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申论
1.1.1.什么是申论
“申论”一词,语出孔子“申而论之”。从字面理解,“申”即申述、申辩、申明,“论”为议论、论说、论证,所谓“申论”,就是对某个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
“申论”作为一种应试文体,最早出现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测试方式,申论的命题非常准确、科学,它是在充分吸收策论、基础写作和公文写作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考查考生实际能力为目标的科学测评方式,如今已成为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之一。
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看,申论考试为应试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所以申论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诸论的特点,它不能凭主观好恶放言宏论,而要针对给定材料或者特定话题,准确把握材料里的客观事实,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可见,申论考试不仅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察,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申论考试按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的不同要求,分别命制试题。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注意事项说明答卷的要求、时间,提出指导性建议;给定资料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且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有定论,也有一些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结论;作答要求包括题目、分值、答题要求三部分。申论的考试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些题目的作答体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概括、论述体现出来,从所提出的方案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体现出来。
申论的作答是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的,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固定、唯一的标准答案。正因为申论测试没有确定的答案,这给了考生以发挥的空间,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选拔者挑选到满意的人才。