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湿热下注前列腺炎?清代中医名方,清热利湿,分清别浊

2023-07-07 11:24 作者:er0871  | 我要投稿


今天为大家介绍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经验。

这种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临床门诊上比较多见,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尿道灼热,还可有尿等待、尿无力、尿线变细或中断及排尿时间延长等。小便发黄,排便时有灼热感,排便过程中或结束后有尿道口滴白,阴囊潮湿,会阴部坠胀感,大便粘滞不畅,口中黏腻发苦,口臭,部分患者还有头面部出油多、脂溢性脱发、痤疮、湿疹、脚气等湿热表现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上属于“淋证”、“白浊”范畴。其病位以肝肾、膀胱、下焦为主。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日久不愈,蕴于下焦;或饮食失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饮酒、烧烤等食物吃的多,损伤脾胃,酿生湿热,流注膀胱结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等原因引起。

一般分虚实论治。实证多为湿热下注,蕴结膀胱,虚者多为脾肾气虚,湿浊内阻。开始多为实证,日久变为虚中夹实。若久病失治,则气血瘀滞,瘀阻经脉,使病情反复发作。


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治疗上,常选用萆薢分清饮,出自清代名医程钟龄《医学心悟》,主要药材组成有:川萆薢、石菖蒲、黄柏、白术、茯苓、莲子心、丹参、车前子等。

方中以川萆薢为主,利湿通淋,分清别浊;配合黄柏清热燥湿,车前子利水通淋,清利膀胱湿热;石菖蒲化湿通窍、定心志以止小便频数;佐以茯苓、白术健脾祛湿;另配莲子心、丹参清心火,以阻心热下移于小肠,及小肠之热上扰于心。全方配伍理论清晰,思路严谨,选药精当,故而疗效确切显著。

萆薢分清饮具有导湿理脾,清热利湿,分清别浊的功效,现代常加减之后用于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者单纯的尿浊、滴白及尿道急慢性炎症等属于湿热下注型,收效很好。临床应用以尿道灼热或热痛,尿滴白,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辩证要点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程氏萆薢分清饮只适合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辩证加减使用。


湿热下注前列腺炎?清代中医名方,清热利湿,分清别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