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论自律》
2023年1月19日星期四10:47 白圭( b站ID:顽心不服) 推荐你阅读《掌控习惯》这本书。 作为学生你有义务把学习搞好,作为员工你有义务把工作搞好。 我们的身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行为以及辖定很多的习惯,首先被他律才能有自律。 而一旦要有自律,那么就一定是缺少对于整个他律系统的考虑。自己从来都没有形成过自主的选择,那么其实是很痛苦的。 所以一方面要从自身体系和身份认同上面去着手,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的呵护我们大脑身体运作的原理,要不会那么的累,并且每天都能有一定的小成果。 更为关键的是计划设计下来有99%的时候,再从他律跨向自律的这一段挣扎里面都是失效的。 而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寻找一种正念的力量。 正念的力量包含了元认知,也包含了全然的处于当下,自然我们也得全然的接纳当下。 我们无需为过去后悔,无需为前路忏祷。 从这个呼吸开始,你去观察关注你的呼吸,从这一刻开始,你去体会你身体里面上百亿个细胞的心神调往。 我们每一刻、每一秒、每一个呼吸都是全新的自己。 只有放下过去的所有一切,也不念未来,到底我们才能够回归最为本真的自己!才能够设定最符合我们的计划!这个计划其实越“短视”越好。 恰如新春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的吃的。原来的时候思绪纷飞,一颗橘子剥完皮以后,一口就吃了。 可是我们的人生难道不是像这一颗橘子当中的每一个小格一样吗? 《正念的奇迹》 我们从来很少拥有纯粹的当下,就连做梦都要覆盖睡觉。 很少有了单纯去做某事的冲动,以及在做某事的时候,没有冲动的单纯。 此处再推荐一本书叫《欲望的博弈》。 如果你会吃一瓣橘子,那么你就会吃整个橘子;如果你会过好这一刻,那么你就能够过好这一天;如果你能够过好这一个自我自主的周期,那么你整个人生才能够通透。 说实在的,像我们明明身体只有处理一瓣橘子的信息通路,但我们时常会堵上过去未来以及自己的遐想。《跨越不可能》提及 这无疑让我们不大的演出席里面塞满了那些个可有可无的演员,而导演早已经不知道躲在哪里了。 这会让我们的大脑感觉到痛苦,感觉到思绪纷飞,大脑喜欢天生的整洁。 这就好像本来是该演出的地方,却成了走廊或者通道,而由于人们找不到谁是导演也找不到哪里可以看戏变得一团骚乱。 这样的痛苦会传达到我们的身心,导致内分泌的失调以及某些个压力激素的上升。 于是有很多的人会借助烟草,酒精,又或者是其他成瘾性的事物来麻痹自己。《效率脑科学》 于是乎,我们本身天然就拥有的却被天然的奴役了。 每时每刻我们都情愿把天地背负在身上,而不是让天地承载着我们。有时候我们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事实好像更胜于如此。我们没有善用比光还快的思想,比银河系还复杂的大脑,以错误的方式去运行和堵塞,以至于个体的痛苦显得那么的真实和那么富有规律周期性的爆发。 看似我们能够勉强行动,但实际上却总是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 你或许会怀疑,那么我每次喝水每次呼吸,每次做事都得全神专注吗?都得像一个佛陀一样圣洁吗? 这样难道不会很累吗? 那么我想恭喜你的是,你终于找到了自己为什么踟蹰不前的原因了——只有完完全全的处于当下的抬脚夫才能够有机会看得清楚他背后到底背了多重的包袱。或许你早已忘记为什么要背负这些了,但是人性如此,你爱如此,(习惯就是我们选择所爱的东西),社会训练的亦是如此。 如果要说哪个更真哪个更假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讲,哪怕你喝水呼吸20分钟都会累,这也是最真实的;而打满鸡血如同一个挑脚夫一样,从山底挑到半山腰,这一定是假的。 因为除了你能够看得到的得与失以外,还有更大的得与失,同样在透支一个人的感官,透支一个人的健康,透支一个人与整个天地的链接。 最大的奇迹不是在刀山火海里面毫无防备的径直穿越,也不是驰骋沙场或者商场让人敬畏——而是我们一觉睡起来,早上还能够醒的过来。 (如果设想并非如此的话,那么我们所计划的一切,所想要实现的一切,所有的希望,或者说所有的后悔都毫无意义了。所以早上起来应该表示感恩,并且与一天的正念和忙碌的结合,预示我们时间的不足。如果一个人闲散的太多的话,那么无论是他主观体验的生命质量也好,又或者是他的客观寿命也好,都会有所下降。) (早上的时候最好起床以后对天地说感恩,并且对自己说了爱你。还记得前面对于一场舞台剧上面混乱的形容吗?有些时候我们的身体组织形态其实复杂程度一点也不比我们的思考少,当你自己对自己说爱的时候,身体有益的激素就会分泌,也会给自己找到主心骨,TED上的某个演讲,对我长期实践确实相当有益。我不会再有太多负面的情绪,甚至对他人也宽容大度了起来。) 并且能够体会到自己今天的第1个呼吸到底是吸气还是呼气。 当我们全然的专注于此刻当下的时候,走在大地上的时候居然没有沉下去,居然能够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所有美好,我们的整个大脑和整个身体都动了起来,又或者说他们全然的与整个自然融合成为一体了。 见山是山,终究回归到见山是山。 所以,一切都如此坦然,逍遥游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所依赖的很少,哪怕没了这幅身躯,只要有这样的一个长久训练的灵魂,哪怕死后也依旧能够逍遥游。 所以自律的本质其实是更深层度的,看透我们自身,看透这个世界,以一种更为高级但绝对简单的方式再去审视我们所做的一切。 这样的论述在大部分哲学、各种宗教里面都有提及。 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宗教孕育了哲学,哲学孕育了科学。而科学反过来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而科学界局限于研究自然的理论,而很少研究人类的理论。 这无疑让我们在日渐发达的社会里面精神世界却瓜果飘零。 除了北欧少数地区以外,人们的主观幸福水平和经济发达水平很多是呈负相关的。