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难驯服的尤拉冰封——正手V15e反手魔煞三

可能有些人还以为淋巴面材的板子弹性比较弱,但其实并不是如此,在特定的情况下,淋巴面材的板子脱板比寇头还更快。比如,淋巴面材的外置尤拉冰封,水谷隼zlc和弗雷塔斯alc在搭配蛋糕海绵的时候都比较弹。之所以有些人以为淋巴面材的板子不那么弹,可能是龙五和968带来的一些印象。实际上,尤其是弗雷塔斯alc配涩套比vis都弹,因为脱板速度快,逼不得已,我给弗雷塔斯alc配的是两面粘套,然后效果就非常理想了!现在看来,尤拉冰封的配胶也不太容易。
我也看过别人的测评,尤拉冰封贴刷油狂飙就不那么弹,这个方案明显是可行的。因为刷油狂飙本身就相当裹球,而且刷油之后,海绵确实活性高,海绵是软弹的。不过,也不都是粘套就行,我之前贴了正手k2,那就掉球,而且手感生硬,不裹球。k2是内能高密海绵,但毕竟没有刷油,所以海绵的活性和刷油狂飙还是不同。倒不是说k2就低人一等,但k2肯定没刷油狂飙对底板的兼容性高。刷油狂飙,尤其是特制狂飙,它甚至可以贴外置szlc,也可以贴外置zlc,外置alc更是不在话下,内置klc和内置zlc等等都可以。所有有些人还是不太懂刷油狂飙!就凭着刷油狂飙在正手位的百搭,你就会明白这个套胶确实是开挂的。没有任何一款套胶,下能兼容纯木,中能贴内置,上能贴外置!但还是那句老话,有时候,公平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像业余球友,有些还在有刷有机胶水的配置,你怎么说?一般的涩套,或者说蝴蝶涩套,哪里能媲美特制狂飙刷油的性能。乒乓球是很难公平的,要么是对方器材有优势,要么是你的器材有优势!
输赢其实不重要,输赢的分布才重要!过度集中的冠军,其实是严重降低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举个例子,nba的比赛哪种最有激情?那一定是“以下克上”,那一定是“以弱胜强”。乒乓球因为器材的影响太大了,很难出现以下克上,很难出现以弱胜强。其实我自己就有感受,如果用普通涩套,甚至是用难打的涩套,和对手对战那是最有激情的!如果用刷油狂飙,那是赢得太轻松了,就没那么有激情。特制狂飙和几十块的涩套对比,那性能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虽然是明显的乒乓球爱好者,但不得不说nba的季后赛观赛体验是远超乒乓球的,乒乓球用狂飙刷油的优势过于明显;而且本身资源投资都不对称,国乒可能投资了一个亿,德国乒乓球可能只投资了800万,这怎么比?没有输赢悬念的比赛,那是不可能真正精彩的。像美国的超级碗,为啥盛况空前,那就是因为精彩且有悬念。该你赢得你赢了,这其实不够精彩,不该你赢的,你还赢了,这才是真正的精彩。如果国际乒联不在器材公平性上下功夫,乒乓球的比赛依然不会有悬念。本身投资就不对称,器材再有优势,比赛真的没啥悬念。
回到正题,v15e是顶级涩套,但它贴尤拉冰封依然显得偏弹,确实没法展现出最佳的性能,性能是打折扣的。我估计,类似v15e硬度的粘性蛋糕海绵外套会是最佳选择,比如多尼克r1,尼塔库pk50,挺拔k1。实际上不只是尤拉冰封,蝴蝶弗雷塔斯alc也是如此,虽然是淋巴面材,但它们贴蛋糕海绵都会显得脱板快。有意思的是,尤拉冰封贴涩套,有点普碳贴涩套的感觉,都是微弹,但确实不太好控,很难游刃有余。
配胶不合适,于是我拿反手的魔煞三当做正手打了打,依然是类似v15e的体验,比较弹,不好控球。但我也试着拉了几板,威力真的强 ,甚至是有超级水谷隼szlc的那种速度和弹性,也类似弗雷塔斯alc。正手配胶虽然不太合适,但尤拉冰封配蛋糕海绵正手,那是真的猛,感觉比vis更容易打穿对手。但vis配涩套,它其实还比较稳,没尤拉冰封那么弹!
正手用魔煞三打了好一会,除了有点弹,小球也还行,拉球质量撕真的高,感觉到了顶级。但因为确实有点弹,综合来说这个配胶也不够合适,除非你是拍拍乐,或者搏杀球很多。然后反手也试了魔煞三,打不动,反手用起来那是真的发闷,没得打,而且反手拉下旋容易出界,明显不太裹球,偏弹了。
总之,套胶换了几种,基本上能看出来尤拉冰封配外套底劲会非常强大,但配胶确实也有难度!感觉正手需要配粘套,或者50度的德套估计也行,硬度更高就能中和板子偏弹的问题。反手的配胶感觉也有点难度,可能需要配45度的日套,或者配硬度低一些的微粘套胶估计也合适。
尤拉冰封有东西,但配胶的风格不算太主流!正手底劲很强,但配胶确实有难度,反手配胶难度稍微低一点,但反手要配得很完美,估计也得花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