,让自己看起来比较正式,随后便推开了那扇门。

门内是一个大型会议厅,墙与天花板都是令人感到十分舒服愉悦的浅蓝色。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她来到了一扇黑色木门前,工作人员告诉她,领袖现在就在里面,你可以直接见他。

木门被推开了,几乎没发出什么声音,只是一旁墙壁上的指示器发出了提示音,将访客到来的事情报告给了房中的其他人。

领袖是一个中年男人,尽管他已近暮年,但于锦琳仍然能从他身上找到蓬勃的英气。他抬起头,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于锦琳:“访客,请坐。”

“我……?”被称呼为“访客”,这让于锦琳感到有些诧异。她拖来一张转椅,尽量优雅地坐在上面,这与她平时的习惯不符。

“嗯,来自地球的访客,坐下吧。”

“呃……其实我是来……劝你们出去的。”于锦琳说。

领袖一挑眉:“哦?你也看到了,我们正在出去。”

“其实…我还有一个任务,我想让你们和某个人类文明合并,”于锦琳从没有过这样的感觉,自己正在不经意地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在她见过的所有人类文明领导者中,无论是张浩宇还是胡锦阳,她都无法看透,而现在,她的面前正坐着世界上最好懂也最纯粹的人,“不知您意下如何?”

“说起来,你的时间安排有些过于紧凑了,你已经在这里呆了将近四十分钟了,那艘母舰很快就会回来,如果你不见了的事情被她发现了,她肯定会一气之下把这座空间站拆掉吧。”

“您说的对,这也是我考虑的问题。”

“那行,你说的那个文明…说来十分蹊跷,我对他们其实没什么印象,你能告诉我他们的来历吗?”

于锦琳只是一介区区地球人,对第一年代其实并不了解。她把自己知道的内容说了一遍,对方也明显听出了她的心虚——某些内容是她自己加的。不知为什么,她在这样一个纯粹的人面前无法保持原有的镇定,自己的叙述也因此有了许多破绽。领袖并未点破,等于锦琳说完,他只是点了点头,站起身来,然后问道:“他们给你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当然是让你们出去,然后与刚刚说的那个第一年代合并啊。”于锦琳说。

“我问的不是这个,我问的是之后的洽谈环节。”

“嗯,”于锦琳托着头,“第二年代的领袖——是中文名的'胡锦阳'希望和你们洽谈一番,我也只是个临时信使,当然,我到这颗星球上来本就不是为了来找你们的。”

“嗯,看得出来,我们观察你很久了,看起来,你是为了考古钻探才来到这里的。”

“没错。”

领袖一挥手:“你走吧,我自会去和他谈谈。”

“什么时候呢?”

“按照我们观察到的实力,应该是我踏进现实世界的那一刻吧。”领袖说。他看了一眼门上的小型显示屏,随后拿出一份空文档,在上面写下了一大段文字,并盖上了领袖证章:“这个给你。”

“干什么的?”

“你得马上回去,时间不多了,这张签字可以让你不用排队就领取到优先转移的名额。”

“回去?那简单。”于锦琳按了一下腰带,一个操作面板就显示在了她面前,她把手指放在了“人格强制稳定”的按钮上,随后按了下去:“期望某天还能再见到你们,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细细地品读一下影子共和国的历史。”

“嗯,会有机会的,等我们全部出去以后,我们立刻会开始重印书籍,到时候就挑一本给你。”

于锦琳眼前一黑,随后又恢复了视力,她努力地坐了起来,环顾四周,看见了那颗黄沙漫漫的星球。

“回来了,”于锦琳握了握拳,“赶回去吧。”

星球附近的星域中不断传来爆炸的亮光,这一定是雇佣兵们在与自动舰队接战了。于锦琳还真得好好地感谢一下张浩宇,若是没有他的威名,她绝对弄不到这些武备,更别说在自己离开的时候组织像样的防御了。

突然,于锦琳感到有什么东西撞到了她的身上,回头一看,却发现是泰尔斯母舰。因为护盾全开的关系,一般的东西很难将她撞飞,哪怕是泰尔斯母舰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例外。

“没事吧?于锦琳,你……”

泰尔斯连接上了于锦琳的护盾通讯。

“我没事,你看看,这不还活得好好的吗?”

“现在的战局不甚明朗,于锦琳,让你的人立刻离开这里,我们全权接手防御。”

“好。”

于锦琳回到了星球上,找来了那些因为高强度任务而惊恐万分的雇佣兵。当她说出“解散”的时候,可以感到它们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些雇佣兵很快便被于锦琳送了回去,它们已经称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了,在它们生活的仙女座超星系团中,可能永远不会爆发如此恐怖的战争。一千名雇佣兵已经折损六成,于锦琳甚至参加了它们的接风仪式,并对死去的战士表达敬意。

她并不知道胡锦阳是否得手,也没心情关心他们的国事,她回到了自己在第二十星的住所上,那座空间站已然消失,一切仿佛都回到了自动舰队还没失控时的样子。

“脑虫,你最近每天都在干什么?”

“哎呀,自从你把李玥姐姐送回地球之后,就没人陪我玩电脑了,最近几天我都在看你带来的书。”

说起来,前几天张浩宇好像送来了不少的书;于锦琳还听说,地球上有人买下了一整个书店的书,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立刻联想到了张浩宇,也只有他会做这样的事情。

“嗯,一定是那个人送来的吧。”

“那个奇怪的人!”于锦霏从沙发上的被子堆里钻了出来,“就是他!”

“他怎么你了,为什么突然这么激动?”

“上次他一来,就不停地摸我头,包括和赵鼎然姐姐聊天的时候也在摸!”

“呃……”可能是于锦霏长得和她太像了吧,于锦琳心里想,“这个要处理起来还真的挺麻烦的。”

突然,一艘没被泰尔斯击中的“先锋”舰冲入了第二十星的大气层,它向着不远处的第一年代舰载机发出一束带红光的中子射线。

“哦哦!那个射线我认识!”

“怎么?你见过自动舰队?”

“自动舰队倒是没见过……但是我敢肯定,那样的发射装置我见过,我的族群曾经和使用这样武器的机械虫族交过手!”

于锦琳猛地坐起,她想到了什么。

“你确定?”

“千真万确,那个时候,我和我的同胞还没有分家居住呢,也算是挺早的时候了。”

于锦琳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她立即站起来,向门口走去。

“姐姐又要出门?”于锦霏玩弄着她的腰带,“妹妹感觉好寂寞……”

“以后再陪你吧,姐姐有事要去查证。”

于锦琳似乎一直把某个文明当成了无辜的角色,而现在,她要去找它的麻烦了。

特中篇4—11—格朗尼计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