从我们近年爆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周围相似文化制度之下的邻国,我们都能够看得清楚。 很幸运的是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话语权的上涨。以西方牵头,从发源和保存于古老的中华体系之下诸个国家转化出来的幸福秘诀。开始脱去宗教性厚重的那一面,西方从社会学、心理学包括佛学、包括脑科学等等领域都开始了大量的探讨,并与上千年历史之久的中国东方为主的神秘哲学,形成了相互的印证和来自于时代的净化。 更为庆幸的是,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所共同面临的生活学习工作的问题,同样被那些个精英阶层所早早的意识到了。所以他们所采用的方法,我们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我们不必从头学起,而只需要运用西方重方法的这样一个科学技术背景又开始重感觉之中,就能够获得很大的裨益。最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探索到的边界去阅读几本好书。 如果能依我的设想的话,那么人生肯定会轻松很多,我们所谓的自律也能够更快的结合我们的人性实现。 我有一段时间也被自律困扰,但后来我发现自律就是一个伪命题,我来论述一下为何这样吧: 自律从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是你已经成为了一个他人眼中的大师,他人在与你原先差不多的时候,或者是突然看见你冒出来的时候。 受到社会和自身方法积累的局限而无法以他原有的思考方式来评测,“你为何会如此做?”并且以此积累获得了这么高的成就。 所以他便会有一定的认知失调,更加倾向于认为你是一个天才或者是你就是这么的自律。 因为自律二字本身就有一种反人性的所在。 如果人人能够每天写六七千字,那么写作也不会是被称为一种自律的表现了; 如果人人每天能够划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运动静心的话,那么这也不会被称之为是自律的表现了; 所谓普通人和天才,又或者是那些看似不可超越的人之间的对比,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鸿沟。 在里面的人会不断打磨、精进自己因为这会给他很大的好处和自我信心。而在外面的则畏惧鸿沟和畏惧他们所付出远超于常人能够坚持的努力,而望而却步。 同样被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有我们那某一小群愚蠢的社会成员或区域习俗训导出来的文化——一个人倘若每天坚持抽烟,并且想方设法的购买烟草,又或者是去喝酒,又或者是参与赌博,参与色情甚至越雷池去触碰毒品。那么我想问你,他是否表现出来的会和一个自律的人一样完美呢? 其实某方面的成因和违法犯罪以及相对应的某方面的自律和被世人赞赏,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差别——唯一区别的就是社会评价的高低不同,以及对于这个个体身心的伤害或者增益程度不同。这两个不同其实就是一个不同。 而之所以讲他们相似,是因为成瘾的时候,大脑的表现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长期观测下来的话,一个大脑将会更加年轻,保持活力,一个则会加速衰老,甚至基础的功能都不保。 人们都更愿意服从于那些个轻松可得的成就感以此来获得乐趣,而不愿意寻找上一条更有意义的路线。 所以说小的成功至关重要,让我们感觉到愉快的我们才会坚持下去。 人生也没有白走的路,我曾经极度沉迷于游戏,这些都是游戏交给我的。而如今年龄逐渐上涨过了最佳的反应期间也不必再参与游戏了。(20岁出头便已经是电竞领域的高龄选手了。) 我依旧还能够记得那时候和那一堆朋友相斯混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狂热,以及我在这样一个环境背景之下,迸发出来的创意和无限的热情。 为此我们会克服很多的困难,但是如今看过去,这些个被人为圈起来为了盈利的游戏,似乎对于我们的人生少有裨益——起码来讲,游戏的不公平的匹配机制,是引导部分玩家氪金,有影响游戏平衡的事情。 而后来接触的社会面积越来越大以后才发现游戏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人生缩影。我们更需要的是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因为这远远胜于在游戏上下功夫。 于是乎,我便继承了游戏当中不怕死,勇于开始的这两个共有的特征。当我主动去寻找哪里有成就感的时候,那么我的人生就逐渐的顺畅起来了。 虽然在这途中图当中也偶尔会下回游戏去玩上一段时间,但越到后面我越觉得,比起游戏的轻薄来讲,人生的厚重更有吸引力。 而且游戏也是未来一个国家、集体、团队、社会的竞争区域。就好像原来的奥林匹克运动一样,如今的奥运会、冬奥会、亚运会……受到了多少强烈的重视呢? 而这样能够强烈激励人们主动去行为创造突破的领域,无疑会给后来社会整体遇到的问题或者是学习工作生活以一个全新的突破角度。 所以为什么要我们首先就去学习脑科学呢? 为什么我们也会附带一些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穿插呢? 贯穿古今是我一贯的书写风格,因为只有足够厚重才能够经得起不断的检验。 而所谓的科学,更多的是这样一种类似于规律的不断重复和验证。 愿你能够在生活当中真正的找到自己想玩的一款游戏,并且尽心尽力的去寻找其中的爽点。 那么某一刻,某一天你可以工作24个小时而不觉得疲惫,对于你所领导的那一批人来讲,你简直是个魔鬼。 因为你充分清楚它的意义和背后获得的价值以及每一个行动都相对应得到的报酬。 但这一刻一定是你经过长久的正念训练才能够达到的,不然的话,人性和人生理结构一定会成为你最大的绊脚石。 积小胜为大胜。拿着专属于你人生的剧本,你才可能活成大写的人。 此篇就命名为《白圭论自律》吧。 11:18白圭。 11:56.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